李明友
摘 要:思想品德八年級(教科版)上冊第二課《理解老師》用專節闡述了新型師生關系,試圖通過師生雙邊活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把良好的師生關系定義為:平等、民主、互尊。
關鍵詞:思想品德;師生關系;平等;民主;互尊
一、平等
思想品德課本(教科版)把平等定義為:人們在社會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的待遇。“人人生而平等”。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師生平等的呼聲越來越高。
師生平等,首先是指作為師生個體的生物人,生命價值平等。“生命無貴賤”。作為教師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的生命。其次是指師生人格平等。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每個學生都平等地享有被尊重的權利,學生的現實條件不能成為一個人獲得人格尊嚴的必要條件。要求教師不再因成績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而應優生差生一視同仁,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踐踏學生尊嚴,不侮辱學生人格,應成為教師處理師生關系的底線。師生關系平等,重要的是教師要轉變傳統的師道尊嚴封建倫理觀,在思想深處樹立平等的普世價值觀,并把它付諸在實際行動中,這樣才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民主
民主一詞來源于希臘字“demos”,其實質是主權在民。在現代社會,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型師生關系中,師生心情舒暢、氛圍自由寬松。民主是良好師生關系的保障。民主化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做到以下幾點:
1.班干部民選。班委是師生間的橋梁、紐帶,是老師管理班級的助手。班級事務管理,老師不必事必躬親,完全可以充分發揮班委的作用,放手讓班干部管理學生、管理班級事務。但其前提條件是要有一支學生信服、有管理能力的民選班委。但現實中,大多數學生干部是教師根據學生成績指定的,或根據學生家長的地位或與學生家長的關系指派的。其結果,因成績好被指定為班長的,不熱心班務,只想搞學習,視當班干部為負擔;因關系而指定為班干部的,無威信、無能力。要改變這種狀況,班委就要民選。班干部候選人要在學生中充分醞釀,讓其登臺競選,全體學生匿名投票,當堂唱票,按得票數選班干部。要充分信任、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自己選的班干部心里服氣,會自愿服從其管理。
2.班規民定。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無紀律教育教學秩序肯定混亂。現在,絕大部分班級在教室里張貼有班規,但其制訂大部分都是班主任在辦公室制訂的,然后向學生宣布。這種班規,學生不理解,有的完全是惡規濫條、專橫無理的條款;有的完全是從網上下載的,根本不切合班情、學情。其實,班規是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行為規范。班規的制訂應在教師的指導下,由班委與學生一起共同商議,由學生充分醞釀考慮,班級全體學生都參與,其中有學生的爭論甚至針鋒相對的觀點,最后形成集體意志的過程。
3.班務民管。班級事務多而雜,大部分是事務性的,可以交由班委會去管理。比如,清潔衛生打掃、值日等,可由班干部去安排、檢查、督促;評優評先,可由學生討論選舉,而不是老師根據學生成績或憑關系指定的。班上的公益事務讓學生自己去討論、自己去決定。當然,教師的指導不可少,但切忌教師獨斷專橫。
教師要樹立民主自由觀,允許百花齊放,允許協商對話,允許共同探討,才能建立民主性的師生關系。
三、互尊
教師工作艱辛,無私奉獻,值得全社會尊重。但不能只強調師道尊嚴。隨著師生的接觸、交往,師生之間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隔閡、矛盾,甚至沖突。要解決師生矛盾,教師只有用愛心去融化堅冰,用諒解去獲得寬容,用尊重去贏得尊敬。基于生命平等的人格平等,要求建立互尊互重的師生關系。
老師對學生的尊重,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尊重學生生命。禁止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維護法律賦予公民的生命健康權。要知手揮下去是傷害,不但傷身,而且傷心;教鞭打下是法律責任,是官司。
2.尊重學生人格尊嚴。學生是有情感、有活躍思想的人。同教師一樣也有自尊心、有尊嚴。教師要做到:傷學生自尊心的話不說,傷學生尊嚴的事不做。切忌說“你怎么這樣笨呢!”“你是豬腦子啊!”等這些傷自尊的話。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也要講究方法處理,不能讓他在大庭廣眾之下罰站、做檢討等,最好是師生個別交流溝通。另外,對有小偷小摸行為、早戀行為的學生,甚至還要為學生保守秘密。
3.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知識傳授要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以現實的社會生活和學生生活所面臨的各種現象、實際問題為基礎;尊重學生學習與發展規律,體現青少年文化特點,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課程內容、實施教學。
4.寬容學生。寬容意味著尊重。尊重學生就要學會寬容和接納學生的缺點,允許學生犯錯誤。學生因生活經歷、智力因素等方面不可能完全相同,存在個體差異,因此,他們在接受新生事物、學習新知時,都會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體會,甚至在成人看來是錯誤的認知。應允許、尊重學生的這種獨特體驗,鼓勵其大膽嘗試、表現、創新,而不是壓抑、斥責。學生只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教師完全可包容、諒解。
5.欣賞、贊揚學生。其實每個學生都有優點、長處,都有值得為人稱道的地方。教師對優生肯定喜歡,但對統考統評學科成績差的學生、常違反組織紀律的學生,更要努力去挖掘、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放大這個閃光點,當眾大加表揚、贊許,盡量讓其展現優點、長處,從而使學生獲得成就感、獲得自尊心的滿足。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那種權力型、服從型的師生關系再也行不通了,而應構建、倡導平等、民主、互尊型的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從小受到民主的訓練、平等自由的啟迪、互尊博愛的熏陶,長大后運用于社會,運用于未來的實踐,這樣中國教育才有希望、中國未來才有希望。
(作者單位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福善鎮觀樂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