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來
【摘 要】歷史是講述過去的事件,但歷史教學也要講究創新方法,這并不矛盾。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從教材、知識、氛圍、教學等方面闡述如何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果。
【關鍵詞】高中歷史;創新教學;策略
創新教學是一個辯證發展的實踐過程,教法的不斷創新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傳統的、陳舊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創新素質的快速提高,因此,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應該結合教學改革現狀,在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遵循歷史教學規律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特點大力推行教學方法創新,確保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高中歷史教學健康發展。為此,我們應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的策略:
1.依據教材合理設計創新點。目前我們所使用的高中歷史教材,在內容的編排上進行了較大的改進,結構更加合理,知識更加全面,但是,作為高中歷史教師來講,我們必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針對每一節的教學內容進行精心地設計,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和教學實際,科學地設計創新點,并且要做到創新的方向性比較明確,不能一味地羅列知識點而沖淡了創新的主要方向,也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能力而設計一些學生所不能達到的教學目標。一定要在創新點的引導下,讓學生循序漸進,課堂教學主題明確。如果我們把目標定的太高,學生在現有能力和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達不到這個目標,就會因為在創新學習中遭到失敗而打擊到學習的積極性,產生負面的影響,甚至失去了對高中歷史學習的信心。教師在教學中,要在對教材和學生實際有足夠了解的基礎上合理設計教材知識,科學設計創新點,結合學生實際能力和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原理確定創新點,并在教學中選擇最優的創新教學方法,大膽對現有教材的內容進行創新性的重組和整合,推動創新教學的不斷發展。
2.科學處理知識關系,激發創新興趣學生的創新思維,實際上就是學生在利用已學知識通過自己的思維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通常所說的“循序漸進”也是讓學生在掌握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已學的知識進行分析研究,進而獲得新知識的過程,獲得新知識也是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學習的過程并不是簡單的進行知識的積累,而是要在獲得一定知識的基礎上主動地對未知的知識進行探索,實現自身知識結構的創新。在實際教學中,應該特別注重時事熱點的作用,把這些鮮活的知識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以現實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引導學生主動進行知識的探究,通過思考、討論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案。
3.構建和諧和輕松的學習氛圍。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利于課堂上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在這樣的關系和氛圍影響下,師生之間的交流會更有效,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對歷史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課堂上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促使他們不自覺地進行創新學習。有些老師在課堂上非常注重師道尊嚴,搞的課堂氣氛比較嚴肅,是不利于課堂教學的,因此,我們要盡力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尊重學生學習獨立性的基礎上,調動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能夠在課堂上利用已有的知識體系,對一些問題進行思考,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觀點,并大膽地表達出來,和教師或者同學間進行有效地交流,以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主動性,不斷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讓他們在學習中享受到獲得知識的喜悅。
4.在教學中引入討論式教學。高中歷史教學中,我們所接觸的教學內容大部分都是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通過一些具體的歷史事件反映一定的政治格局。因此,依據這樣的教學內容,我們應該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通過實施新穎多變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新鮮感,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思維,促使其開展創新性學習。例如,在講授《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一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自學教材內容,然后進行討論,主要討論冷戰結束后的世界格局。學生在自學的過程當中對當時的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討論的過程中,他們會對已學的知識進行重新整理,很可能會得出很有創意的結論。在有些課堂上,教師也可以依據教材內容,給學生設置一些討論話題,讓他們分組進行辯論,會讓學生獲得更多新知識,但是在討論教學中,始終要引導學生對歷史事實有一個正確的理解,不能偏離教材內容所反映的主旨。在實際教學中要依據教材的重點難點科學設計教學方案,盡可能達到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的完美結合,切實促進學生創新素質的提高。在教學中,且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學方法的花樣而忽視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課堂氣氛來看非常融洽、和諧、熱烈,但是,就學生本身而言,并沒有在者優先的時間內獲得對自己有用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是失敗的。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教學創新,就必須處理好教生關系,科學設計教材知識、合理設置創新點,把握好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切實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2]人民教育出版社會歷史室.世界近代現代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3]錢乘旦.以現代化為主題構建世界近現代史新的學科體系[J].世界歷史.2008.(03).
[4]錢乘旦.現代化研究與中國的世界史學科——此文為紀念羅榮渠先生逝世十周年而作[J].世界歷史.2009.(06).
[5]王宏志.迎接新千年.重視歷史教育——關于歷史課程設置的想法[J].課程.教材.教法.2008.(02).
[6]梁勵.論歷史教學的情感教育[J].歷史教學.2007.(01).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尋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