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乃鈞
【摘 要】本文從幾個方面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高中地理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思考探討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高中地理教學理念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地理教學手段更為豐富多樣,其中案例教學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青睞,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教學方法,使高中地理教學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是通過描述具體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觀察、分析、討論、實踐、思考與歸納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是高中地理新課改的一大特色,使教學更加貼近生活實際,打破了教學的封閉性,使教學更為開放,同時案例教學不僅傳授知識,而且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指導,是教法與學法的有機結合,達到了學以致用。目前,高中地理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亟待改進。如教學教育教學能力不足,案例教學對教師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必須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大多數教師都是由“學校”直接到“學校”,缺乏實踐經驗,無法有效對案例進行研究、判斷等,導致教學中運用案例只是起補充作用,案例點評不夠深入,從而影響教學效果;使用的案例質量不高,缺乏適用的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學的基礎,正是在案例內容的閱讀、思考、辯論中達到思維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案例質量會決定案例教學的質量。當前地理教學中采用的案例大都是涉及某一個知識點,跨知識點、跨章節的綜合性案例較少;一些教師搜集案例用于教學,但這些案例與實際應用不相符,激不起學生參與案例學習的積極性,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發揮案例教學的優勢呢?本文主要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高中地理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案例教學應注重案例選取
案例教學中最關鍵的是案例的選取,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整理地理案例。一般來說案例可用文字、圖像、景觀等形式顯示出來。教學實踐中,如果地理教學案例選取不當,會適得其反。如教學《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這一課時,介紹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問題產生的地理北京這一知識點,緊靠參考課本上的圖,會使學生難以理解。主要是因為:自然背景的生成方面;建立干旱成因之分析思路方面等。因此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應注重案例選取,首先案例選取要有針對性。案例不是學習的最終目標,而是要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是用于啟迪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學習的載體。教師應結合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在對案例作用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廣泛收集選取最為合適的案例。其次選取的案例應真實、客觀。教學案例應源于現實生活,這樣容易讓學生信服。案例可信度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案例教學就會達到較好的效果。再次選取的案例應有時效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案例會變得陳舊,因此原則案例時應注重時效性,與時俱進。最后選取的案例應注重實用性。案例應與生活緊密聯系,案例探究對生活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案例教學忌拘泥學生實際
目前,地理教學中使用的案例大都是國外案例,運用國外案例教學,教師無法掌握這些案例的內涵,不能有效的與本國實際相聯系,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搞好案例教學的前提是讓學生擁有相應的基礎知識,不然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更不能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雖然鄉土案例在教學中有著諸多優勢,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案例教學忌拘泥于學生生活實際。鄉土案例對學生來說太過熟悉,學生可能會表現的比較積極,但不一定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如觀摩《水污染》教學時,有教師采用了案例:2007年無錫發生了一場嚴重的生態環境惡化即太湖水體富營養化,曾幾何時美麗的太湖消失了,隨著大量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排入太湖,太湖的水質惡化,危害了居民的身心健康。后在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努力下,水質有所好轉。問:太湖水污染的人為原因是什么?太湖水污染會帶來哪些危害?這問題對學生來說沒有探究的意義,學生不需要思考就能說出答案,失去了案例教學的意義。因此案例教學不能拘泥于學生實際,雖然案例都是源于生活實際的,但選擇的案例學生不能太過熟悉,要讓學生經歷思考再給出結論。
三、案例教學忌羅列案例知識
案例教學目的是通過一個案例的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以分析類似的地理知識。如果案例教學只注重知識記憶,那就偏離了案例教學的目的。如有教師教學“亞洲水稻種植業的特點”這一知識點時,設計了案例:李守銀家住在江淮平原,全家六口人,上有老,下有小。李守銀承包了半公頃土地,他和妻子做。他還與村里的另外五家合購了一頭耕牛、一臺水泵、一臺脫粒機。李守銀一般用0.3公頃土地種雙季稻,用0.1公頃土地種單季稻,余下的種其他作物。這樣每年能收稻谷約3800千克,其中2500作為口糧、飼料等,余下的1300千克出售。問:我國水稻生產經營規模有什么特點?說說理由?單位土地的產量如何?機械化水平如何?學生分析討論后教師給出總結:通過討論我們明白了水稻生產的基本特點,人均耕地少、機械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等。這里的案例運用明顯停留在知識羅列階段,沒有起到培養學生能力的作用。其實案例是一種方法,不是學習的最終目標,運用案例教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達到舉一反三的本領。
總之,案例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凸顯,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的任務更重了。教師課前需要收集各種資料,精心選編案例,這對教師素質提出了高要求。案例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前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還處在起步階段,還存在諸多細節需要完善,教師應積極嘗試與探索,其實發揮案例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海安縣曲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