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富 劉成
摘要:通過對當今年輕群體追求個性和時尚的審美需求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汽車設計時尚化的必要性。在汽車設計中通過實現汽車個性時尚的創新,可以滿足消費者對流行和個性化元素的追求,使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從而進一步促進汽車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工業設計;汽車設計;時尚;個性0引言
在當今形形色色的產品中,無論是服裝還是電子產品,時尚性一直融入這些產品的屬性里,時尚性也成了它們能夠在市場上一直獨領風騷,為商家帶來龐大利潤的砝碼。同樣在如今的汽車市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審美情趣的提高,人們對于汽車的需求也發生了改變,人們不再把汽車簡單地當作一種運輸工具,人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汽車傳達出自己的生活態度,凸顯自己的個性與時尚性,這就要求我們的汽車具有一定的時尚特性,滿足購買者追隨潮流、彰顯個性的需求。
1汽車設計時尚化
汽車設計的時尚化,簡言之,就是在汽車設計的過程中,融入時代的時尚元素,這些時尚元素不只是指服裝領域的花紋圖樣、色彩,還包括其他領域(如建筑、航天)的外形、結構和可行性技術。如今的汽車設計,就是在整合相關領域的優質資源,將這些資源結合到汽車設計當中,而傳統汽車設計的故步自封模式,只能讓設計出的汽車脫離市場,游走于消費者需求的邊緣。
2汽車設計時尚化的意義
(1)滿足新生代消費群體的審美需求。對于汽車設計而言,要想被具有新的價值理念的消費群體所接受,汽車設計必須去迎合他們的個性化審美需求。對于消費群體潛在的審美需求的發掘,成了汽車設計的關鍵。按照BICC(消費、品牌層次發展)理論,消費者在內外消費環境影響下的消費審美需求,按照圖1的需求依次發展。由此可以得出產品的個性化形象處于消費審美的最高端。[1]現在的汽車購買主體主要是80后甚至90后的年輕人,他們正是時尚化產品的追捧者,他們渴望自己的物品具有個性,不落伍,緊跟潮流。70后之前的這類消費群體,他們比較實際,對汽車的功能、樣式、配置要求不高,只要汽車結實、實用、空間大、省油,略微好看一點即可。而80、90后這類新生代的消費群體,他們的價值觀和消費理念與其父輩們不同,他們希望汽車既能滿足基本功能的需要,又可以滿足他們對于時尚的追求和個性的凸顯,就像他們追捧NIKE或ADIDAS的球鞋一樣,這種消費觀念對汽車設計是一個挑戰。
圖1消費審美需求的發展(2)促使汽車生產廠家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汽車生產廠家要想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消費者的個性化審美需求,就要不斷的開發新車以適應這種形勢。汽車生產廠家開發新車的方法主要有兩個:1)運用新的技術,增加新的功能,提升汽車的品質。2)通過不斷地設計外觀來實現汽車的創新。方法一的實現,可以遵循汽車設計的時尚化原則,借鑒其他行業流行的新技術、新功能、轉移到汽車設計中來,從而開發出新概念下的汽車,整體提升汽車的品質;關于外觀設計的創新,這一點很重要。國內眾多汽車生產廠家如今還停留在模仿西方車型的階段。這樣設計出的汽車,不僅沒有新意,體現不出個性化的設計,也不能滿足市場的變化,甚至還會招來市場給產品奉上“山寨貨”的稱謂,這種局面對于汽車生產廠家自身品牌的拓展和未來的企業發展都是有弊的。因而在汽車外觀設計中適當融入時尚化因素既可以創新汽車的外觀走出模仿、山寨的怪圈,又可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3汽車設計時尚化的表現
(1)LED燈的時尚化運用。2008年,大眾旗下的奧迪汽車公司在A4車上使用了LED示寬燈,受到了市場的青睞。之后不少汽車生產廠商都開始效仿,嘗試運用LED示寬燈。由于之前的汽車都沒有運用LED燈技術,所以當現在這種技術成為了汽車設計的一種時尚,并已經在汽車行業成為一種廣泛認同時,如果有廠商在新的豪華車型上不運用LED燈技術,依然墨守成規,那么它就會被市場定性為該車型是落伍的、不時尚的。而這種印象最終不利于廠商對該車型的進一步市場推廣,同時潛在消費群體也會變窄。
(2)內飾風格時尚而現代。汽車雖然早在2002年便大幅度地走進國民家庭,但國內的汽車時尚化設計也只是在這兩年才開始,并逐漸地從外形設計時尚化蔓延至內飾設計時尚化。在中控臺的設計上,很多廠家開始將設計語言簡化,把以往中控臺上繁多的按鈕轉化為一個智能操作系統,只留下少量的按鈕。而苦守傳統按鈕布局的汽車廠商也有新舉措,采用了眾多金屬材質以及潮流元素,讓以往單調乏味的中控臺變得時尚、現代,使車子本身顯示出了個性。例如,VolvoXC60整個中控臺全部改為觸控摸式,而VolvoS40漂亮的漂浮式中控臺則成為它的標志性設計之一,其簡潔和現代感已經成為整車設計的語言風格。[2]
(3)顏色越來越“潮”。在過去的幾年,由于銀色有助于突出車身線條,所以汽車廠商最常用的顏色一直是銀色。在2007年以后,銀色的霸主地位受到了白色的劇烈沖擊,最終在北美、亞洲地區,白色成了汽車裝飾色的新寵。如今人們對于顏色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人們希望車的顏色能夠表明自己的個性和審美水平,因而一些亮麗、獨特的色彩被眾多年輕消費者追捧。同時汽車色彩設計也把其他領域(如服裝、陶瓷等領域)的一些流行色借鑒到汽車的配色中來,并且獲得了市場的青睞。
4汽車設計時尚化的方法
(1)汽車造型的時尚化。汽車的外形,它是汽車最明顯的特征,無論是過去的流線型,還是現在的鋒銳風格,汽車的外形除了遵從自己的設計風格外,每個時期的汽車設計者們在“萬變不離其宗”的設計理念下,又學習屬于同一個時期的流行文化,讓汽車不再是一個外表冷峻、讓人敬而遠之的硬漢,而成為一個時尚的寵兒。例如,60年代中期流行的迷你裙、厚劉海、熱褲及GoGoboots(一種長及小腿肚,前面呈方圓形的靴子)都是那個時代流行的指標,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代表了文化以及個人意識,那時候人們想要的車輛就要帶點撒野的“情緒”,不能呆板,而當時的福特Mustang正體現著這樣的精神。[3]
(2)汽車色彩的時尚化。對于大眾來說,買一輛車,外形一定是必要的考量因素之一,而汽車本身的顏色又是購買者所要考慮的重中之重。時尚的顏色不僅可以讓車子變得更加光彩奪目,同時也體現了汽車擁有者的性格和生活品位。汽車色彩的時尚化,需要設計開發者具有前瞻性的時尚主張,能夠發掘出消費者內心對于汽車色彩的需求。同時,在汽車的設計中,我們還應該積極主動地學習和參考其他領域中的流行色彩,并將這些色彩理性的運用到汽車設計中來,從而讓汽車的“外衣”也可以緊跟潮流,甚至引領潮流。
(3)汽車技術的時尚化。一輛汽車,它是眾多技術的集合體。無論是發動機技術,還是皮墊座椅的縫紉技術,只有不斷地拓展自身的技術,學習和借鑒其他行業成熟、前沿的技術,這樣才能使汽車本身始終處于汽車行業的前列。當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對于環境質量的重視,環保、新能源、高度信息化的汽車是汽車未來發展的前景,在這個大環境的要求下,汽車設計就需要整合多個領域的成熟技術,只有將某些領域的成熟技術結合到汽車上,未來的汽車整體技術才能突破現在,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5結論
汽車設計的時尚化是汽車未來發展的趨勢,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這樣,汽車行業的生命力才能延續,發展前景才能更廣闊。汽車設計的時尚化最終的結果就是汽車變得時尚化,這是消費者對于實現自身價值的追求與渴望,也是汽車百年歷史的發展方向。當時尚與汽車結合,汽車文化得到了豐富和創新,汽車產業也迎來了新的朝陽。而想把時尚與汽車完美地結合起來,這不僅僅是將當下的時尚元素簡單搬用到汽車設計中,而是要把對時尚內涵的理解融入汽車設計當中,并在汽車的內在品質中體現出這種內涵。要想實現這些,這需要汽車設計師們能夠懂得時尚、理解時尚,最重要的是能夠預見時尚,這種時尚既包括能夠被感知的時尚載體,也包括隱匿于社會群體意識之中的時尚文化。汽車設計師只有具備了這種時尚素養,汽車的時尚化設計才能擺脫紙上談兵,走向康莊大道。參考文獻:
[1] 劉偉雄.時裝化家具主題研究[EB/OL].http:∥info.china.alihaha.aom/detail/1024236831.html.20120306.
[2] 張愛麗.時尚化設計逐漸為汽車插上理想的翅膀[N].羊城晚報,2009729:12.
[3] 林憬文.汽車外形設計里的面面觀[N].廣州雜志汽車雜志,2008331:56.作者簡介:朱新富,碩士,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從事產品系統設計與研究。
劉成,碩士,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從事產品系統設計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