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
摘 要:我們的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必須關心學生的發展,當今社會的競爭體現在人的綜合能力上,因此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將來的的學習與工作打好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綜合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64-01
新課標認為;我們的教育教學要關注學生知識學習與能力發展,注重培養他們的綜合運用知識能力,能夠在有效優化課程教學過程和方法的基礎上,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與實踐體驗。通過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思維模式來豐富課堂教學,一方面,能夠激活學生的學習認知思維,增強他們的學習情感體驗;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豐富他們的思維。因此,筆者在本文中培養學生認知能力、辨證思維能力、質疑解疑能力、以及創新能等幾方面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培養認知能力
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我們必須以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為基礎和前提,注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的統一,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教學中,我們不但要重視基本原理的講授,幫助學生正確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觀點的實質,通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而且要有意識引導學生按照認識的規律去學習基本理論和觀點。我們應該注重整合教學內容,上升學生的理性認識,注重把時政熱點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讓學生學會梳理、總結,建立起知識框架,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系與拓展。思想品德教材圍繞“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的線索有機地整合了道德、心理、法律、國情的相關內容,教師在教學時,要對現有教材知識進行合理整合,讓學生熟練地掌握每個知識要點,并引導學生把教材相關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在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融會貫通,提高教學績效。比如通過組織撰寫心得、演講比賽等活動,提高教學成效,指導學生進行有關專題的研究活動,整合理論與實踐,提高學習成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培養辯證思維能力
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引導學生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來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堅持現實與歷史統一、理論與實踐統一。政治課教學內容直接包含著許多豐富的哲學思想,為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總的原則是要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具體培養可使學生了解豐富而生動的事實,通過分析、歸納,使學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的道理。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要注意糾正學生看問題絕對的思維傾向。政治課教師應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訓練學生用全面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和辯證統一、辯證否定等認識方法分析、思考問題。尤其是辯證分析與綜合方法,即矛盾分析法。要使學生明白:如果想要準確地把握客觀事物的辯證本性,就不僅要對各個矛盾及矛盾的各個方面深入細致地分析研究,而且要對客觀事物的矛盾綜合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使認識形成把握本質和現象、個別與一般、抽象與具體的統一整體。比如在教學中講授“人類社會的五種形態”時,可以這么引發學生思考:既然人類社會有這五種社會形態,那么它們生產關系的特點是什么,生產力發展水平標志特征是什么,還有國家本質、階級狀況是什么?在討論中,學生對問題往往會產生不同看法,教師可針對學生的意見分歧,引導學生進行理性分析,論證是非。經過一系列的分析綜合的思維活動,學生就會形成比較統一的認識,其辯證思維能力就能獲得較大提高。
三、培養質疑解疑能力
培養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是素質教育基礎性工作。疑,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教師設疑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設置得過于簡單,使學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問題,但也不能過難,讓學生無法回答。比如在上“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一課時,有位學生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當初我國逐漸消滅私有制,建立起社會主義公有制,我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如今我國鼓勵發展個體、私營經濟,這會不會影響、動搖社會主義制度?雖說所提問題顯得有些幼稚和欠思考,但這足以說明學生在閱讀教材時是用心地思考了。這本身便是一種成績,是“學思結合”的體現。這樣的閱讀質疑,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讓學生了解知識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既學習的方法。提高了政治素養。
四、培養創新實踐能力
哲學家波普爾認為:“正是問題激發我們去學習,去發展知識,去觀察,去實踐”。教學中教師在課前要認真研究教材,精心設計問題,才能在課堂上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來,所提問題應能與生活實踐相聯系,令人深思,給人啟迪,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要有思考價值的。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巧妙設計疑問,讓學生討論,激勵學生質疑,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索學習。首先,必須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在教學中要巧妙設計疑問、激勵質疑,并捕捉他們創造的火花,積極引導他們討論,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其次,在教學中要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生動化,幫助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使學生在學習和體驗中培養創新能力。再次,政治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去觀察、認識、分析、思考、解決現實生活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也就是說理論來源于生活實際,而理論又要反過來指導生活實際。創新來源于實踐,所以要強調理論聯系時政、聯系生活、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才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金榮生;培養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多種方法[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1997(01)
[2] 沈莉芳.新課程下初中政治教學的幾點反思[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