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摘 要:字典作為一種必要的工具書,如何很好的使用字典,學會查字典的方法是必須的。教給學生正確的查字典方法,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教育;查字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90-01
一、練查字典樂趣多
眾所周知,學查字典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有時教師費盡周折、不厭其煩地講解,學生卻煩了,厭了,收效甚微。在學生剛學會查字典初期,我們要創設一個個練習查字典的情境,緊扣查字的“趣味性”,增添查字的“游戲感”,使得這位“老師”真正成為學生歡迎的朋友。
1、生活情境。比如:讀一讀下面的門牌,你知道這些部門是干什么的呢?“商貿大廈”“鼎天手機超市”“小商品批發部”學生們支支吾吾讀了起來,至于它們的意思懂一些但難以說出來,于是一場有趣的查字典開始了。在練習中不僅鞏固了部首查字法還有加強了口語的交流,更重要是激發了學習的情緒。
2、童話情境。比如:用多媒體出示童話故事,比如《森林里的小故事》,下面帶點的幾個字小動物不認識,它們有了困難,我們要助人為樂幫忙。“小象夜里發燒,大夫檢查他的口腔,發現喉嚨又紅又腫”、“小象家里的囤里盛滿了糧食”、“小猴子睡得正酣,小象背著糧食來敲門了。”學生不僅查到了這幾個字,而且幫小豬解釋4個帶點字的意思。在體驗角色中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內驅力促使他們積極通過工具書和語言環境準確地理解生字的意思。“愿意學習”是學習的強大動力得到了強化。
3、比賽情境。首先同桌初賽比一比,然后全班同學比一比,第一輪前十名的稱為“金手指”,已評上的當協助員,協助需要幫助的同學進行第二輪比賽,獲勝的又稱為“金手指”。以此下去,直到所有的學生都是“金手指”,那么所有的學生都已初步學會了部首查字法。
二、勤查字典收獲大
葉老曾說過,必須使這種方法成為學生終身以之的習慣。學生僅會查字典是不夠的,還必須使學生把查字典熟練成一種技能,形成一種習慣,才能受益無窮。為此,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把查字典與閱讀、寫作、比賽等結合起來,督促學生運用。
1、三個主動。“熟能生巧”。除課文里出現的練習,平日的學習中,應當讓學生們努力做到“幾個主動”:主動每天閑看10頁字典;主動參加每月一次的定量記時查字典比賽;主動參與每學期一次的“查字典高手”評比。在一次次看似隨意的游戲活動中,要讓學生完全熟練查字典技能;還要讓學生相信查字典其實還有很多的奧妙。
2、三個運用。在閱讀中運用。學習新課或閱讀課外讀物時,要求學生把字典置于身邊,自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等障礙自查字典解決。教師抽查,學生互查,逐步形成習慣。在寫作中運用。生在寫作時遇到不會寫的字或同音字定奪不了時,教師要鼓勵督促學生查字典解決,并就結果給予肯定和表揚。學生嘗到甜頭,下次再為之,久而久之自然就成了習慣。在活動中運用。年段比賽的內容和要求應各不相同。低年級可進行單項比賽,如某一種查字法的比賽,比查字的速度。中、高年級可進行綜合競賽,如幾種查字法的比賽,比查字的速度,比義項的選擇等等。
字典是學生學習上不開口的“老師”,對學生走“自能讀書”、“自能作文”之路有很大幫助。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查字典的方法,更要逐步培養學生愛查字典的習慣,在以后一天天的翻閱中,一天天的積累中和字典結下深情厚誼。
三、針對實際,有目的地進行指導
當然,教師在指導學生查字典時,必須根據教材的實際,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針對性訓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知識水平和認識能力存在著種種差異。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查字典時,必須因人而異,不能“一刀切”。
就說怎樣翻字曲吧。低年級的孩子小肌肉群還不很發達,翻字典的速度一般比較慢,因此在開始練習查字典的時候,就不宜提出快速查閱的要求。隨著他們熟練程度的增加,再逐步加快速度。
對于每一個孩子來說,翻閱的速度也是快慢不一的。有的較快,有的很慢。如果教師再細心一點,就會發現有的孩子只會一頁頁地翻。如果要查的字在470頁,他從頭一頁一頁地翻過去,那就很慢了。而有的孩子則很會動腦筋,查找頁碼的時候,先看百位、十位數再看個位數,就能很快地翻到所要的那一頁。這就要求教師做個有心人,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個別的具體指導。
四、注重能力,在理解和運用上下功夫
指導學生查字典的根本目的,在于助助他們解決疑難,掃除障礙,提高自學能力。因此,在指導過程中,要始終注意,培養學生查字典的能力,尤其是解釋字義的能力,在理解和運用上下功夫。也就是說,對于字典中的注解,要力求理解透徹,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切忌不求甚解,死記硬背。
例如:我在教古詩《江上漁者》時,漁者的“者”在《新華字典》第573頁義項②注解“相當于的(三)②,使形容詞,動詞成為指人或事物的名詞”。這樣的注解過于抽象,顯然難以為兒童所理解。我在教學時,稍加作了一番指點。說明“江上,是指長江上,而江上漁者就是指在長江上打漁的人。”這樣學生就容易理解了。如果一味地死背字典中的注解條文,而不理解其真正含義,今后學習時,遇到如“作者、革命者,勝利者”等詞語時,學生將仍然不知作何解釋。反之,學生如果真正懂得了“者”的含義,那么不用查字典也可以解釋他們的含義了。
五、結語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說過:“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以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小學語文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字典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好幫手,從而不斷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