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日益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也應與時俱進的加以調整,本文結合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實踐對如何開展思維訓練活動展開初步探討,旨在拋磚引玉,相互交流,為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些許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思維訓練;小學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99-01
現代數學論認為,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過程,是在人腦中進行的一種復雜而高級的運動,是對外界信息的反應和加工。實踐證明,人的思維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后天培養起來的,而數學又是思維的體操,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如何使用培養訓練學生思維,幫助其更好發展,也是廣大教學工作者亟待面對思考的問題。從小學生自身的角度看,這一階段正是由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階段,更需要強化思維訓練,提升其抽象思維能力,實現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協調發展,為其后天成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對此,筆者將結合具體教學實踐,對如何在小學數學課程中訓練學生的思維開展初步探討。
一、豐富數學表象
表象是形象思維訓練的基礎,是開展聯想和想象的重要前提條件,通過更加直觀的形象來反應現實,具有很強的概括性。作為形象思維的基本單位,是奠定數學學習的基礎,有效數學活動的開展也要著力幫助學生們建立豐富、鮮活的表象[1]。小學數學課本中的信息主要是語言信息,但是小學生往往因心理發展水平的限制而很難理解這些語言,導致對課本、課程的接收程度較低,整個教學的效果也事倍功半,而視覺表象具有直觀、生動的特點,能一下子激發小學生的興趣,拓展其思維想象能力,幫助其吸收理解課本上的知識點。對于小學數學課程中表象的展示,在教學實踐中主要有如下幾種方法:加強直觀演示,如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常用的小棒,作為一種常見的教具,在使用中常常由老師握在手里,告訴學生自己手里有幾根以及如何加減等等,其實很多學生根本看不清楚。對此,可以稍作變化,將一根鐵絲固定在黑板的兩端,再將這些小棒捆綁在鐵絲上,讓學生親自參與數一數小棒的數量,親眼觀察小棒的變化過程,也更加具體生動,繼而教學效果也更加事半功倍。再如動手實踐,以“長方體的認識為例”,讓學生拿起橡皮摸一摸光滑的部分,稱之為“面”;摸一摸面與面相交的線,稱之為“棱”;再摸一摸三條棱相交的點,稱之為“頂點”,借助具體實踐過程增強學生相關知識點的感官認識。此外,還可以借助課外實踐活動,多媒體工具的演繹等,深化孩子們對數學表象的認識。
二、引導數學聯想
如果說表象的獲得,是整個思維的起點,那么聯想能力的培養則是形成新思維成果的必備條件。所謂聯想,即由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的過程,其客觀基礎是事物本身之間所具有的千絲萬縷聯系。聯想的實質是對表象的再加工,通常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聯想主要有相似聯想、相關聯想和相反聯想三種[2]。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上,對于聯想主要有“相等到不等”、“已知到未知”、“運動到靜止”以及“數到形”等等。以數形結合教學為例,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實踐中,數與形是兩個最基本的概念,兩者之間的矛盾統一也是數學發展的內在因素,是貫穿于數學發展長河中的一條主線。兩者的結合,不僅僅是一種重要的解題方法,更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維,“數”產生于對“行”的計算,又借助“行”得以記錄,對“行”相互關系的比較和度量,在某種程度上也促進了“數”的發展。以平面圖形與數的關系為例,在教學實踐中,利用好二維空間的形象,能有助于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感受數與形、面與線的關系,對于問題:“正方形的邊長擴大2倍,面積會擴大幾倍?”如果只是引導學生去推算,那么孩子們只能獲得數的變化情況,如果把數與形的變化結合起來,整個問題也會更加一目了然,學生們獲得的印象也更加深刻,記憶也更加長久。
三、發展數學想象
小學生的學習往往也是建立在具體、直觀的基礎上,這也與其思維特點有關,如果只是開展一些基礎性的教學活動,那么孩子們的思維能力也無法得到質的飛躍[3],如果引導孩子們重組生活中的一些表象,開展一些積極地想象活動,生成新的解決問題的表象,不僅有助于學生表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更有助于其整體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表現形式上,想象主要有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兩種,對于再造想象主要是指把數學語言表示的空間形式在圖像上或者頭腦中復現出來,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常常依靠創設情境來再造想象,以著名的雞兔同籠問題為例,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下,所有的雞都飛在空中,地上多出來的腳不就是兔子的腳嗎?這樣就可以得到兔子的數量,繼而也就可以算出雞的數量。對于發展想象力的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應更多的鼓勵孩子們進行積極思考,通過諸如一題多解的訓練過程提升其思維想象力。
參考文獻:
[1] 張 覺.磨礪學生的思維——關于小學數學思維訓練的思考與實踐[J].小學教學研究,2013(04):61-62
[2] 尚修波.小學數學思維教學與智力發展[J].小學教學參考,2012(10):45-46
[3] 馮 燕.淺談小學數學概念與思維訓練[J].中國校外教育,20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