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生旗
摘 要:趣味性教學是針對小學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數學課程的性質而開展的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具有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246-0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趣味性教學的作用是十分強大的。這種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都有突出的貢獻。讓學生不再是像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死板、強制的學習,而是主動探究,自主的進行學習和思考。本文作者就以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為題材探究趣味教學的途徑。
一、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要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關鍵是課堂教學中應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只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看,耳朵聽,嘴巴講,腦子思考,這樣才會使書上的知識融匯到他們的思想中去,真正完成從學會到會學的過程,也才會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逐步增強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盡量創造條件,讓學生上臺講題不失為一種凸顯學習主體的好教法。例如,教學“正方體的認識”一節時,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爭當“小老師”,同學們積極響應。一位中等生手拿著自制的正方體,自告奮勇地走上講臺,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正方體是由6個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它有12條棱,8個頂點,6個面”。然后引導學生向其提問,他都能清楚地一一作答。對于那些沒有機會上臺的學生,可讓他們在小組內進行講解,以此使大多數學生的個性風采得以展現。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既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適當獎勵,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觀念在新課改中被不斷的被重復提到。新課改要求教師要讓學生融入課堂,而不再是做課堂的旁觀者。教師也要告別傳統的講課方式,特別是學生手背后不能動,乖乖聽講的模式,要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這樣的小學數學課堂才是成功的。小學生好動,有童心,這些都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要注意的特點。因此,教師不要放棄像講故事、提有趣的問題,這樣的方式來啟發學生,比如,在學生學習了“乘法口訣”后,教師用發獎品的獎勵措施來激勵學生背誦乘法口訣和在課堂上踴躍回答問題的小朋友。這種小的鼓勵方式,在筆者的實踐教學中被證明是十分有效的,小學生天真活潑,但也需要證明自己,教師和家長的鼓勵對學生的進步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
多媒體創造了圖文并茂、聲色俱佳、動靜皆宜、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景,為教學提供了先進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學更加充滿活力。在這種環境下,學生能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并迅速轉化為求知欲望。運用多媒體教學,能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的認知障礙,加速學習的進度,提高學習效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比傳統的教學手段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中能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止為動態,變復雜為簡單,變枯燥為有趣。一旦知識為學生理解和掌握,形象化、具體化、感性化的信息又逐步被深化為抽象化、概念化、理『生化的濃縮信息,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有力的認知工具,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益。
四、探究生活問題,讓生活數學化
在數學教學中,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收集資料、動手操作、合作討論等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獲得探索數學的體驗,提高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生活數學化。如,我們可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為形式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利用已學過的長方體的表面展開圖的知識,美術知識、語言知識、生產常識對長方體和它的表面進行探究。以此激發了學生探索的欲望,并通過小組合作自我解決問題,提高了自己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切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適時進行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發展。教學中建立的學習評價體系,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關注發展,關注差異,有效解決了小學數學課堂學習評價的難題,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有積極意義。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學習的態度、情緒、心境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正確的評價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當學生的某個思路或計算方法被老師肯定后,學生會呈現出更為積極的思維狀態。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用放大鏡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每個問題、每個學生的評價不可輕易否定,不要隨便說“錯”;要承認學生數學學習的個體差異,積極地鼓勵和肯定每個學生的每一進步;可將一些富有感召力、激勵性的語言貫穿到課堂講解和隨機提問中。如“誰能巧打智慧鎖?”“真不錯!”“你說得太精彩!”“說的有道理,再進一步想想看”等。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處理好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主動積極思維,挖掘潛能,增強數學學習能力,提高教學實效。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大膽創新,不斷探索,靈活運用,才能讓我們的數學教學真正成為一門“愉快的藝術”。
參考文獻:
[1] 陳瓊.寓教于樂以樂促學——淺談小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堂學習(基礎教育)2009(12).
[2] 曹飛忠.精當靈動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內隱的“魔力”,小學教學設計,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