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龍
摘 要: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而言,我們老師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眾所周之,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思維受成長所限,認識和感知實際知識需要一個過程,培養其興趣,尤其重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為他們搭建認知橋梁,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誘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學習中提高。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小學數學教育質量的關鍵。以下是筆者的一些看法及建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合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083-01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很多新穎的教學方式方法已漸漸走進當今課堂。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應著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和習慣的培養。數學知識是打開少年思想的一把金鑰匙,學生學習數學的啟蒙階段便是小學,作為啟蒙老師的我們應該積極的做好準備,給孩子們一個好的開始,為他們美好的未來打一個扎實的基礎。下面我們來談談具體做法。
一、用新穎有趣的教法誘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每個人從事各種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興趣所引起的,有了動機、興趣才能去從事各種活動,從而達到一定的目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化劑,在學生的認識過程與學習活動中起著巨大的推動和內驅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并不在于認識一眼就能看見的東西,而在于認識深藏的奧秘”。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強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這就要先在學生面前揭示出一種新的東西,激發起他們的驚奇感。這種情感越能抓住學生的心,他們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這就需要我們要善于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引起他們對于學習內容的好奇感,從而神情專注、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例如,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我是這樣導入的,我說: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開展計算比賽,比一比誰算的又對又快,接著我出示了如下題目:2﹢2﹢2﹑5+5+5,9﹢9﹢9﹢9……(100個9)。看了題目以后,小朋友們馬上投入到緊張的計算比賽中去,正在興致勃勃的把數字一個一個的加,我卻立即說出了得數。小朋友們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覺得很奇怪。這時我說:其實,老師做加法的本領并不比你們強,只是我掌握了一種新的運算方法,掌握了這種方法以后,算幾個相同加數的加法時,速度就會快多了。這種運算叫乘法,你們想學嗎?正是這一舉措,展示了乘法這一教學內容的內在魅力和巨大作用,無疑把學生緊緊地吸引住了,從而誘發了學生急切學習乘法的需要和強烈的學習興趣。
二、重問題情境,讓學生親近數學
人的思維過程始于問題情境。問題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其求知欲與好奇心。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激起學生對新知學習的熱情,拉近學生與新知的距離,為學生的學習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讓學生親近數學。例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前,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了“龜兔賽跑”的故事:小烏龜在鐘面形跑道上不緊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時),小白兔沿著鐘面形跑道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員卻最后判定:烏龜和兔子跑得一樣快。啊?(小朋友們都面面相覷)這個判定可令他們費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為何比賽結果卻是不分勝負呢?就當學生們疑惑之際,教師適時引入教學:“這是怎么回事呢?通過今天的學習,小朋友一定能解開這個謎。”這下,學生們個個瞪大了小眼睛,專心致志地投入到時分的認識之中。短短的40分鐘下來,幾乎每個孩子都明白了時與分的關系。無可否認,正是這樣一個生動有趣、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巧妙地引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得學生對新知識滿懷無比強烈的求知欲。
三、小組合作,使學生學會共同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個重要學習之一,是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就拿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剛入學的新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保護意識比較強,使得許多孩子沒有機會與其他孩子一起交流,缺乏合作的經驗,但多數孩子樂于交流,因而為了幫助孩子形成與人合作的能力,從入學第一天起,就要讓學生樹立合作學習的意識,首先從與同桌合作開始。如第一課《數一數》就讓同桌小朋友合作一起完成,讓他們感受到合作成功帶來的喜悅。而在《認物體》等課的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把桌椅改成馬蹄形,全班分成幾大組,便于學生間的交流,為合作學習創造環境和氛圍。合作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和積極的個性心理品質,在交往互動過程中,能使學生多思考,多實踐,多表達,能更多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相信這對他們今后與人交往,學會共同生活也是有很大幫助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兒童的天性是活潑好動,愿意在活動中學知識。在傳統的課堂上,過于嚴肅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話,往往把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壓抑下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通過創設這樣的空間,學生不僅懂得了分類的實用性、多樣性,還體驗到了探索者發現奧秘的樂趣。
總結:以上是筆者對“小學數學教學”的一些見解,在此和大家交流。小學數學教學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很多,要真正的教好數學或許并非簡單幾句話就能概括的。希望廣大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多多交流,共同進步,為新一代的孩子們指引好正確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 游建華.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08.
[2] 張麗.對小學數學教育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2011(10).
[3] 閆東霞.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育[J].學周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