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梅
摘 要:選修教材在我國高中的語文教育方面具有深遠的影響,但是其中也存在著許多缺陷,例如編排不夠精細、編寫師資力量薄弱等。在此主要介紹了高中選修教材的特點,并對這些教材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研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選修教材;特點及問題
一、高中語文選修教材存在的問題
現今我國已經出版了很多種類的語文選修教材,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1.缺少精品教材
正如我們知道的,雖然選修教材的數量很大,但是種類多并不代表所有的都是精華。許多教材的內容都是大同小異的,這樣會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
2.編寫隊伍中缺少一線語文教師
在閱讀選修書時發現一線的語文教師少之又少。由于新元素的出現,在編寫方面缺少一線的語文教師,使得教材不能及時創新。
3.教材使用過程中的“生本”讓位于“考本”
現在的高校,選修課本都是由學校定,學生沒有選擇的權利,這樣,在選修課上經常會有上主修課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生本”讓位于“考本”。
二、高中語文選修教材的特點
1.教材編寫理念的創新性
編寫語文選修教材的意義在于,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通過學習來對學生進行語文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在語文選修教材中,有的是偏向于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與應用能力,例如《演講與辯論》和《語言文字應用》等。有的是重視提高學生對文章的鑒賞技能,例如出版的一些關于現代的詩歌和古代詩歌等。雖然在每一本語文選修教材中都極其重視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但是每一本都有其獨自的特點,通過圍繞素質教育為起點,通過創新將語文發展向另一個高度。
2.教材開發種類的多樣化
教育部門明確規定,高中的語文選修課程應包括五類:小說和戲劇、新聞和傳記、散文和詩歌、語言文字應用以及文化論著研讀。在各大出版社中也出版了關于這五大系列的各種語文選修叢書,出版書的名稱也是日新月異。例如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鑒賞》和《中國民俗文化》等,江蘇教育出版社的《現代詩歌選讀》和《新聞閱讀與寫作》等,語文出版社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以及《外國優秀短篇小說欣賞》等,廣東教育出版社的《電影文學欣賞》與《先秦諸子百家名著選讀》等,山東人民出版社的《中國現當代小說選讀》以及《莎士比亞戲劇選讀》等。很容易看到,各大出版社在出版語文選修書時都是力爭上游,因此教材的數量大,種類更是多樣化,對未來的語文教育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3.教材編制方式的靈活性
(1)有合編,有分編。以詩歌與散文為例子,顯而易見,有的詩歌散文采取的是合編的方法,這樣內容涉及面更加廣泛,時間上的跨度大,通過書籍作者也會接觸相對很多。《外國詩歌散文欣賞》就是運用了合編方法。但是有的出版社就會運用分編的手法,這樣時間相對更加集中,題材方面也非常細致。
(2)有統編,有專編。這里所說的統編與專編是相對來說的,統編就是說將各個作家所寫的文章統一起來編寫成一本書。
(3)教材內部單元編排各有特色。在對教材的內部單元進行編排時,位置相對比較靈活,種類繁多,擺脫了傳統的條條框框的限制,具有特色。
4.教材內容的時代性
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語文教材要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絕大多數人認為選修教材會受到題材和格式的限制,很難達到具有時代性的標準,其實這是錯誤的。就像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論語>選讀》就已經昭示了這并不是問題。
到目前為止,高中選修教材至少有七十版,在這些語文選修教材中,開發種類、編排方法、教材的知識內容、教材針對的對象以及編寫根據思想觀念都各具特色。只要我們認真品讀,在教育過程中認真總結,我國的語文選修教材就會不斷健全。
(作者單位 四川省會東縣和文中學)
?誗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