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在人們的印象中,英語是一門中考和高考必考的科目。口語很重要,聽力很重要,語法更重要,但很少有人提及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似乎德育教育和英語無關,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在英語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特別富有哲理,引人入勝,像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等。
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潤物細無聲”地貫徹德育教育,具體做法如下:
一、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人們常說細節決定一切,確實,對每一屆學生我從初一開始,就特別關注他們生活中細小的生活習慣。從我做起,打擾到別人了一定要說:“Excuse me!”或“Sorry”。早晨見面要先送上一句“Morning!”感謝別人一定要用“Thank you!”等等。這樣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的精神面貌和學習狀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既創造了有利于學生學習語言的環境,也培養了學生文明禮貌的生活習慣。這一切隨著歲月的流逝融入了每個學生的骨子里,所以我所帶班級的學生會在一群學生中很容易被找到,他們自信、陽光、向上、文明的特質使他們在人群中永遠是發光體。
二、寓教于樂
初二學年,隨著知識量和單詞的增長,學生除課文中的知識外,可以看懂一些簡單的短文給大家,還有一些有趣的小笑話也常在我們的選擇之內。學生對此都很感興趣,也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剛開始的兩個月我給大家做示范,兩個月之后就把權力讓給了學生。我發現學生做了主人之后,事情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了。學生不僅很好地承接下來,而且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發展。首先,內容增加了。他們加入了一些現代的時尚元素和一些新聞事件。我驚喜地發現,不僅學生而且我的視野也開拓了,我了解了諸如“跑酷”“蹦極”等一些我不熟悉的話題。每個學生用英語講述一些事件之后都會引導大家討論,并總結學習所得。所以每天早自習的“早英語”成為學生最喜歡的一節非正式的英語課。
三、學會感恩
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教師,甚至于感恩對手,只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待任何事物都抱著感恩的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未來才會充滿希望和陽光。在教學中我有計劃地向學生介紹一些英語小故事。比如,《我最喜歡的美國總結》《最令我感動的二十一世紀歐美名人》等一系列簡單、有趣,又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又得到教育。
總之,教育無處不在,教育無小事,事事皆學問。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思索,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會讓我們的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擁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若干年之后,他們必會如青松一般傲然挺立,必會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依蘭縣二中)
?誗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