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齊
摘 要:從三個方面論述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教學評價
現今信息技術已經成為高一學生的必修課程,也是高中畢業會考科目,然而信息技術課卻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狀:學校與學生都不重視;上課所使用的教學設備陳舊不能使用;教材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游戲課、上網課成了信息技術課的代名詞。那么如何上好信息技術課,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下面就談談本人的觀點。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
信息技術的教學主要是通過上機實踐操作來完成的,教師如果能教會學生自己主動獲取信息的方法,學生就可以主動去處理新信息,并將處理來的結果應用于現實生活中,這對于學生打好基礎、培養信息意識和感情都有很大的作用。而上網是高中信息技術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需要從網絡中獲取相關的信息資料,但是網絡中有各種各樣的信息,教師引導學生正確上網,形成良好的倫理道德和社會責任感,這樣才能夠對目標進行有效教學。
二、激發學生興趣,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應遵循學生興趣的發展規律,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例如,在學習“計算機網絡安全”時,教師可先演示一下計算機病毒或者木馬,讓學生欣賞,引起學生興趣后對學生說:“像這樣,同學們的信息就被盜取了,這些有關個人的信息會對我們本生造成多大的危害呢?那我們就需要好好地探索它們。只有對病毒或者木馬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才能更好地防御它們的攻擊。”這時學生的興趣更濃了,教師再去講解計算機病毒的相關概念和特征以及預防計算機病毒的方法,學生都愿意學,這樣就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轉化為了學習知識的動力。
三、注重教學評價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評價應該包括教師之間的教學評價、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及學生對教師教學情況的反饋。教師可以結合多種方式進行科學評價,完善評價體系。教師可對學生的實際操作或學生作品進行評價。評價的方式靈活多樣,如教師評分、同學之間不記名互評以及把作品展示欣賞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對自己和他人的學習程度有了一個客觀的認識,讓學生參加到教學評價中有利于教師改變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
總之,教學離不開學生這個中心,這樣就需要教師成為課堂的細心人,多從學生的角度去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過程。只有教師時時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才能搞好信息技術的教學,培養出具備信息素養的學生。
(作者單位 貴州省貴陽市第四十一中學)
?誗編輯 薛直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