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等教育的逐漸普及、信息化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F在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大多數是自我意識較強,多數以自我為中心的20世紀9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為主,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將會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只有不斷加強和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利用新媒體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新形勢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體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才已經成為社會競爭的重要部分。高校是培養高等人才的搖籃,然而在社會組織形式、利益關系、就業及分配方式等日趨多樣化的當今,這些紛繁復雜的變化也在不知不覺間對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等造成了一定影響。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建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為高校學生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問題,如何在新形勢的要求下,利用新媒體等手段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
1 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特點
隨著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對于以前不能進入大學的高中生來說,這給他們提供了更多進入大學的學習機會,大學生的數量陡增,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是9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大多數是自我意識較強,多以自我為中心。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它縮短了人們溝通的距離,為大家提供了一個言論相對寬松的空間;同時由于網絡傳播的速度之快,內容之多,范圍之廣,使大學生成為了一個能夠快速接受新事物,知識面寬、涉獵廣泛、興趣多樣的特殊群體;但是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多文化、多觀念的滲透,對原來的價值觀念有了很大沖擊。在國家獎勵、扶助等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支持下,教育的公平的問題尤為凸顯;大學生就業制度的改革,既給大學生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各種不公平的就業現象在大學生中間產生了不穩定、不平衡的心理影響;同時大學生對于自身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烈,維權活動經常發生。另外,隨著各項體制改革的進行,教師的切身利益也在發生變化,一些老師將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了科研和自己的創收上邊,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精力投入”越來越少。正是由于這多種現象的存在,給新形勢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
2 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的思想、生活、經濟、環境都在發生著變化,那么大學生的思想也在隨著時代在變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與時俱進,貼近生活和實際。
2.1 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
隨著高校的擴招和社會的發展,大學生數量陡增和就業崗位的緊缺,造成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增大,為了幫助大學生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高等學校作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搖籃,要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隨著“史上最難就業季”的到來,大學生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高等學校要在適應經濟發展的條件下開展創業教育,鼓勵有能力的大學生自主創業;創業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方面主要包括大學生的理想、道德觀念、法制觀念、心理健康等,這也將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2.2 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習總書記“中國夢”這一偉大夢想的提出,“中國夢”這一新概念,新思想被社會各界所關注。大學生作為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是實現“中國夢”的生力軍和中堅力量?!爸袊鴫簟比谌氪髮W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用“中國夢”來教育當代的大學生,激勵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著重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中國夢”的實現做出應有的貢獻。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現在將“中國夢”的內涵、精神實質貫穿與課堂教學的始終,貼近生活實際,易于大學生接受;同時還要著力改善校園文化氛圍,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利用多種資源進行社會實踐鍛煉,使學生在實踐中獲益,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3 運用新媒體等網絡手段占領思想政治教育陣地
隨著網絡的發展,手機短信、網絡論壇、博客、微信、QQ等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新媒體環境下,大量的信息充斥在學生的周圍,虛假、有害的信息使學生無所適從;另外學生還喜歡將自己的想法、觀點和生活狀態利用新媒體通過短信或圖片展現出來,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夠方便的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提高了工作效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用好新媒體這一平臺,那就需要能夠熟練運用新媒體和新媒體語境下的話語的表達方式。同時作為高校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時刻關注新媒體中的動向,掌握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當新媒體上信息和輿論出現偏差時,大家要及時跟進,要引導輿論,加強正面輿論的聲音,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雙向互動和配合。
總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復雜而又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全員參與,無論身處什么崗位的教師,都要肩負起教書育人使命。在新的社會形勢下,要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有針對性的,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的,多形式的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新形勢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創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閔永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01).
[2]曹順霞,田楊群.新形勢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難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05).
[3]朱立新,許龍.論新形勢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J].文教資料,2007(35).
作者簡介:劉瑞娟(1981-),河南安陽人,助教,研究方向:休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