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成哲
【摘要】倡導探究性學習是初中生物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在新課改下,初中生物教學主要是以實踐為主,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在與同學的相互協作和相互談論中,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學習個體間的促進性相互作用,使學習者在積極的人際關系、成就努力和心理調節等方面有著積極明顯的變化,從而提高新課改下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對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原因,方式以及意義等方面做一些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 合作學習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191-01
1.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原因
1.1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新一輪教育課程改革主要圍繞著素質教育這一核心如火如荼地進行。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推進,生物課堂教學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發揚每個學生的不同個性。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轉變教學理念。因此,生物課程標準著重強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合作中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1.2學會合作學習是現代公民必備的基本素養
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條件下,社會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不僅應該具備強烈的競爭意識,更需要有團隊精神和集體協作的能力。我國當今社會大都是獨生子女,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自我封閉,缺乏合作意識,缺乏與他人相處和處事等方面的能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共同生活”,這是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學會合作”是21世紀人才所必備的基本素質。合作學習已經成為初中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初中階段是合作學習的黃金時期,這一段時期內初中生愿意接受新事物,可塑性很強,而初中生物教材也為學生的合作學習提供了機會和素材。
2.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方式和意義
初中生物課程因探究活動學習用時較多,準備材料多,學生獨立完成起來難度大,一般多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選擇小組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小組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2.1科學組建合作小組——激發合作意識
老師要根據班里學生學習能力的性格特點與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學生的能力、興趣、性格等方面,將男生與女生、格內向與性格外向、學習成績好和成績差的學生分到一起,起到互補的作用。每個小組的組員以4-6人較合適,組員太多不易管理。小組組長由小組中組織能力較好、學習態度較好、有合作創新意識和樂于助人的學生來擔任。老師可以安排幾組學習能力旗鼓相當的學生進行良性競爭,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合作動力和學習動力,也能使學生擁有取得勝利的決心,得到良好的合作效果。
例如:老師在講《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一課時,可以要求學生做課前預習。根據自己平時在生活中對身邊生物的觀察,看哪個小組對生物特征觀察的最仔細,最全面,在小組之間開展競爭。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有的學生還專門去了動物園去研究。上課時每個小組都做好了準備,躍躍欲試,教室里學習氣氛濃厚,小組的合作學習意識得到充分的激發。
2.2組內成員分工合理明確——培養責任意識
合作與分工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組內成員應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各司其責,一名小組長,一名紀律員,一名記錄員,一名操作員,一名匯報員。如小組組長的主要任務是幫助老師管理好組內成員,完成老師交代的學習任務,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動手操作;記錄員要每天記錄每次討論的過程和結果和每個組員承擔的角色。每個職位的人員隔一段時間都可以相互轉換,紀律員的下個月去擔任匯報員,每個人都可以是組長,這樣可以體驗不同角色所承擔的任務,共同學習,共同參與;可以激發小組成員的合作學習意識,同時也提高了小組成員參與競爭的積極性,增強了小組學習的信心。
2.3精心選擇合適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老師要深入研究學生的生物教材,準確地把握教材中的難點和重點,選擇的內容要適合學生合作學習。如七年級下冊中,重難點主要是人體新陳代謝問題,肺泡適于氣體交換的特點以及心臟的結構與功能等。如果老師選擇的問題太簡單,成績優秀的同學未必會將任務放在心上,會讓學生不愛動腦筋,無法獲得開放性思維,影響學生的品格求知意志的形成;如果老師選擇的問題過于復雜,會對學生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現象。所以,老師要選擇難度適宜、有研究意義的任務,面向全體學生,讓班里的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討論中去,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開展“探究呼吸時二氧化碳體積分數的變化”的實驗活動時,老師可以和同學們在一起討論如何做這個實驗,各個小組對這個話題都很感興趣,紛紛舉手發言。有的小組的學生說,我們可以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那就說明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反之,如果澄清的石灰水沒有變渾濁,那就說明含有很少的二氧化碳。老師表揚了這個學生,隨后給大家講解了相關的理由:澄清的石灰水主要是Ca(OH)溶液,當Ca(OH)與CO2結合(反應)時就會生成CaCO,白色沉淀。同學們對這個實驗產生了興趣,老師在多媒體上播放了這個實驗的原理、實驗步驟,講解了相應的實驗材料,然后就帶領學生們一起到實驗室去做實驗。老師向學生們講解了實驗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學生們就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了實驗操作。在小組長的安排下,成員們分工明確,實驗工作得以順利開展。這種所有學生都參與的適合開展討論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
3.結語
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主要是小組合作,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是順應時代發展的主要途徑。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交際能力,有利于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利于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玉蘭.論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效率[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15期.
[2]于淑蘭.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學力度[J].學周刊.2011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