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雪
【摘要】本文從中職中專航海專業的特殊性入手,在課改的框架下思考基礎英語課教學的開展,探索其與航海專業教育融合,力圖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英語水平。
【關鍵詞】中職中專 航海專業 基礎英語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107-01
一、行業特點
隨著建設海洋強國目標的提出,國家對航海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促進中職中專的航海人才的培養也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航海專業特別是的對外航線,體現人類向未知進發的精神,對海員要求高,除了良好的身體心理素質,還要求具備一定的天文,水文,地理,人文,歷史,文化等知識,還要有較強的語言溝通能力。
二、對英語的要求
由于歷史發展原因,航海先進技術掌握在以對英語通行語的西方國家手中,我國航海技術的進步要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就要求廣大的航海從業人員要重視英語學習。熟悉專業術語,看清讀懂專業術語,使用術語進行報告,傳達任務,交接班,實現語言的執行功能,這些都離不開對英語知識和技能的良好掌握。對中職中專學生來講,他們將成為未來的水手,能讀懂航海基本專業數據,看懂先進的設備儀器顯示英文的參數,要求他們在英語基本技能方面要過關。特別在遠洋船舶上,聽和說是執行任務的關鍵,任務的執行都是要求使用英語,英語基礎薄弱就失去了在涉外船只上或者向遠洋船只的工作資格。
三、學生的特點
中職中專學生雖然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理論學習沒有很好養成良好習慣,對學好英語缺乏信心;但是學生活潑好動,動手能力強具有很強的可以塑造性,只要教師加以悉心引導,改進教學方式和學習的方法,學生英語學習狀況應會有改善。
四、改革的重點
加強和專業教師交流,加強對航海專業基本知識的學習,力圖在課程設計體現實踐要求對知識和技能的利用。結合學生喜歡鮮亮活躍的信息輸入等學習特點進行課件的制作,結合英語知識同時融入專業的見解。
1.英語基礎復習階段也要和專業知識介紹鏈接。例如復習字母階段,把26個字母認識和重要的術語聯系起來。例如,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消防安全系統規則(FSS Code) 緊急求救信號(SOS )等,增強專業學習意識。
2.結合航海海事案例,進行情景學習。模擬學生日后工作場景,讓學生扮演其中角色,船長,政委,大副,二副,水手長,輪機長,水手等,學習相關單詞,進行簡單英文對話。這對教師提出較高的要求,教師要努力學習教授專業的理論知識,請在職海員拍攝相關的視頻資料,風光片等,地理人文篇章,工作操作成為學生學習的良好素材。有可能的話參與其專業的訓練,轉化為教學的力量,在教學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3.教書育人,知識傳播不忘職業思想教育,讓學生熱愛本專業,轉化為學習英語動力。利用相應的人脈力量,收集更多的學習資料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素材。例如采訪已經畢業的學生,詢問其在船上的生活工作的安排,遇到的困難以及是如何解決的。列出他們對新生們的期望。用同齡人的知識和經驗來教育比簡單的說教應該有更大的教育作用。
4.研究航海學生日后工作使用的知識和技能,結合英語課程內容調整教學,強調在做中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學習繪制海圖,復習熟悉世界地理知識和各國家名稱;制作船舶模型,加深學生對船體結構的認識,并給其名號,提升職業榮耀感;制作消防和救生的標識,提高安全生產意識。
5.利用校園環境設計好相關的活動,促進學習。例如結合時事“馬航MH370失聯”我國實施海難搜救事件,增強學生未雨綢繆意識,充分利用學校的地形地貌,尋找地點設立信息儲存點,將上課實訓的信息藏匿在其中,讓學生按圖索驥,組成團隊去實現,增強實踐對任務執行能力培養。
6.介紹中外航海文化優秀影視作品,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引進歷史上有名的航線發現,著名的航行,遠到明朝的鄭和下西洋,南海一號,南海二號的發現;麥哲倫環球旅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到現代的個人環球航行。航海是勇敢者的旅行,是智慧者的旅行,是開拓者的旅行,是對未知的挑戰,是對潛能的開發,是人類不朽精神的體現。
總之,在航海專業基礎英語課教學中,教師也要拿出專業精神,加強對其所教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例如了解航海學,氣象學,天文學,儀器和海洋學,值班水手業務等方面的相關知識,才能更好理解專業,設計教學,將基礎英語在航海專業中的基礎工具性發揮到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1]王根興, 譚萬成, 邵山, 張晉莒, 肖寶家. 對部屬有關航海院校航海專業學生英語水平測試結果的分析報告[J]. 航海教育研究, 1997, (1).
[2]羅衛華, 鮑君忠. 論大學英語和航海專業英語教學的銜接 [J].航海教育研究,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