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晶
【摘要】英語課程是大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科目,尤其是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對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學雖然能夠提高學生們語言學習和應用的能力,然而從整體教學質量上來看,表現的并不突出,尤其是很多英語教學中都以應對考試為主,而忽略了英語的應用意義,因此英語教育的改革也勢在必行。
【關鍵詞】新形勢 大學英語 教育改革 問題 學生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121-02
我國的大學英語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相對于初高中英語教育有著一定的區別,同時大學英語教育也是提高英語水平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學生們從學習到應用的重要轉型階段,因此,在大學課程中,英語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對提高學生們未來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英語是大多數國家通用的語言,要想更好的融入到一體化的世界中,就必須要熟練的掌握英語的應用,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而大學英語教育也正是以這一目的為基本前提,通過大學英語教育更好的培養學生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從而加強學生們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這也是對大學英語教學最基本的要求。當代的大學英語教學雖然有著一定的目的性,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受很多因素的制約,教學的成果表現的并不理想。一方面是教學中教師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學生們自身的素質也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象,同時,各個地區之間的英語教學水平也有所不同,這就使英語教育受到嚴重影響,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也成了當前必須要重視的內容,只有做好大學教育模式和管理體制的改革,才能夠更好的促進大學英語教育的發展,從而有效的提高大學生英語應用的能力。
一、大學英語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大學英語教育中師資力量相對較弱
大學英語教學在大學課程體系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科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很多大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數量相對較少,并且一名教師對應著很多的課堂,很多教學在教學中往往都是超負荷教學,承擔著很大的工作壓力。同時,教學的整體素質也有待提高,學校對于教師的教學素質的培養還存在著很多不足,教學在工作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也難以實現自我的改進,因此教學質量也就難以得到充分的保證,從而影響了學生們學習的熱情。另外,由于大學課堂相對比較松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往往不重視學生是否能夠認真學習,教學的方式也相對固化,在課堂上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相對較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偏低,難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很多學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參加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因此,從實際情況來看,如果這種情況不加以解決將會對英語教學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2.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校學習條件的限制因素
在大學英語教育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的基礎條件都有所不同,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些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學習的內容,而一些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對教學的內容難以融會貫通,這也使英語教學出現了很多的困難。而英語教學不同于其他的教學科目,不僅需要掌握知識的結構還要對語言的技巧有所掌握,這也與學生個人的能力有著一定的聯系。同時,很多學生在參加英語課堂教學時,由于主觀學習的意識不強,往往都比較被動,在課堂中也不能認真的來進行學習,而教學模式的固化也使學生難以充分的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另外,學校在英語教學中也有著經費的限制,很多高校中教學條件相對較差,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從而客觀的阻礙了英語教學的發展。
3.大學英語教學各地區發展不平衡
由于各個地區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的不同,造成了我國英語教育在各個地區的發展也有所不同,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沿海地區英語教育水平相對較高,并且學習氛圍也相對較好。而在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英語教學質量也相對較差,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地域教學環境,這也是由于教學環境和經濟條件所決定的。由于大學的學生通常都是來自我國的各個地區,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當注重多元化、綜合化教學方式的培養,從而減少教學中的差異化,從而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加英語學習的熱情,同時國家也要對那些經濟相對較為落后的地區給予一定的經濟支持,從而改變落后的教學環境,這樣也才能夠從根本上減少地域發展中存在的差異,使我國的英語教育從整體質量上得到更好的加強。
二、新形勢下的大學英語改革措施
1.改變大學英語教學師資力量薄弱的情況,加強大學師資力量
要加強大學英語的師資力量,必須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學校也要給教師做定期的職業能力培養和綜合英語素質能力培養。舉辦各種教學活動,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樹立大學英語教學新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的指導下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鍛煉語言交流能力。
2.根據大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的分層次教學
在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學應該更全面地認識大學生的個體差異,從而有效推動大學素質的提高。大學生的總體水平差距很大,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技能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必須根據大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的分層次教學。
3.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重在幫助教師掌握課堂內容,目的是為了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但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重視教學效果的檢測。素質教育形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應改變傳統的灌輸式英語教學模式,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不斷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和了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只起引導作用,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更多的收獲。
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大學英語教學也有了更重要的意義,我國的大學英語教育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因此,英語教育的改革也勢在必行。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我們要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討,從而明確改革的主體方向,這樣才能夠更好提高教學水平,使我國的英語教學在本質上實現全新的轉變。
參考文獻:
[1]莊若冰.淺談在素質教育形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時代教育,2011(10).
[2]張勝楠.大學英語教育改革淺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