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和杏
【摘要】數學課堂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主陣地,我們用激情帶動學生情緒,用民主營造快樂課堂,用活動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用多媒體手段來增加學習直觀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成為學習的主人,增強數學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數學課堂 教學 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136-01
數學課堂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首要條件,也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陣地,擺在老師們面前的一個永恒話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我的一點看法。
一、用激情帶動學生情緒,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都知道,情緒具有相融性,只有激情才能激發熱情,因此,富有激情的教學語言,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實現情感上的共鳴。數學教學內容本身是嚴謹的,如果教師的言語生動、形象、賦予情趣,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聲情并茂、妙語連珠、妙趣橫生,試問這樣的數學課哪個學生不愛聽?
教師一旦走上講臺,就要純凈雜念,很快進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用教學激情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得體的運用手勢、動作、表情、神態等體態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感染學生的情緒,與學生一道分享數學知識高尚的情趣。只有教師教得投入,學生才能學得專心,良好的課堂氣氛才能順利形成,從而使教學內容的吸引力大增,使學生在課堂上興趣大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用民主營造快樂課堂,提升學習效率。
“以學生為主體”這是現代教學的新理念。那如何在數學課堂中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呢?
首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過去由教師控制教學活動的那種沉悶和嚴肅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交流互動、共同發展的真誠和激情。
其次,加強學生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學生學習的靈感不是在靜如止水的深思中產生,而多是在積極發言,互相辯論中突然閃現。因此,在教學中,我會把握時機,大膽放手。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比如,上習題課,我會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精心設計基礎題組、深化題組等不同難度的題目組訓練,以適應學生技能鞏固和知識延伸等不同層次的需要。同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先獨立完成相關練習,再與小組里的其他同學交流討論,并對不同意見或方法的不同效果進行比較,總結方法和規律。讓學生動起來,所采用的方式很多。可以是一人主講,眾人相幫,可以是四人分工合作學習,還可以是各自練習進行比賽。采取多樣的方式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用活動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學習效率。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做他感興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可能發揮80%以上,做他不感興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只能發揮20%”。因此培養學生們對于數學科目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我在講課的過程中都在思考如何巧妙的設計情境,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及好奇心,讓學生們能夠積極的投入到解答探究的過程中,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數學源于日常生活,我這里要強調的是從學生的興趣點著手,而生活實例是數學課堂教學創設問題的最好最新的材料,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索,在活動中激發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把生活材料演變成數學問題,把比較抽象的數學概念變成學生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例如一些概念可以從生活的情境中引發出來。鮮活的情境,可激發學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在教“絕對值”時,我這樣引入新課:(1)從我校走200米到車站記作:+200米,那么從車站走到我校要記作___米。(-200米)(2)從我校乘出租車到車站5元,記作:+5元,那么從車站乘出租車到我校需5元,要記作_____。(學生討論)第一題的正、負號是區分走的方向不同,第二題如果也用正、負號來區分的話,那么+5元表示乘客拿5元給司機,-5元就要表示司機拿5元給乘客,顯然這是不符合生活實際,所以第二題的兩個“5”就是同學們要學習的新概念“絕對值”。這樣,同學們很自然地將生活中的“絕對值”與數學中的“絕對值”掛鉤起來。又如在講直角三角形時,我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如何測量我們學校操場上旗桿的高度?能不能不過河就測出河寬?不接近敵人陣地就能測出敵我之間的距離?……”要想做到這些,就得認真學習今天所要講的課——解直角三角形。將生活實例引入數學課堂教學,使許多數學問題在學生眼中不再是簡單的數字,而是富有情感,貼近生活的東西。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中,我不斷地嘗試這種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字頭腦想問題的良好思維品質,增強了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用多媒體手段來增加學習直觀性,提升學習效率。
在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單一的教學手段很容易就會導致學生們出現視覺疲勞,注意力無法集中。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或者電化手段來輔助教學,調動學生同時運用多種感官,以強化對所學知識材料的感知,提高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如在九年級下《圓與圓的位置關系》一節中,兩圓的半徑R、r與圓心距d在不同位置情況下的關系,可以在《幾何畫板》中做成可拖動圓心使圓移動,并在旁邊分別顯示兩圓的半徑R、r與圓心距d的動態變化值的課件演示,一方面學生可以動態觀察兩圓由遠到近的位置變化和公共點個數的多少,另一方面學生也能從顯示的數值中得出不同位置下R、r與圓心距d的關系。這樣通過演示動畫,使學生身臨其境,產生立體效應,同時通過啟發性提問,引導學生積極展開思維。運用多媒體教學方法,不但能徹底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憑空想象,似有非有,難以理解之苦,同時還能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更直觀、更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和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這一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好教學方法和手段,做到把課堂交給學生們,讓他們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實踐,讓同學們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中,以主人翁的姿態去享受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有所樂。這樣才能真正的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代海濤等.論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品牌個性的創建[J].教育探索,2006
[2]鄭毓信.從理論到實踐.數學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李藝.教育技術教程.山東大學出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