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川
【摘要】伴隨著新課改春風襲來,眾多的新內容注入到初中的教學當中,對化學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方式的創新。初中階段的化學教育,不僅僅要達到使學生掌握基本化學知識的目的,更要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探究求知的能力,力求做到在生活中發現化學,研究化學,運用所掌握的化學知識到現實生活中。最終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
【關鍵詞】化學 創新教學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167-01
中學生處于人生的特殊時期,弘揚個性是中學生群體的共性,所以初中教學不能按照原有方式開展,這就要求教師進行教學方式的變革創新,注入新的教學內容,賦予初中化學新的生命。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主觀能動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啟發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發現疑問,分析疑問,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去解決疑問,使學生以主人公角色去掌握化學知識。在新課改的情況下,結合筆者多年的實踐,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怎樣才能教好初中化學。
一、以學為主,學教互動
正如古文所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形象生動的描述出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兩者要相互溝通才能達到學生學的目的,教師扮演了十分重要的領航員的角色。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的知識水平,精心細致設計教學課程的各個環節,創造性的設計并添加一些“疑惑”到日常的授課過程中,使學生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產生疑惑,主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通過自己的實踐來掃除疑惑,培養學生一種自我解惑的能力,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去發現并探究化學的妙不可言,使學生能夠馳騁于知識的殿堂。例如:在傳授“燃燒條件”課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制作Flash等的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而采用引導,探索,實驗確認等的一系列方法讓學生能夠自己得出結論。通過這種方式轉變了過去教師講授學生記憶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革除了傳統教學的弊端。同時也使學生養成了動腦思考的良好習慣,鍛煉了自己動手尋求答案的能力,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樂趣、成就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化學知識。
二、針對學生個性,開展趣味教學
中學生是個性張揚的一個群體,也是人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殊時期。所以教師要特別根據這個特點去開展教學。可以通過趣味教學的方式,使教學互動,建立起一套活躍的課堂氛圍方法,適合新課改的精神。例如:教師在教授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概念的時候,可以針對兩者反應物和生成物不同的特點,將兩種反應做一個生動的講解:化合反應可以抓住“合”字的含義,具體歸納出多合一的特點,相反分解反應則可以抓住“分”字得出一分多的結論,這樣既生動又形象,給學生一個耳目一新的認識,同時也方便學生的記憶和理解。而對于枯燥無味的化學符號,學生不但充滿著好奇,更存在著陌生,教師更應該采取這種趣味教學的方法開展教學,來幫助學生愉快的學習并記憶。
三、在生活中發現化學,探求化學知識
1.學習初中化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法:就是通過動手實驗獲得相關的化學知識。實驗不僅僅能使學生掌握化學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化學情懷,更重要的是促使學生養成了動手操作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啟發的方式使學生將化學知識引入到生活中去。例如:燃燒條件”的多個試驗中,逐一改變某個條件,引導學生得出燃燒所需要的條件。這樣學生也很容易將得出燃燒的條件的結論在日常生活中反復感知,并最終確認掌握。
2.初中化學的教學相對來說是傳授一些基本的化學概念、原理等基本的知識,與生活聯系比較緊密,所以化學知識的學習不僅僅是體現在課堂,也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從生活中發現化學,研究化學,學習化學的習慣,建立起學生的化學情感。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自己研究,例如:家中水壺的“污垢”的處理,洗菜水的凈化等等的開放課題,讓學生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體驗化學的存在與魅力。
四、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駕馭思維
教師往往出于不經意的好意,將自己的對于一個知識點的比較全面的認識、理解完完全全的在課堂上講授,通過教師的過濾、篩選,學生雖然是獲得了比較全面的知識,但是無意中卻導致了學生不去進行必要的思考,全盤接受教師的知識,形成了過去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像機器人不去思考知識的來龍去脈,久而久之就磨滅了學生的思考能力,使學生成為了思維的奴隸。所以教師要有能夠將大化小,將復雜化簡單的能力,將一個大而復雜的化學知識拆解成多個小知識點,采用啟發的方式讓學生去思考,去產生并強化自己特有的一套化學思維模式,使學生初步具備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駕馭自己的思維,做思維的主人。
五、舉一反三,以不變應萬變
在當今社會,多數學校都在追求升學率,這就導致了大部分學生都在拼命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初中化學教學也是如此,題海戰術,使學生筋疲力盡,壓力巨大。因此,為了使學生在學好化學的同時又能體驗學習的快樂,教師需要選擇代表性的題目,綜合行的題目,教會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以不變應萬變。例如可以選擇將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制備原理,檢查等讓學生去邊做邊對比,找出異同點,使學生以此類推,將此種方法移植到其他氣體的制備檢驗,輕松掌握相關知識點。
六、結語
初中化學教育是學生接觸化學知識的第一階段,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注意幫助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掌握化學的研究規律,探究方法,激發學生的化學情懷,使其建立一套自己的化學思維模式,能自己主動發現疑惑,探究疑惑,解決疑惑,推動化學學科的車輪繼續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前行。
參考文獻:
[1]郭龍社.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學方法探究[J]新課程學習(下)2011(05)
[2]黃金順.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J]教師.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