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娟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數學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密切,社會的各行各業也在不斷地需要能夠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人才。這就使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解題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解題策略教學,指導學生進行解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解題策略;方法
眾所周知,“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書中的定理、公式、例題、習題,都是數學問題。學習數學,就是要學會解數學題。同時,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也只有通過解題的實踐才能學到,才能掌握。另外,解題訓練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科學發現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由此一來,小學數學教師就要重視解題策略的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筆者根據已有的工作經驗,就小學數學解題策略教學談幾點看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創設問題情境
創新思維源于探究,探究源于問題,問題源于情境。情境是教學中生成數學問題的土壤。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利用教學素材,設置一種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創造思維矛盾、激發學生探求欲的情境。可以是一段現實生活情境、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一場趣味游戲、一個數學實驗或者一個動畫片段,也可以是一個有價值的純粹數學活動。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注意貼近學生的現實。2007年《數學課程標準》的征求意見稿指出,學生的現實包括學生的生活現實,也包括已有的數學現實,以及其他學科的現實。
例如,在教學“0的認識”時,可創設這樣的情境:教師啟發學生說出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0”,學生一般會積極參與并回答“電話號碼中有0”、“三角尺上有0”、“在溫度計上見過0”或“在天氣預報中見過0”等。這樣把本來很單純的數字和學生非常熟悉的現實生活有機地聯系起來,使之產生親近感,使學生自覺地動口、動腦,得到心理需要的滿足,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分析思考問題
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從觀念和方法的高度啟發學生的思路,并針對學生的實際進行分層次指導,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把問題化小,做好鋪墊。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進行教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教師出示例題 ,然后讓學生互相討論,講一講自己的解題思路,當學生討論完畢之后,教師將學生的解題思路加以歸納,也許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將 化為 ,然后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法進行計算,即將例題變為 進行計算;(2)將分數轉化成小數來計算,即將例題變為0.75+0.625進行計算;(3) ;(4)由于分母不同,無法計算。
出現上述幾種情況之后,教師應該進行分層處理:第(1)類學生不用教,他們已經掌握了解題技巧,教師就引導他們深入研究,繼續出一道相似的題目讓他們計算;第(2)類學生采用的是特殊方法,教師可以再出示另一道例題,讓他們討論這種解題方法是否具有普遍適用性;第(3)、(4)類學生需要認真引導,他們的解題思路需要加以糾正。教師可帶領他們從復習同分母分數加法開始,使他們明白只有分數單位相同才能直接加減,從而實現知識的正向遷移。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還應注意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注意適時地組織學生進行必要的討論和交流,為學生提供發表自己獨特感受或獨到見解的機會。如小組交流、同桌互說等,這有利于展現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自我糾正,達成共識。
三、指導解答,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對探索過程中獲得的不同思路進行分析,決定執行方案,并幫助學生落實解答過程,把能力培養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結合起來。
例如教師出示這樣一道例題:畢業前夕,六年級一班準備買一個標價為10元的紀念冊作為畢業紀念品,經過與商店交涉,兩家商店分別推出了優惠措施。A商店:每本紀念冊一律9折;B商店:十本以內原價銷售,超過部分一律8.5折銷售。作為六年級一班的一員,你準備到哪家商店去購買畢業紀念冊呢?
針對上述例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思路進行思索,從而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案。
設該班人數為X,A紀念品總價為Ya,B紀念品總價為Yb
四、總結提煉,概括方法
作為一門系統性和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非常緊密,學生之前學習的知識能夠對后繼學習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在經歷“創設問題情境”、“分析思考問題”、“指導解答,解決問題”幾個動態過程之后,教師千萬不要忽略引導學生形成知識結構,一定要重視指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論概括,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總之,小學數學開展解題策略教學至關重要,教師要從多個角度,采取多種方式培養小學生熟練掌握解題策略,促使他們在解題過程中積極開啟智慧,認真思考,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發散思維,以及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為小學生的日后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會.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現狀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 2012
[2]劉芬.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實踐研究[D].寧夏大學 2014
[3]解軍強.視空認知及推理能力與認知結構對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