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菊
【摘要】“玩中學”“寓教于樂”是新課改提倡的教學新理念。為了有效落實這些教學新理念,英語教師革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是必然選擇。由于小學生年齡小,不喜歡枯燥式的語言學習方式。因此,必須利用某種載體,讓學生對語言學習產生興趣。經過實踐表明,活動為學生所喜歡,因而可以作為教學上的有利載體。
【關鍵詞】活動化教學;小學英語課堂;綻放魅力
小學英語活動化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以活動為載體,讓小學生在活動中接觸英語、運用英語的一種教學模式。實踐證明,在活動化教學下,學生能夠很快地融入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也因活動化教學而更活潑、有趣。因此,本文將從三大方面分析活動化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設計趣味活動,導入英語課堂學習
小學生年齡小,喜歡在玩中學。什么樣的活動最能與學生產生共鳴?特別是在導入環節,其活動效果如何與后面的教學效果有著重大聯系。為此,英語教師可以設計趣味活動,導入英語課堂學習,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
1.聽指令,做動作——讓學生動起來。“聽指令,做動作”是比較常用的課堂教學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動起來。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英語I can play basketball這一單元時,教師在課前復習新單詞時,就以“聽指令,做動作”這個活動導入新課。本單元學習的新單詞都能配上相關的動作,很容易利用這個活動強化學生對單詞的認識。例如,教師說play basketball,學生做出打籃球的動作;play table tennis,學生做出打乒乓球的動作。而如果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做錯動作,如把打籃球的動作做成踢足球的動作,則需要上前表演一個節目。這個活動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取得很好的效果。又如,在學習小學三年級英語Where is the bird?這一單元時,教師讓學生聽指令,做動作,使英語課堂教學高潮迭起。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主要是有關四個方位詞,如in, on ,under, behind。如英語教師發出指令:on the desk,學生需要在桌子上拿出任意一樣東西;under the desk,則需要從桌子下面拿出一樣動作,并且半蹲下去。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英語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把桌子往兩邊移動,再做活動。如behind the door,學生需要迅速跑到門邊。總之,“聽指令,做動作”這個活動能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氣。
2.猜單詞,勤思考——讓學生思起來。猜單詞活動也是趣味活動中的一種。猜單詞活動含有競賽的元素,學生都非常樂意參與。同時,需要正確地猜出單詞,必定要經過思考,因而猜單詞也有利于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跳躍起來。其實,這就是一個“要我學”到“我要學到”的轉變,突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英語I like dogs這一單元時,教師組織了一次lets guess活動。例如,which animal is the king of the animals? It has long nose and big ears. Its very big. What am I?Its black and white. But is looks like a horse. Please guess what am I? 這個活動贏得了學生的一致好評,課堂氛圍一下子活躍起來了。學生的思維跳躍著,都爭著競猜相對應的單詞。因此,英語教師應多將單詞學生融于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活動中思考,并且逐漸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二、設計交際活動,綻放英語課堂魅力
英語學習不是枯燥式的學習,而是有意義的學習。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英語教師必須設計一些交際活動,讓學生課堂綻放魅力。“魅力源于活動,活動促進教學”,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語言學習和發展需要,設計有效的交際活動。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英語Our school subjects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了一個交際活動,讓學生對話交流。活動如下:學生以抽卡片形式,根據卡片內容對話交流。一張卡片對應一個科目,如Math, Chinese, Music, PE, English, Art, Science。提供的句型: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抽到什么內容的卡片就回答相對應的) I like…What about you? I like…Why? 在這些句型上,學生也可以自由發揮,例如what subjects do you have on Monday? Which subjects do you like best? 學生在練習時,可以互換卡片、互換角色,體驗不同的角色扮演交際活動。在交際活動中,學生拿著卡片,主動練習,課堂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
三、設計操作活動,提高學生英語能力
操作活動能夠讓學生盡享動手的樂趣。因此,作為英語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課堂需要,設計一些操作活動,滿足學生動手的需要,發揮學生的潛能。例如,在學習小學三年級英語on the farm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了操作活動。讓三名同學上黑板上操作,其余同學在下面完成。例如,教師讀draw a duck,學生就需要用簡筆畫畫出鴨子;教師讀draw a pig,學生就需要畫出一頭豬。這個活動能夠讓學生享受繪畫操作的樂趣,畫畫的形式并沒有固定。學生可以依據英文意思,自己發揮想象,畫出對應的實物。又如,在學習小學英語三年級colors這一單元時,教師也設計了操作活動。例如,draw a red apple,學生不僅需要畫出蘋果,還需要給蘋果上成紅色。總之,這類簡單的操作活動充分激活了課堂,學生的英語能力也在操作中得到發展與提高。
活動化教學固然有其獨特的優勢,但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注意一些問題:明確活動主題,并且確保活動的可操作性;在活動中指導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策略;明確活動課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與角色。只有結合學生特點,并且關注活動化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才能真正讓小學英語課堂因活動化教學而綻放出最大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曹莉莉.談小學英語活動課教學[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2(01)
[2]史彥肖.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J].黑河學刊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