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麗麗
摘要:本文論述了在《園林植物栽培養護》這門高職課程中,所進行的以培養專業技能為目標的教學改革理論探討。主要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實施教學改革,全面提升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園林植物栽培養護 教學改革 專業技能 校企合作
高職《園林植物栽培養護》課程是園林技術和園林工程專業的學生所必修的一門專業課程,在園林技術和園林工程專業四大職業崗位群中園林植物栽培養護技術也是必不可少的專業技能,其重要性在學生走向相關崗位工作時顯的尤為重要。筆者在近年擔任《園林植物栽培養護》課程教學工作中,在有限的課時內,在該課程內容繁多,涉及面廣,理論內容較為抽象且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學習中,如何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門課程理論知識,更好的能夠在實踐中正確操作植物栽培與養護的專業技術,非常有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取舍和調整,對教學方法方式進行必要的改革。
1 精選教學內容
當今的教材內容很大一部分涵蓋面較廣,但是卻不能夠充分體現出地域的特色,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內容,如《觀賞植物學基礎》、《園林樹木學》、《花卉學》、《草坪學》等四門課程的教材中都有重復設置,課程里面會涉及到很多對植物分類的識別。因此,不同的教師在進行課程授課的時候會出現重復講授或漏講的現象。其中,寫植物生產繁育技術內容的課程主要是《園林苗圃學》、《園林樹木栽植與養護》、《花卉栽培與生產》等三門課;《綠地養護管理》、《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等課程主要以植物養護管理內容為主,我們不難看出,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內容重復率嚴重,不僅造成學生對植物課程的重點難點產生困惑,還一定程度上浪費了課時和師資。在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也會出現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內容難以理解消化,再加上師生之間缺少交流,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習內容脫離生產實際,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難以達到職業能力鑒定的要求等問題。如不能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就不能更好地區分教學上的主次,容易造成本末倒置。因此,我們在進行教學過程的時候,需要結合本地區的教學內容和相關的內容進行分析:第一,刪除了部分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基礎內容,只進行些概括性的論述;第二,增加許多實踐的新知識,通過教學內容的調整,使學生學習掌握的知識適應了當前的生產實際。第三,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校)針對多門課程教材內容交叉重復的現象,進行了合理的新的課程設置改革,以此解決課程內容中出現的重復性的問題,使園林專業的整個課程體系更加完善,師資能夠得到高效的利用。
2 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2.1 案例法。鑒于《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的理論知識內容比較枯燥乏味,特別是該課程中總論的部分,學生們在進行理論學習的時候,在理解起來能夠相對簡單一些。因此,針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我們需要有序進行、合理進行分割、然后有較強的對比性、相關性的案例,并能夠到現場觀摩、實踐,為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奠定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在進行大樹移栽、古樹名木的保護等章節講解的時候,我們可以重點結合實例進行案例講座的方法進行講授,加之配合現場的實踐活動,以此能夠取得更佳效果。
2.2 多媒體結合法。該課程在進行理論教學的全過程中合理安排,我們可以在多媒體教室進行學習。在授課過程中,我們能夠避免問題表述的可以利用圖片說明問題,也可以用表格進行描述。在課堂上,我們還可以結合實際制作一些與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等相關的音影資料,然后與圖片相結合,這樣能夠生動地向學生進行點評。讓學生在比較直觀的多媒體圖片、表格和音影等多形式的教學中,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對知識的理解也很快能夠掌握,教學效果得到明顯的提高,以此較好的達到教學的目的。
2.3 理論實踐相結合法。在課程教學中,涉及到園林機械使用時,帶領學生來到室外,一邊為學生講授課本上的理論知識一邊親自動手進行操作,這樣既能增加學生聽課的興趣也能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例如,我們在進行園林植物澆灌、修剪部分內容講授的時候,我們可以幫助學生準備好相關課程的園林機械、工具,首先教師可以先親自動手做示范,并在示范過程中講述相關的操作的理論依據,其次學生可以結合老師講授的理論依據和動手操作的方式,在校內的實踐基地對學校的花草植物進行灌水、綠籬植被進行修剪操作。待學生動手操作后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討論,遇到不明白的問題方可向老師提問,最后由教師點評。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強化了學生的專業技能的操作能力。
3 結合實際進行實踐教學
教師可以多次帶領學生到公園、樹木園和苗圃或者園林工程公司等相關的園林綠化單位進行實地考察學習,通過到園林植物栽培養護操作的地方進行具體的學習,加之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和疑問的解答,能夠促進學生在專業的空間得到更好地學習。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根據課堂的需要及時的組織實訓,教學內容也要始終緊跟所教的栽培管理技術的措施,除此之外除了讓學生掌握好理論知識外,還需要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進行實踐,以保證每個教學環境不能脫離實際,對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也有著良好的促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對用人單位有了更好地了解,為今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4 重點培養專業技能
在進行園林植物栽培養護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學方式來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4.1 組織現場實習。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了解,并激發學生的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多次組織學生到本市的一些公園、樹木園、苗圃、園林綠化公司等多處實習,所選地點多是管理水平較高的地方,然后進行現場的教學。還可以請一些專業的技術人員給學生更加直觀的講授工作中存在的栽培管理技術手段和經濟效益等各方面的情況,使學生能夠解決以后生產上存在的相關問題。在學習過程時,也能幫助學生消除對專業發展的疑慮,有效提高學生今后學習該專業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夠更加熟練的對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加以掌握并操作。
4.2 聘請專業人員與學生互動。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了解生產上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學??梢愿鶕陨淼那闆r,聘請一些專業的專家定期到學校開展相關的學術報告和技術講座,讓學生通過外聘專業人員的說教,能夠進一步了解園林生產上的新技術和新方法,以此對專業的操作技術有更好的促進和鞏固作用。
4.3 鼓勵學生參與職業資格鑒定考試。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的客觀導向,目前存在的只單純的認可學歷文憑的觀念將逐漸改變,而學歷和技能并重的觀念慢慢被社會所認可。而職業技能鑒定則是職業準入制度的基礎。為了能夠順利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就需要我們專業的教師積極地給學生灌輸職業技能鑒定和職業準入制度等相關知識,并且鼓勵學生參與職業資格鑒定考試,是對自身實踐操作能力的一種檢驗,也是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時一種信心肯定。
4.4 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以轉變觀念為先導,樹立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和素質考核為中心的考試觀念,突出能力本位。為此,本門課程的成績主要是由理論考試成績和實踐操作成績組成,兩者能夠各占據50%。其中,理論考試的成績是對平時教學中所學的基礎理論和重點理論知識進行的綜合考察。其中,測試成績主要在課堂的問答和作業完成的情況來進行綜合的評價。實踐操作成績主要是根據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每次實踐操作的完成情況給予相應的成績,最后總體成績是綜合所有成績的平均值,最后的綜合得分即為本門課程的實踐操作成績。
參考文獻:
[1]孟瑾,王小德,馬進.21世紀農林院校園林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探索[J].中國林業教育,2007(02).
[2]顧建中,李巧云等.“雙證融通、能力為本”的高職園林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08,8.
[3]李冬妹.高職園林植物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2).
基金來源:高職課程《北方園林植物保護》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設計(SZY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