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靜芳
摘要:對于如今高職英語教學中有效性教學的缺乏,教師應該立足于教學實踐,充分發揮有效教學理論的作用,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改善,為學生提供語言學習的環境,因材施教,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職英語;有效教學;教學現狀;探索
就現階段我國的高職院校來看,學生的英語學習普遍存在一定的問題,英語學習上缺乏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的英語水平都不高,因此,實行高職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及有利于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重拾信心,也有利于滿足他們心理上的需求,從而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最終提高他們英語運用的綜合能力。
一、有效教學的含義
所謂有效教學,指的是教師在遵循教學基本規律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完成學校合理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有效果以及有效率的教學,因而有效教學是一項跟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發展變化而會有所變化的動態系統。
二、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
1.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較落后
現階段,高職英語的教學模式一般都是采用PPP的格式,即講授、練習以及輸出。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老師課堂上講課的形式都是以傳授知識為主,老師也是課堂中的決定著以及執行者,學生根本接觸不到真正的語言交際活動以及真實的樣本,因而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沒有被凸顯出來,這樣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違背了語言學習的基礎規律,因而也就限制了高職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發揮。
2.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較薄弱
就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構成情況來看,一般都是以高中生以及對口生為主,他們此前的英語基礎相對來說比較薄弱,具體表現在對英語國度人文知識的缺乏、英語語法知識的缺乏、英語詞匯量缺乏和聽說讀寫能力較低等方面,這樣的情況下,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就不會太高,自然也就缺乏必要的學習自主性。
3.缺乏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我們都知道,任何科目的學習都需要平日里的積累和使用才能會得到提高,英語學習也不例外,而就高職英語的課程安排來看,一周基本為四到六個課時,這其中即包括讀寫,也包括聽說,因而對于學生來說,在這短促的時間內根本不能完全掌握老師授予的知識,更不用說應用了。
三、高職英語有效教學的探索
1.充分發揮師生的主體地位,建設和諧課堂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是雙主體的關系,在這過程中他們相互成長、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因此,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在英語課堂上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出一個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上,老師不能一味地授予,而是要和學生展開充分的交流,耐心地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想法。在學習匯總的過程,學生做出的任何反應老師都要予以積極的回應,不能忽視或譏諷學生存在的錯誤,相反在學生犯錯的時候應該給予其激勵的言語,讓其能夠知錯就改。在這樣平等自由的師生關系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一定會有所改善與提高。
2.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由于高職院校的生源組成不同,因而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英語水平都有高有低,在此情形下,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高職英語的教學需要了,因而采取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就尤為重要。所謂分層教學,其實就是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智力,抑或是性別來組成不同的教育課堂,從而對他們進行不同的教學,以便他們更好地學習英語。如今各高職院校中比較常見的就是按照學生入學時的英語成績等將他們分為不同層次,然后安排在不同的班級中,這樣英語老師就可以依據不同層次學生來進行不同的教學備課以及分層考核和評估。這樣的教學模式遵循了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同時還將英語課程以及教學的內容進行了優化,因而有利于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提高。
3.學校領導要支持英語教學工作,為學生創造語言條件
高職英語有效教學離不開英語老師的積極努力,也需要學習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學校應該積極為學生提供創造性運用語言的機會,更應該積極為學生的英語應用創造出更好的條件。譬如,學校可以多舉行一些英語類型的活動,引導并鼓勵學生多加參與,同時學習還應該不定期地讓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完美地結合起來,讓學生英語的學習更具實用性。
總而言之,高職英語有效教學離不開師生的共同努力,也離不開學校和外界的重視與支持。在這些因素的完美結合下,高職英語教學才會更有成效,更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鐘啟泉.“有效教學”研究呼喚教師決戰課堂[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2]姚利民.有效教學涵義初探[J].現代大學教育,2004(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