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青瓦甲
摘 要: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語文知識水平考試中存在的問題較多,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不夠具體,是當前語文教學的存在主要問題。伴隨著對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針對以上問題,探索出以下改革的建議:針對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測試和語文教育面對現代化教學形式的問題,教師應該建立科學且符合實際的教育教學方法,并將此問題推廣到廣大的教育工作者當中。使語文教育教學在引導學生正確學習的同時,更加注重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出現的問題,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從而做到改革的真正目的。
關鍵詞:水平考試;現代化教育;改革創新
在當下的語文教育教學中,教育目標已經不只是“高分”,而是“多能”。教育的單一性可能會間接導致學生對知識所求的單一性。因此教師應利用更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擁有更多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權利,教師作為引導學生學習的角色出現在教育教學中,從而推動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利用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調整學生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使學生在不排斥語文學習的同時,增加對語文學習的熱衷,并且能夠積極熱愛語文學習。為了今后的語文教學,我們要解決這些“較多”和“不夠”。
一、語文水平考試的問題較多
隨著社會的發展,整個社會在對人的自主創新能力上越來越高的要求,它已成為21世紀人才必備的素質之一。客觀題目較多反而影響了學生在考場上的發揮,客觀題大多是教科書上的問題,學生做到這類題的時候,都會回憶課文里的內容,這樣反而忽略了問題的更深一個層次的思想。客觀題會縮小學生的思考范圍,可能會導致以后學生在思考問題時不靈活。應在考試試題里加入更多的主觀題目,主觀題可在閱讀題里增加,讓學生們從自己的方向去思考問題,結果多樣化。讓學生們在對主觀題目得到認識的同時,多思想、多考慮、多鍛煉從而使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提高。
學生對語文的學習不僅在于知識的積累上,更體現在語文水平考試的問題上。水平能力的測試對于學生日后學習起到關鍵性作用。因此在整個語文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利用更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到語文水平考試的重要性,使學生從語文水平考試中尋求更多經驗。作文作為語文學習中的重點,應多出一些應用累題目,不再是命題作文,命題作文可能會影響學生們思考問題的多樣性,從而使得學生的思想變得單一。
二、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革不夠
教學課程不能是填鴨式教育,學生學習的知識,不會運用,這是教育的失敗。“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傳授,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理解”。要上好一堂課并不容易,將改革和創新深入到每一堂課中,才能在創新教學方法和改革的過程中有所發展。因此,在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革時,要有很突出的方向,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讓學生融入課堂之中,通過學習設備的使用,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加深了解,并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達到改革的真正目的。
所以說教師們也會在改革和創新中遇到困難,但是這并不是失敗。教師的智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了不斷的創新就會有不斷的反思,反思過后會重新建設自己的教學方法,積極地探索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革,內化自己的教學行為,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三、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
語文的教學任務是由語文的學科性質決定的。語文的應用就是指學生在語言交流中的應用,聽、說、讀、寫等。教師所教授的不光是讓學生們會說漢語會寫漢字的程度,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去理解去感悟文章所帶給人們知識的樂趣。江澤民同志指出:“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能力提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教育在培育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所以可以利用語文教學,讓學生自己設定學習任務,利用學習任務獲取知識。在這個學習過程中為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們會逐漸形成比較穩固的、自動的學習態度,是學習變成自我需要的一種行為傾向,從而達到語文教育改革思想教育、文學教育和傳授知識的真正目的,讓語文教學改革順利實施。
綜上所述,如果把學習語文比作一種新游戲,現代化教育和創新改革相結合的學習能力就相當于游戲最初的簡介和體驗,而貫穿整個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莫過于興趣,在提升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真正地達到教育與實踐雙不誤的目標。讓語文教育教學真正地深入到教學活動中來,關注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的有效改進,為語文教育在更大的舞臺上的發展提供了機會,也在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全面增強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才是當前語文教育教學的開始。
參考文獻:
[1]崔殿東.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3(14).
[2]高貴忠,任京民.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困惑與轉向[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3(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