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平
摘 要: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和初中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策略的訓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具備較高的科學素養。在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化學教材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教學可以從激發學習興趣、建立教學的模型思想、理論與實踐結合等方式來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模型思想;理論與實踐
“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想要學生學好一門課程,首先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創設化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學生感到親切的情境、感興趣的情境來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精心設計課堂提問,促使學生愿意學習。課堂提問是師生在課堂交往中的一種重要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獲得教學反饋,有利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模型方法是一種間接認識客體的方法。物質模型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采用物質模型通過新穎、鮮明、強烈的外界刺激來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綜合性的信息傳輸,為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創造了條件。思想模型是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統一,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必要環節。為了認識事物的本質,我們也應自覺地運用各種抽象的思想模型。思想模型的引入,會使學生在頭腦中產生有形的輪廓,這不僅使學生獲得了“感知對象的信息”而且也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基本概念、物質結構及性質等內容。這一過程對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尤為重要。教師若采用思想模型進行教學,將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學生會把模型與其他有關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對消化知識,理解概念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引入學生親身經歷的有趣的生活實例,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例如:鐵為什么會生銹?水垢是怎么產生的?怎樣除去?食用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通過這些生動具體的生活實例,能夠切實培養學生對化學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的興趣和能力。
在有效的時間內怎樣讓學生學習到知識非常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逐步提高教學質量。教無定法,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積極開展化學活動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享受學習樂趣,建立物質模型、思想模型、學習模型,注重聯系生活實際,使教學效率產生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吳金霞.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學園,2013(29).
[2]王祥.淺談初中學生化學學習策略的訓練.中小學教師培訓,2004(2).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