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道路建設的進程。路基是整個道路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道路建設的基礎工程。合理的路基設計是提高道路建設質量,延長道路使用壽命的重要保障,也是滿足我國道路建設各項要求的關鍵舉措。本文主要分析了關于道路建設中路基設計的探討。
【關鍵詞】道路建設;路基設計;探討
道路建設是便民利國的重要大事之一,是人們群眾關注的焦點,對完善道路交通體系,是實現多層次、多元化交通運輸的基礎前提,也是社會主義國家樹立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路基是道路工程建設的核心主體,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道路使用年限、行車安全等。然而現階段,我國道路質量問題層出不窮,路基設計不科學、不合理,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導致路基下沉、道路損壞問題發生。因此,結合我國道路路基的現狀加強道路建設中路基設計的探討,找出提高路基設計質量的措施、方法已經成為我國道路建設的首要任務。筆者結合多年來的道路施工建設經驗,淺談了道路建設中路基設計的幾點思考。
一、道路建設中路基設計的主要原則
由于路基在道路建設中將直接影響到路面承受外力壓力的大小而對道路質量產生影響,因此其設計的科學合理性在道路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想保證其利一學合理性在進行設計時就要依據一定的原則。首先,路基承受著本身土石的自重、路而重力以及由路而傳遞而來的行車荷載,這就需要在設計時保證路基的強度。所謂的路基強度就是指在在行車載荷等壓力下,路基抵抗變形或破壞的能力。只有保證了路基的強度,才能避免路基在外力超過允許范圍時產生變形,引起路面塌陷造成意外事故,影響道路使用。
其次,在設計時還要保證路基的整體穩定性。由于道路建設的環境比較復雜,不同地區的地質存在很大差別。尤其是地質不好的地區,路基的修建可能會加劇原地面的不穩定狀態,從而導致路基的各種破壞現象發生。所以,在不同的地區進行道路路基設計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因地制宜的設計措施來保證路基整體結構的穩定性。此外,一般為了保證路線的平順,在進行路基設計時,對于自然地面低于路基設計標高的地段要進行填筑形成路堤,而對于自然地面高于路基設計標高的地段則需要開挖成路塹。
二、關于道路建設中路基設計的探討
(1)路基橫斷面的設計
道路建設中路基橫斷面的設計主要包括路肩寬度的設計和路基面寬度的設計。其中路肩寬度的設計應同時滿足接觸網支柱的安裝、通信信號設備的安裝、線路標志的埋設、養路機具的暢通等要求。其參數確定主要取決于以卜幾個因素:首先,滿足路基穩定的需要,尤其是侵水后路堤邊坡的穩定性;其次,滿足養護維修的需要;再次,滿足行人安全的需要,符合安全退避距離的要求;最后,酌情考慮路堤壓密及道床邊坡坍落等情況所需的預留空問。而路基面寬度的設計則主要分為直線地段和曲線地段兩大類。對于直線地段的路基,通常為單線選用8.8m,雙線選用13.8m;而對于曲線地段的路基,則按照曲線半徑的大小在直線路基的外側相應增加0.3-0.8m.
(2)路基基床的設計
道路建設中路基基床通常情況卜是由基床表層與底層這兩層結構所構成。少數路基也將其基床表層繼續細分為兩層乃至多層,其每層一般都采用不同的材料及結構形式,主要有混凝土隔熱層、鋼筋混凝土連續板、礦渣混凝土、素混凝土、填土等幾種。另外,因為路基基床表層將直接承受到汽車荷載等作用,所以對于基床表層所采用的材料另外還具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常用的主要有級配碎石、級配砂礫石、級配礦物顆粒以及各種結合材料的穩定土等幾種。
(3)路基邊坡設計
由于大量自然降水對邊坡和坡而的長期沖刷,路基邊坡會形成一道小溝,小溝繼續發展最終會破壞邊坡,造成路而塌陷,從而引發各種各樣的交通事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生產。因此,提高邊坡的耐沖刷性和韌性是解決自然降水對邊坡破壞的關鍵。在道路邊坡建設過程中,要注重邊坡壓實度的設計。壓實度較好的邊坡耐沖刷性強,不易發生路基邊坡坍塌。
(4)邊坡防護設計
假如邊坡的防護不到位,路基容易發生滑坡。因此,加強路基邊坡的防護十分重要。可以在邊坡周圍用水泥和鋼筋修建牢固可靠的網狀防護墻,這樣可以很好的保護邊坡,而且節約修建防護墻的成本;植物對防水土流失、土壤的固定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在路基的網狀防護墻內種上一定數量的植物,以此來加固對邊坡的保護。另外,合理選擇邊坡坡度對路基的防護也很重要。路基的高低程度決定了邊坡坡度大小。若邊坡坡度過大,容易導致路基滑坡等災害的發生;若是邊坡坡度過小,路而寬度不變,會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增加工程量和建設成本。
(5)路基填料的選擇設計
由于填料的液限、塑性指數和粒度不同,可把路基填料分為粘性土、重粘土、粉性土、砂土和砂性土等。根據路基地質情況的不同,對填料的選擇也隨之改變。比如,粘性土可塑性好、透水性差、粘結性較大。在鋪設時可以通過對其做壓實處理,就能建成穩定的路基。粉性土的強度差和水穩定性差,遇水就會變成稀泥狀,不適于作路基填料。砂土強度高、水穩定性和透水性好,但是粘結性小,若與粘性較大的土一起使用改善其粘結性。砂性土因為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質還有合適的粘度是最理想的路基修建材料。
(6)公路路基路而排水設計
路基排水設施的選擇主要依據以下原則,首先是全而規劃,使得整體與局部和諧,其次是要注重經濟性和實用性,再次還要充分的利用現有的有利地形及資源。排水溝的設置應該著重考慮農田用水,根據實際需求可以適當的增大涵管孔徑,從而確保路基的穩定。一般情況下路基的邊溝是不允許作為灌溉渠道的,如果現實條件不允許,兩者必須合并使用的話,邊溝之間的斷而應該盡可能的增大,同時還必須得進行加固,防止水流對路基的危害。在設計階段,充分的調研對路基建設至關重要,重點在于查明當地的地形和水源情況,全而規劃排水系統,統籌路基排水設施的配合。路基的建設要盡量避免破壞天然水源,保護附近山坡,防}卜水土流失,避免對自然溪流和河流的影響。路基排水要考慮到當地的道路和水利情況,就地取材,在考慮堅固適用的情況下,考慮經濟效益。路而結構應該盡量避免水的直接進入,建設良好的排水設施,使得建筑同時承受荷載和雨水共同作用。
(7)加強對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視
重視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的勘察工作,充分應用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勘察結果。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的重點與深度于前期工作中的各階段是不同的,宏觀建設規模與路線走向選取、措施的控制均需要以可行性研究階段的實地地質勘察和初步設計階段的實地地質勘察作為依據;各個工點專業項口設計與具體位線確定均需以施工前設計階段中的實地地質勘察作為依據。后一階段是以前一階段的實地地質勘查為工作開展與深化的基礎的,故而加強地質勘查工作需要重視工作中的每一個設訓一階段。
(8)施工和監理不嚴,缺乏必要的管理
由于政府對道路施工監管的力度不夠,道路建設因此無法保證施工的合同周期和設計。一般說來,無論任何建筑項口的設計和施工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可能做到十全十關。但是在當今的中國,經常出現政府要求公路建設項口比預計的時間提前完成,工地趕工期現象普遍存在。如果這些問題的調整在規范施工所控制的范圍內并不存在太大問題。反之,就會因為趕工期而出現資源配置不合理,建設成本增加,工程建設偷工減料,施工工序不合理,施工安全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工程質量出現嚴重問題。加強政府對道路建設的監管力度,頒布法令,以確保工程質量。同時,還要加強施工人員的思想道德建設,經常辦培訓班,以提高工人對道路建設的認知。
總之,隨著我國對基礎設施投資的持續增加,公路建設事業持續高速發展,在欣喜所取得的矚目成績的同時,也發現了一些質量問題,其中有因施工過程監督力度不足引起的質量問題,也有設計階段考慮不周全而埋下的質量隱患。雖然有些問題亡羊補牢猶未遲,但造成的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卻著實令人痛心。本文僅就設計中應注意的關鍵問題展開敘述,希望能為從事公路設計的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劉強.公路路基設計中常見問題分析[J].價值工程.2010(25)
[2]龔繼銑.論公路路基高度設計[J].科技資訊.2010(23)
[3]馬平安.淺談高等級公路路基高度控制[J].青海交通科技.2009(02)
[4]田洪文,孟雷.公路路基設計高度的探討[J].鐵道工程學報.2007(12)
[5]張忠,劉煒,張春曉.淺議路基設計[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