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麗
摘 要:小學是每個孩子必須經歷的教學階段,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作為小學教師,如何做好小學教育教學工作,關系到一個孩子能否健康全面的發展。尤其是小學低年級,更是為孩子打下一生學習基礎的階段,其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本文從幾個不同的側面簡單闡述如何培訓學生各種能力,做好小學低年級教育教學工作的方式方法,以促進剛進入小學的孩子全面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低年級 能力 發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042-01
在科技進步、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每個人從幼兒園教育開始算起,大部分都要經過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階段的學習生活近二十年的學習生活。而這么漫長的學習生活中,對人的一生影響最為長遠。17世紀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認為,人出生時心靈猶如白紙或白板,對任何事物均無印象;人的一切觀念和知識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跡,最終都導源于經驗。在幼兒園中孩子主要以活動、玩耍為主要學習生活方式,對知識性、紀律性是幾乎不做要求的。可以說,幼兒園教育只是給孩子這張“白板”上劃下了輕輕的幾筆,幼兒園時代是人生最無憂無慮、充滿快樂的時代,也是孩子從愚昧走向知識與文明的起點,幼兒園時代的歡樂是無限的、最難忘懷的,但它不可能永遠停駐,隨著三年幼兒園生活的結束,孩子們無可選擇地下次向一個新的天地,一個更加獨立自主、更加復雜多變的生活天地——小學。進入小學后,對孩子學習知識、遵守紀律、發展思維等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有了質的飛躍,在小學中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將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在小學中養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也將是一生難以改變的。如何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使剛入小學的孩子快速的適應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變,在小學中愉快、獨立、自信的學習生活,成為小學教師,尤其是小學低年級老師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
培養孩子遵守紀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小學低年級老師的首要任務。在幼兒園中,孩子入園時間沒有硬性規定,入園后,孩子首先要進行的是吃早餐,可早可遲;當家長空閑或者孩子鬧情緒不想去幼兒園時,不去上幼兒園是常見的情況。而進入小學后,要求孩子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非無法克服的空難,一般要求孩子盡量不請假,不曠課。這些形式上的轉變,很多孩子都很難快速的適應。作為小學低年級的老師,強制要求當然是一種方法,但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法,因為強制要求,可能會使孩子不僅無法適應這樣的轉變,而且還可能使孩子產生逆反、恐懼等不良的心理。為了培養孩子遵守紀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除了向孩子介紹小學中對孩子的要求之外,最好的方法是通過鼓勵、表揚的形式,使孩子逐漸認識到怎樣做是好的、是被老師和同學所喜歡的,這樣才可以潛移默化的培養孩子的紀律意識,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除此之外,樹立良好的典型,號召其他孩子向表現良好的孩子學習也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
培養孩子課堂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小學低年級老師最重要的工作。在幼兒園中,由于孩子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學形式以活動為主,而且活動中孩子可以隨意走動、說話,甚至上廁所,而且絕大多數沒有量和質的要求。進入小學后,教學形式以班級授課制為主;要求孩子遵守課堂秩序,對教學內容無論是量還是質上都有了要求。作為小學低年級的老師,如果只是簡單的要求甚至批評不遵守課堂秩序的孩子,這不僅不能起到好的作用,而且還會使孩子反感老師,形成心理陰影甚至是失去了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更重要的是,由于小學教學班中人數較多,而六七歲的孩子本身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當孩子無法達到要求時,老師去批評孩子,可能會像打地鼠的游戲一樣,制止了這邊那邊又亂了,制止了那邊這邊又亂了,這樣不僅顧此失彼,而且浪費了大量的經歷在維持秩序,那教學目標、任務也就無從談起了。因此,在低年級的教學活動中,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把教授的知識盡可能的形象化、趣味化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度過課堂教學的四十分鐘,循序漸進的使孩子養成課堂學習的習慣。
鼓勵孩子大膽與人交往,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在幼兒園中,有些孩子與小朋友稍有矛盾就打鬧或者找老師告狀,或者今天與這個小朋友好明天又不好了;有的孩子,由于各種原因,在幼兒園中不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有些孩子在家里、在幼兒園都以自我為中心,任性、傲慢,不合群。小學是一個更加獨立、自主,更加復雜多變的生活天地,培養孩子樂群、戀群,學會交往、善于交往,具有良好的個性,對幼兒愉快、成功地開展新的生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品性,促使孩子成功與同伴交往的基礎,也是小學低年級老師必要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我常通過一些有趣的故事、榜樣、游戲等培養孩子真誠、善良、熱情、守信的良好品質。另外,常要求家長們多讓自己的孩子與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往,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廣泛結交伙伴,使孩子們得到愉快的同時,成為一個樂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實際上,當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后,需要適應的環境和要求還有很多,由于一些小學低年級老師只注重教授知識,或者簡單的以要求大孩子的方式方法要求剛入小學的孩子,所以這里只是粗略簡要的提出一些比較重要而又常常被忽略的問題供所有從事小學低年級教育教學工作的老師參考。由于孩子的心理、生理發展的原因,使小學低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具有復雜性、創造性,也正因為這樣,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特別是低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需要老師有比其他老師更多的愛心、耐心、恒心、決心,大膽創新,以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培訓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秋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實現有效的提問[J].成功(教育),2012(24):63.
[2] 林佳華.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性提問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2(07):116.
[3] 馮小平.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途徑[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S2).
[4] 朱凌云.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新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S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