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嘯+劉建珍
摘 要: 通過對園藝主干課程教學中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和課程考核的探索,提出了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圍繞課程內容采用來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運用綜合測評的考核方式,激勵和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與創新精神,同時,激發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 園藝專業;課程教學;踐行
Abstract:The explo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educational reform was raised through pondering of Horticultural main-specialized course in the teaching course content, the teaching method, the educational model and the curriculum inspects. It included such some contents: selecting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according as talented person's request unde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inciple aim of running a school for this college, adopting the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educational model by the curriculum content, raising the study interest of students, enhancing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effect, encouraging and raising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consciousness and the innovation spirit by Using the synthesis evaluation inspection way, simultaneously, stimulating the teacher to enhance the synthesis quality.
Key words:Horticultural speciality;Curriculum teaching;Practice
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我國高等教育正進行著全面地、深層次地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和就業市場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對學校來說,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全面發展的學生,在學習能力、辦事能力、評判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都獲得極大的提高;對用人單位來說,期望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比較專業化;對學生來說,在乎自己走出校門后,能很快地被社會所接受,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對教師來說,以往的知識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與社會人才要求不相符了,必須通過改革來保證教好課,學生學好知識和技能;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而實現共贏。
園藝專業的主干課程有《園藝植物栽培學》、《園藝植物良種與繁育學》、《園藝植物育種學》、《園藝植物病蟲害防治》等。它們內容多、知識性強、涉及面廣,是實現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精專業、高素質、強能力、創新型”園藝專業復合人才的基礎 [1,2]。
通過十幾年來的專業教學,我們深刻認識到,教師是學生正確學習與生活的引路人;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傳授專業知識,還得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獨立的評判思維能力和積極的創新能力,以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因此,如何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和方法,培養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創造輕松有軼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們愿學、愛學,真正學有所得,是值得我們探討的課題。
一、教學內容應順應時代要求
課程教學內容一方面來自于統編教材,一方面來自于專業前沿信息和教師自身的科研成果與經驗。教學內容選取的原則是以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和院校自身的辦學宗旨為依據。因為每個學校定位不同,培養目標不同,生源不同,學時不同,選取的教學內容就不一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以精、新、高為目標來改革專業課程內容。如整合和調整幾門專業課程內容,把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相同的課程直接整合到一門課程中,以避兔課程內容的重復。保持一定的基礎理論教學內容,增加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實踐教學,對主干課程中不適應當前學生接受的內容,減少其課堂學時,壓縮其課堂講授內容,增加其專業實踐課和生產實踐課,并拓寬實踐課程內容。以此形成園藝專業主干課程既符合培養方案要求和社會不同層次的需求,又能體現園藝專業特色的教學內容。
二、教學手段、方法應不斷變化,與時俱進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課堂教學手段也在不斷變化。由過去的粉筆字板書、掛圖、幻燈片等發展到現在的PowerPoint、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3]。采用多媒體教學能增大信息量,且直觀生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同時能增強教師駕駛課堂的能力,更加靈活地控制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隨意切換、跳躍、暫停教學信息,以便觀察學生的反應后再講解。如對花芽形態分化過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一些圖片展示使學生了解了各個花器原基形成特征,這對全面掌握花芽分化具有很大的幫助。多媒體教學也可在教師上新課之前進行一人一題的測驗,能提出許多問題和節省大量時間;同時也督促學生課后復習,有助于知識的掌握和下次課的講授。但同一課程的講授過程中教學手段不能一成不變,應有變化。
園藝專業主干課程的內容繁多,理論性很強,同時又與實踐緊密結合,有的內容深入到微觀結構領域。因此,教學方法也應不斷更新、不斷優化,以適應課程發展的需要,滿足學生迅速掌握知識的需要和提高教師執教能力的需要。以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為了節省時間,往往采用灌輸式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照本宣科,簡單羅列知識;學生也只能機械地跟著教師的講授內容走,出現老師走,學生忘的普遍現象。現在靈活運用一些教學方法,特別是新的教學方法如啟發測驗式、討論互動式、移動情景式等,極大地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好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可以做到灌輸與啟發式教學的統一,系統性與跳躍式教學的統一,一般與重點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課堂教學與自學的統一,掌握專業知識與運用專業知識的統一,學生認知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統一。
三、教學模式應適應主干課程的特征
教學模式也是隨著教育的發展而發展,依據不同課程的性質而形式多樣。大體有自學—指導—檢測教學模式、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目標—導控教學模式、純課堂教學模式、課堂—實踐教學模式、課堂—實踐—科研教學模式等等[5,6]。如今,園藝專業主干課程采用課堂—實踐—科研活動的教學模式效果顯著。這種從理論教學到實踐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實踐教學到科研活動教學,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科研動手能力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教學中,傳授知識的同時,選擇適當時期向學生提出研究課題,并簡要說明試驗設計,號召有興趣的學生在課余時間開展科研活動。當然,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科研活動中,應經常過問試驗進展情況,指導或解決學生無法自己解決的問題。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使傳授知識與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動手結合起來,把學生自學與老師個別指導結合起來,既保證了教學效果,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維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個性和能力也被充分展示。最終達到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技能,提高素質,培養人才的教學、教育目的。當然,這種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要求教師具有精深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還要具有廣泛的實踐經驗、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我們體會到,教師只有精通本學科的基本理論,掌握了本學科的新成就、新成果、新動態,就能在專業課堂上深入淺出地、游刃有余地講解,就能及時地解決學生實踐與科研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四、課程考核應簡捷合理,操作性強
課程考核是督促學與檢驗教的有力法寶,能較好地評價出課程教與學的效果。課程考核辦法有一次性考試、綜合測評、實踐操作、調查報告、課程論文等方式。園藝專業主干課都是理論性與實踐性均較強的課程,我們在檢查學生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程度時采用綜合測評的方式。基本理論知識的考核采用閉卷考試,考試成績只占總成績的60%。實驗操作能力的考察以課程實驗后的作業來衡量,其成績占總成績的20%。實踐、科研能力的考察以解決實際問題的多少來衡量,其成績占總成績的20%。這種綜合測評考核方式,能較為公正、全面的評價每一位學生知識面、潛力和創造力;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又能如實地反映學生對該課程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這種考核方式還有助于學生在整個學期中維持十足的學習動力,消除平時不學,只在考前1周來突擊的現象。
綜上所述,社會發展和人才市場推動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重點是教學改革。而教學改革必須把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院校辦學綜旨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取得實際效果。園藝專業主干課程的教學改革與踐行只有順應社會發展潮流,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體現教學改革的深度和力度。
參考文獻
1 車樹理.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西北職教,2008(09):52,57
2 劉瑞祥.地方高校遺傳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長治學院學報, 2010,(02): 65-67
3 胡良成等.高職《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0(01):63-66
4 柳李旺.等.實施SRT計劃,加強園藝專業學生科研技能培養[J].中國農業教育,2005,(2):53-54
5 馬兵鋼等.關于園藝專業本科實踐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