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
[摘 要] 當前,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財務管理意識薄弱,缺少高素質的人才。其原因民營企業內部規章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員缺乏危機意識,財務人員管理技能較差。改進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方式,應實行企業財務制度轉型,擬定健全的財務體制;多渠道打通融資項目,化解融資困境;掌控籌資運行,防范籌資危機;優化民營企業投資活動,防止企業財務危機。
[關鍵詞] 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現狀;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model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canno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 The management awareness of the enterprises is weak and they lack qualified financial employees. In these enterprises, the intern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complete; administrative staff fall short of crisis awareness; management skills of financial staff are poor. Private enterprises should improv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approach by establishing a sound financial system, broadening financing channels to overcom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preventing financing crisis with tight control of the operation, and optimizing the investment activities to avoid financial crisis.
Key words: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financial management, status quo
一、現代社會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狀況
(一)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當前,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無法跟上時代腳步,不論是在財務管理思想上,還是在財務管理模式上都是相對落后的。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是集中財務所有權以及經營權的一種管理體制,企業的經營者即商品交易的投資人。對此,企業領導人員將企業的管理系統分別劃分為對于生產部門的管理以及營銷部門的管理。對此僅將財務管理理解為單純的會計核算,財務僅起到事后反映與事后監督的作用,沒能實施事前參與經營、始終控制經營的職能,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企業財務的預測工作、審查的實施工作,使企業管理者無法在企業內部實行有序的財務管理制度,使企業喪失內控機制。
(二)民營企業中財務管理意識薄弱
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沒有強烈的財務管理意識,管理機制不健全。財務風險管理是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薄弱環節,也是企業成長過程中常發的風險危機。對此,企業管理者對財務風險的警示能力有待提高。因為在民營企業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普遍存在著綜合素質偏低的情況,對將要發生的財務危機無法及時警覺,通常會給企業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
(三)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缺少高素質人才
在民營企業中,普遍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員。首先,大多數民營企業的創始人是由過去的城鎮個體戶、農村專業戶及一些辭去公職的人員發展而來,相當一批人文化素質偏低,無法掌握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和經營方法。其次,大部分的民營企業,管理層人員都是由家族內部成員擔任,因此企業內部的管理體制比較薄弱。再者,由于員工的“忠誠”是民營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內容,所以即使是高素質管理人員,但與民營企業管理者不存在任何親近關系,也是無法擔當大任的。而與企業管理者有親密關系而且能夠擔當重任的人員通常又沒有經過專業化的管理培訓,缺乏管理經驗。
二、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不善的根源
(一)民營企業內部規章制度不完善
在民營企業經營活動中,企業內部沒有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健全的內控機制,會計基礎薄弱,各管理層中沒有明確的職權分配責任意識,打破了企業穩定的運作秩序。同時,企業管理人員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主人翁的地位,管理意識薄弱,普遍存在重銷售、輕理財的現象。從而在民營企業實際運作中,即使有充足的財務管理資源,財務管理機制也無法得到有效利用,無法發揮其實際意義上的效能,這使企業的內控制度受到一定程度的牽制。
(二)民營企業管理人員缺乏危機意識
在民營企業組織構建中,因為聘用的大部分是家族內部成員,沒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多數情況下缺乏企業危機意識。民營企業的裁判權、決定權大多掌握在企業的家族成員手中,而對于企業重大的經營決策方案則是由企業主自己進行裁決。因為決策者缺乏財務素養,使決策方案的整體質量提不上來,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健康的運行發展。
(三)民營企業財務人員管理技能較差
民營企業中財務人員缺乏良好的財務管理能力。一是在民營企業管理中聘請的人員一般是家族內部成員,企業團隊大多由家族人員共同構建而成,因此缺乏系統財務管理技能,缺少雄厚的財務背景。二是民營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者通常只受命于企業經營者。這會讓企業財務管理者得不到真實的財務數據,使其不能在正常的財務管理范圍中,對所能掌握到的財務信息進行系統分析。三是在民營企業經營活動中,企業經營者通常難以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入職前培育,使企業內部會不停地更替財務人員,不定期的人員流動會影響企業財務核算質量。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擁有新興的財務管理技能,在企業內部也是無法得到有效利用。
三、改進企業財務管理方式的有效措施
(一)實行企業財務制度轉型,擬定健全的財務體制
在民營企業財務管理運行中,企業應積極融入到現代化財務管理模式中,優化金融體制,迅速地對傳統金融體系進行轉型,從宏觀市場經濟發展方向以及社會政治制度體系全方位地考慮民營企業發展道路,為民營企業未來的信用建設指引方向,構建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財務策略。這要求企業管理者應具體做到:第一,提高民營企業主、財會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及綜合素質,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提高財務工作質量;第二,創建企業擔保機制,建立企業信譽;第三,設立民營企業獨有的風投機制,如風投基金或者是風投公司等;第四,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民營企業信用訊息歸納入檔;第五,創設規范化的信用中介公司,為民營企業的經營搭建專業化的信息服務平臺,健全相關中介信用法律法規,給中介機構的日常工作賦予一定的法律責任;第六,構建民營企業信用激勵以及懲治體制,定期地對民營企業的信用工作進行考核,積極防止民營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失信行為,在大環境中加強民營企業信用風險管理。
(二)多渠道打通融資項目,化解融資困境
在民營企業經營活動中,開通多渠道的融資項目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有效地為企業解決資金困難的問題。對此,企業財務人員應做到:第一,創建民營企業運行中的信用體制。企業的成長發展與企業內部信用體制是存在緊密聯系的。企業內部應在完善自我信用機制的基礎上,增強企業風險管理意識。通過健全企業信用模式,從整體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第二,使用權益融資模式。就已經發展成熟的民營企業而言,可通過權益融資模式來幫助企業開通融資渠道,在規避企業財務風險損失的基礎上,使企業資本流通向合理、科學的方向運行,從全局上增強企業綜合競爭能力。與此同時,民營企業應在自身內部組織中,有效劃分產權關系,對企業內部產權結構進行深入探討,全面治理企業財務建設中的漏洞。
(三)掌控籌資運行,防范籌資危機
民營企業的籌資活動,即企業開展日常經營活動的第一步,不完善的企業財務管理機制會分化企業財務使用效率,在不斷的深化發展中逐漸演化成為籌資危機。針對解決民營企業籌資危機的措施:一是綜合研討企業所能獲取利益的空間;二是理性把握借貸企業是否擁有償還債務的能力,判定該企業是否守信;三是全方位研究民營企業資金構造;四是探究企業內部資金分布格局;五是持續性地研究企業未來發展動向。
(四)優化民營企業投資活動,防止企業財務危機
在民營企業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或多或少的會遭遇不同環境下的財務危機。有效避免民營企業財務危機,對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起著相當積極的作用。具體而言,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目的即全面掌控企業財務風險根源,積極檢測企業財務風險機制,開展合理的防治措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發展。對此,企業應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第一,企業財務發展探測。系統控制企業資金投資模式,為企業運作準備充足的資金。第二,全方位研究企業收益質量,健全收益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第三,建立財務分析指標,創設穩定的財務預警機制。第四,依據企業運作情況,采用適合企業發展的投資模式,防止企業投資風險的產生。
[參 考 文 獻]
[1]楊劍鈞.民營企業中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ERP應用研究[J].中國商貿,2011(36)
[2]李嵐.新形勢下加強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途徑分析[J].中國商貿,2012(15)
[3]張艷新.從財務控制角度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J].時代金融(下旬),2013(9)
[4]楊思靜,左芊.淺談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商貿,2011(6)
[5]杜娟.不完全契約在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務與金融,2011(2)
[責任編輯:王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