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芹
【摘要】眾所周知,會計的兩大職能是核算和監督,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財務制度改革越來越規范,隨之對財務工作和財務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這樣的職能已不太適合企業戰略發展的需要。因此會計人應轉變觀念,從埋頭苦干,只管拉車,從不看路的思維模式轉變出來,實現會計人生完美蛻變。
【關鍵詞】核算監督 經營管理 團結協作\
隨著技術進步和全球經濟的發展,企業競爭的方式和商業運作模式發生了很大轉變,以創造價值為核心的高素質會計應用成為大勢所趨,暨新經濟形勢下,會計職能的轉變。如果說以前會計追求標準化、規范化的話,那么現代會計更需要德才兼備全能型。雖然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經營模式,但在提高會計業務水平方面,能挖潛到共同點——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為社會創造財富,與同事之間精誠團結,與部門和諧共處。這就是本人對會計人員素養新解。
一、認清形勢,及時掌握最新的信息
如今,世界正在大步邁入信息化社會,及時掌握最新的信息對個人、企業的發展和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對企業而言,信息對企業生產決策的影響是巨大的。掌握最新信息,企業的管理者就能根據這些信息制定出適合企業發展的經營決策,而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和員工的命運。在2008年9月15日上午10點,擁有158年歷史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消息瞬間傳遍了世界。而此10分鐘后,令人費解的是一向以工作認真辦事嚴謹的德國國家發展銀行居然按照外匯掉期協議的交易,通過計算機自動付款系統,向雷曼兄弟公司即將凍結的銀行賬戶轉入了3億歐元。3億歐元呀!銀行的首席執行官、董事長、董事會秘書以及其他高管人員,對與自己直接有業務往來的雷曼兄弟公司關注不夠重視,以至于不能在第一時間內掌握該公司已經申請破產保護的情況,未能及時作出決策撤銷交易,而是按照協議約定繼續轉賬,使銀行蒙受了巨額損失,公司形象、員工利益受損,被輿論界指責為迄今為止“最愚蠢的銀行”。
因此,會計人員能夠掌握與企業生產息息相關的第一手信息并及時告知企業決策者,分析企業生產的大環境,從而對企業的經營目標、經營手段、經營方式作出正確的決策,引導企業走持續發展健康之路。
二、與時俱進,實現角色的轉變,為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參考
財務人員不應只是每天忙于收集賬單、制作憑證、審核、記賬、編制報表等工作,還需要對財務報表所列示的數據精細加工,進行對比分析。因為企業的投資人、債權人、經營管理者、政府機構及其他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人需要從報表中獲得對自己有用信息。他們使用財務報表出發點不同,需要的信息迥異,對于單位經營管理者而言首先關注企業經營成果,利潤指標完成情況如何,可高管更愿意看到與決策攸關的有利信息和不利因素,還要通過數字變化了解企業資產增減變動情況,數字是直觀的,不能具體說明生產經營變化,這需要會計用詳盡的文字復述資產、負債、權益三者關系,充分領會管理者需用的資料,為其提供真實可靠分析。
對債權人來說,最關心的是了解企業償債能力。雖然資產負債表反映了企業在特定時點的財務狀況,是經營管理活動結果的集中體現。但說明企業償債能力的資料在資產負債表中沒有直接列示的數據,那么,會計人可以利用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項目和負債項目的金額進行比較,計算出短期償債能力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計算出長期償債指標: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利息保障倍數等財務指標,從而使債權人清楚地了解企業的償債能力。
財務報表通過類似這種具體的分析比較,可以全面深刻地了解一個單位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情況,正確評價經營成果,促使該單位制定出有效的改進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促進生產經營正常發展。因此財務人員應該逐漸實現角色轉換,為管理層做出有價值的分析和提供有建設性的建議,在為企業做出貢獻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素質。
三、團結協作,溝通與協調
會計人員在完成某項工作時,往往需要的不單是業務能力,而是多種能力的組合。各種能力的綜合,構成會計人員業務勝任能力,是衡量會計人員在會計領域認識能力和操作能力所達到的水平。財務工作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接觸,尤其是基層單位的會計,上至領導,下至事務員及老百姓都要打交道,財務部門與其他科室之間還避免不了有業務往來,怎樣處理這些工作關系呢?
第一,要加強與上級主管部門和監督部門的溝通。財務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和相關審計部門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當遇到國家宏觀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及會計政策變更時,更應主動加強聯系,增進相互之間的理解,工作才能取得上述部門的指導和幫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強化服務理念,作好文明窗口。同事之間工作上要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遵守制度,堅守職業道德,誠信為本,維護各自的信譽。對來辦事的同志要熱情服務,多提供方便,不能辦一定要講清原因,不得隨意指責和批評他人。待辦事情都要給對方回音,把同事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去辦,要做到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如果在工作受點氣、受些委屈,這需要我們站得高些、看得遠些、想的深些,說到底是要有度量。古人說:人要有氣質、要大氣。大氣就是胸懷,心里要能擱得住事,容得下人。對紛繁復雜的事情應當細思心量,尋找好的切入點,把握好平衡點。
最后,當你工作中遇到急事,能夠靜心思考,然后不急不躁的把事情敘說完整清楚,有條不紊處理完畢,會給你的上級和同行留下成熟穩重的良好印象,從而增加他人對你的信任度。
四、結束語
要想有地位,必須有作為。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如果你每天只會往返于銀行交款提現,那只能算是出納,稱不上會計。會計是新興經濟體發展的弄潮兒,能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可用數據的會計,是個稱職的會計;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保守本行業機密,為企業創造剩余財富,保證企業價值最大化,保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才是新時代的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