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丁
摘 要 “開放式”科學教育理念,即是學生可自由選擇的科學教育。高職院校的學生絕大部分的課外活動都局限在校園范圍內,這就對課外 “開放式”科學教育的實施和設計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闡述了作者在實踐中梳理總結了在這此背景下,實施開展“開放式”科學教育的方法策略、成效以及不足之處,為在高職院校實踐科學教育工作提供一點參考。
關鍵詞 科學教育 高職學生 科學素養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Establish Open Science Education Concept and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Vocational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WANG Yiding
(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00)
Abstract "Open" philosophy of science education is that students can choose to accept the freedom of science education. Most of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confined to the campus, which the curricular implementation and design "open" science education proposed new requirement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ummed up in practice in this sort this context,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o carry 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n" science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deficiencies, provide a reference point for the practice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science education; vocational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科學素養的內涵可歸納為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技能和科學觀念三個維度,是構成人整體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①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有利于高職學生提高生產技能和生存能力,有助于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加強科學教育,促進高職學生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
一直以來,高職院校的科學教育過于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多以“填鴨式”的知識傳授為中心;教育地點也多固定在教室里;過分強調了教師的作用,扼制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與潛能的發揮,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科學素養的提升。②
“開放式”科學教育理念,即是可自由選擇的科學教育,它與科學教育基礎課程銜接、組合成完整的科學教育體系。“開放式”科學教育強調在課外學生自由選擇接觸科學知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可以選擇感興趣的客觀現象或科學知識進行研究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其個人的科學素養得以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開放式”科學教育并不是“放鴨子”,老師撒手不管,相反,它要遵循嚴格的教育設計來實施。高職院校學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里度過的,這便局限了課外進行科學活動的范圍,故只有充分地利用校園資源來開展“開放式”科學教育,才能使學生在有限的活動范圍內,接受最大化的科學教育。
1 高職院校中實踐“開放式”科學教育的方法策略
1.1 設置“奇思妙想”箱,定期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向
“開放式”科學教育,是學生作為主體進行自由選擇的教育模式。學生對哪些知識感興趣,對哪些現象有求索的欲望,這些都是我們教師應該要掌握的第一手資料。我們學院在飯堂處設置了一個“奇思妙想”箱,學生有什么好的科學發明想法、對某些科學現象提出的疑問等等都可以投入這個箱中。我們定期會組織評選活動,設置獎項獎勵“點子”特別好的學生;也對有較多學生關注的科學現象做出解釋,同時,我們還會提出一些引導學生去探索該現象的方式方法。學生的想象力是不可估量的,形形色色的想法層出不窮。小到“護肝解酒飲料”,大到“癌癥治療康復系統”等等,應有盡有。對于一些有可操作性的想法,教師會把它們篩選出來,對學生給予一些輔導和幫助,讓學生可以親手實踐他們的想法。
1.2 “開放”的藥用植物園迎接同學們的到來
我院的藥用植物園作為廣東省青少年中藥科普教育基地,內栽培了豐富的藥用植物。它對弘揚祖國傳統中醫藥文化,普及中草藥知識,培養青少年對中藥學、植物學的興趣都產生了極大的作用,亦是我院科學教育的重要場所。
1.2.1 開辟學生自己的實驗地
在藥用植物園一隅,我們整理出一塊10平米左右的空地提供給學生,作為他們自己的實驗地。在老師的協助下,學生們可以在地里種上自己喜歡的一些常見的中藥材。放學后,晚修前,學生們有時間就會來打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過程中,他們會碰上許多栽培上問題和疑惑,這個時候他們會主動地向教師請教,也會到圖書館翻查資料。同時,他們也會嘗試用GAP認證標準來對自己的栽培過程進行評價。這樣,不但提高了他們的技能水平,也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③
1.2.2 設立問題牌
我院藥用植物園有藥用植物隸屬129科,281屬,600多種。每種植物的典型特征都是具體可見的。我們便在一些典型的藥用植物旁,安放了寫有我們設置的具有引導性問題的牌子。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觀察的同時,也可以思考、挖掘背后包含的客觀規律。比如,在見血封喉旁寫的問題是:“見血封喉的藥用成分是什么?把它用于制作肌松劑的機理是什么?”學生對這些設置的問題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時常駐足思考,久久不舍離開。我們盡可能時常更換新的問題,保證能持續引起學生們的關注。endprint
1.3 因地制宜,借助學校有利條件組織主題科技活動
我校坐落在鳳凰山山腳,校園內經常可以發現鳥類的蹤影。根據這一有利條件,我們組織了觀察鳥類主題科技活動。主題活動包括了三個方面的內容:(1)制作鳥舍,給鳥兒一個溫暖的家。學生制作的鳥舍既考慮到科學性,也表現出創新元素。(2)調查校園鳥類多樣性。經過全年的觀察,同學們發現并記錄了在校園內駐足的鳥類達32種之多。(3)聽聲辨鳥。經過反復的比對,歸納總結。許多同學已經可以清晰地分辨幾種常見鳥類不同的叫聲。
主題科技活動不用拘泥于是否符合學科教學的需要,應開放地讓學生與科學知識親密接觸。在活動的氛圍與背景下,學生能夠鍛煉科學的思維方式、增長科學知識,掌握更多的科學方法和技能。學生的科學素養也將會得到更好的提升。
2 取得的成效與存在問題
2.1 科學教育取得的成效
通過大力開展課外“開放式”科學教育,學校每一位學生的科學素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在校園內,形成了很好的科學文化氛圍。
隨著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大家報名參加各項科技競賽的熱情高漲。這幾年來,我院學生參加了多項技能競賽,獲得了不俗的成績。我院參賽團隊在第十三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以《食用油安全速檢系統》作品榮獲全國三等獎。
2.2 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課外“開放式”科學教育的普及面還有待增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宣傳發動工作力度不夠是主要原因之一。宣傳發動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我們宣傳一般通過海報,廣播站的廣播,力度還是不夠。宣傳工作應該落實到各個二級學院甚至各專業班級,增強宣傳發動的實效性。
3 結束語
作為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開展科學教育時,首先應該轉變觀念,要樹立起開放式的科學教育理念。不要使我們的科學教育只局限于課堂的學科教育之中,讓學生們走出課堂。校園資源是豐富多樣的,我們應該把它們充分利用起來,現今挖掘的資源還是太少。我們下一步工作重點是,群策群力,多角度去嘗試把更多的校園資源運用于學生“開放式”科學教育之中。使高職院校的科學教育活動更能適應學生的需要,不斷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
本文系廣東省醫學科研指令性課題:《廣東省衛生職業教育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課題編號:C2011002)的前期研究成果
注釋
① 鄒穎.高職學生科學素養現狀與促進策略研究[J].職教通訊,2013(28):28-34.
② 余翔,段衍萍. 高職科學教育與科技場館的有效銜接[J].中國成人教育,2013(9):96-98.
③ 顧長明.科學教育“做中學”項目實施中面臨的問題及分析[J].教學研究,2011.7:84-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