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洋
摘 要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作為計算學科在我國眾多高校而開設的主要專業。針對目前我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教學與人才培養的現狀。提出以轉變教學觀念、考核方式、雙語教學、培養特色教師四個方面的課程教學改革措施,同時在人才培養方面,提出“應用型”人才的辦學方向、校企聯合等措施來完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關鍵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課程教學 人才培養 雙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Talent Training
LIU Xiaoya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Abstract The major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computing subject is the main professional in many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In view of the present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the status quo of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and talent training, change teaching idea,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assessment, bilingual teaching and develop characteristic teacher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At the same time in terms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school orient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and school enterprise training are proposed to perfect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scheme.
Key words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talent cultivation; bilingual teaching
1 計算機類專業教學現狀
由于現在很多高校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的專業設置存在一定問題,如:學校里的計算機類的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相脫節。專業知識相對陳舊,缺乏與時俱進的課程體系。所以相應的問題就會逐漸浮出水面:
(1)基礎知識水平不一。很多一般本科院校中,其中有一部分學生來自貧困的家庭,而部分來自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的學生對計算機接觸較早。就計算機操作能力上面而言,有的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強甚至超過部分教師。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不同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計劃,這將對教師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2)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專業需求之間的矛盾。由于計算機類專業的快速發展,社會中相關先進技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而高校的理論課的設置一般會相對滯后一點。高校要想自己培養出來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人才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則在設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課程內容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動手能力。
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
2.1 轉變教學觀念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快速發展是令人震驚的,社會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類的優秀人才需求量也是巨大的。我們高校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相應的動手能力。要注重課程設計,多增加實驗課程,因為現在好多學生對講授理論課程不是很感興趣,要是能夠用做實驗的方式來講解,則效果會好的很多。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驗課上都應該采取小班上課的方式,這樣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效果會有一個保障,同時要教會學生相應的學習方式,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強調實驗是對理論知識學習效果的一個驗證。
2.2 改革考核方式
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是對所講授的課程重要知識點進行理論課考試或者實驗考查。現在的考核方式應由知識點考核向個人綜合能力和素質考核轉變,這樣就可避免學生“學了后面忘記了前面”的現象。
2.3 實施雙語教學
雙語教學作為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作為我國眾多高校開設的主要專業,肩負著培養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并具備軟件開發等計算機專業技術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2.4 培養有特色的計算機類教師
正所謂名師出高徒,所以一個好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這就對我們高校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背景,還要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還要具備很強的科研能力。因此要培養一批具有特色的專業教師隊伍是個關鍵;教師隊伍是否有特色,直接決定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否也具有特色,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先進的教師隊伍一般都會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工程經驗、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良好的教學水平。同時先進的教師一定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正所謂德才兼備,教師的德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
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探討endprint
3.1 樹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方向
“科研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是兩種不同的培養目標。“科研型”人才注重科研能力的培養、強調創新能力,通過科研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用型”人才注重實用性,強調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在我們一般本科院校中,在兼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的同時,要努力向“科研型”人才培養方案方向發展。
3.2 通過校企聯合強化學生專業基礎訓練
在制定教學計劃中,可以實行理論+實踐的方式來進行。因為我們培養的畢業生最終是要走向社會,所以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可以提前讓他們接觸社會、感受社會,了解社會需求,這樣就會有針對性地學習。例如可以在學校學習一年,然后去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實習一年,繼而再返回學校學習二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
3.3 企業參與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
在新的教學計劃模式中,中間的一年,是以在公司貨企事業單位實際鍛煉為主。讓學生明白社會中真正需要什么樣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的人才,這樣他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學習。避免所學知識與社會需要相脫節的矛盾。
4 結論
本文基于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的認識,探討了本專業的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教學過程中,不但只是將知識傳授于學生,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創新素質。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上,可以從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考核方式、實行雙語教學、培養特色教師等方面進行改革,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式上,可以從樹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方向、通過校企聯合強化學生專業基礎訓練、企業參與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等方面來進行改革,努力打造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專業特色。
參考文獻
[1] 于金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特色專業建設[J].計算機教育,2011.10:17-21.
[2] 朱勤,顧翔,邵浩然.地方院校計算機專業雙語教學探討[J].計算機教育,2009(19):86-88.
[3] 熊曉波.淺談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問題[J].教學研究,2012.8:93-96.
[4] 宮潔,趙菲,凌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探索[J].電子測試,2013.9:172-173.
[5] 張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信息與電腦,2010.2:223-224.
[6] 王忠民,王陸海,韓俊剛.行業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1(3):4-8.
[7] 張敬偉,趙嶺忠,林煜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思考與探索[J].課程教材改革,2013(240):6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