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榮+唐艷飛+朱艷
摘 要 高等教育的任務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做人,做怎樣的人,這同時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面對新時期的新形勢,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進行創新發展,提出適合新時期的新思路,使之更加契合當代學生的特點以及時代的特色,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最大程度上得到發揮。
關鍵詞 新時期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創新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New Ideas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New Era
YANG Shurong, TANG Yanfei, ZHU Yan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Liupanshui, Guizhou 553001)
Abstract Mis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just for students to learn how to learn, more importantly, to learn how to behave, what to do, and this is also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eed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new ideas fit the new era, to make it more fit contemporary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improve students' self-motivation to learn, so that make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et to play to the maximum extent.
Key words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1 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 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而忽略社會價值
近年來,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過于重視自身利益,從而造成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局面,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注重的是自我的意識、選擇、設計等,對個人價值的實現過于重視,從而忽略了其與集體價值、社會價值的關系。而個人、集體、社會三者關系協調發展作為價值觀的核心內容,成為當代大學生忽略的主要內容,個人價值作為三者整體的一部分,其實現與否不僅僅意味著自身的完善和發展,而是一切社會關系總和實現與否的綜合體現。當代大學生對個人價值的理解和判斷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很多學生推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理念,這種以個人為中心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侵蝕著大學生固有的思想和理念,以致大學生面對兩者的沖突和矛盾,不知道該注重個人價值還是社會價值、不知道該注重奉獻還是取得。
盡管大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尚且沒有形成完整系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是他們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對世界、人生和價值產生了一系列比較主觀的思想和認識。加之近年來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網絡技術迅速覆蓋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各個領域,大學生在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也面臨著網絡上的多種信息,其中不乏社會不良思潮以及不利于大學生身心成長的暴力、黃色信息,這些信息在潛移默化中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誤導,同時也阻礙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不利于教育實效性的實現。如當代大學生對一些英雄人物的看法和觀點已經產生歪曲,非但不會產生敬佩的心理,反而會對其進行嘲笑。為了轉變大學生的現有思想觀念,使其面對新時期的新形勢,能夠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正確的價值取向,高校應該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能夠跟得上時代的步伐。
1.2 個人價值在實現過程中存在矛盾和沖突
一方面,當代大學生大多都會對自身有較高的期望,對自身的定位較高,在沒有經歷足夠挫折和困難的同時,認為什么事情都是非常容易的。加之我國現階段不完善的就業機制以及社會上諸多不良風氣的影響,大學生在追求個人價值的過程中,過于心高氣傲,把什么都想得很簡單,希望實現自身價值卻不想付出努力,大學生對自身定位存在偏差就是由這種現狀造成的。另一方面,大學生在追求個人價值的過程中缺乏理性,常常按照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做事,加之大學生在價值判斷方面缺乏對價值認識的基礎,因此在把握自身理想和社會關系的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他們一方面沉浸在自身虛構的理想人生中,另一方面還要面臨現實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再加上缺乏追求的精神和信心,就特別容易產生在實現個人價值和價值判斷等方面的不良情緒。簡單地講,就是大學生想實現個人價值,但是面臨現實生活的困難和挫折往往會進入以自我為中心的誤區。
1.3 價值取向模糊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經濟、文化以及人們的價值取向和價值判斷都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勢必會造成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呈多元化發展,這就容易造成大學生的價值取向過于盲從,不知道該選擇何種價值判定標準。隨著改革開發的深入,西方的文化逐漸流入我國,多元化文化的發展和壯大使很多大學生認為西方的價值觀標準就是他們現階段要模仿和推崇的對象,再加上一些大學生思想中殘留的我國傳統的價值觀判定標準,長久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導致對價值觀判定的盲目選擇和推崇,從而使其陷入價值取向趨于盲目化,不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和發展。endprint
2 新時期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2.1 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正確性
當代大學生面對繁雜的信息,缺乏對信息的篩選和判別能力,為了引導大學生提高信息識別和判斷能力,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是要確保教育內容的正確性和科學性,引導學生將這些教育內容作為信息判斷的依據和基準,降低不良社會思潮和不良信息對大學生的影響程度。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有專門的思想政治教師將我國的國家政治體制以及在其引導下的政治觀和政治思想灌輸給大學生,在正確分析我國當前社會主義政治體系的前提下,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2 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
教師作為受教者的引導者和學習氛圍的營造著,對受教者的影響較大。要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可以從兩個方面出發:提高師資隊伍質量和加強資源設備。教師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者和引導者,其自身首先要擁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道德素質。高校要注重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篩選和培訓,提高對教師隊伍的要求,并要定期對其進行培訓,以此為突破口提升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和資源,這對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氛圍的營造是非常有利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僅僅要使學生積累思想政治的相關知識,更要引導大學生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3 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進行創新
我國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帶動了文化的多元發展,當代大學生受多元文化的影響,開始排斥一些傳統的理念和文化,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方式也被包括在其中。針對這種現象,高校有必要改革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將新時期的一些元素融入到其中,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趨勢,同時也能使大學生提升學習的效率和效果。高校可以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角度出發,對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式進行優化和革新,如可以在將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的同時,積極舉辦并鼓勵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志愿者服務等活動中,使枯燥的理論知識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深化。
新時期背景下,高校要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代特色有機結合起來,同時也要考慮到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思路、方式和手段進行調整和優化,提高工作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黃禮鏘,鄭文貴.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研究.2013.32(4):206-208.
[2] 韓麗穎,李忠軍.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調整的若干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3(9):50-53.
[3] 奚曉嵐,李慧曉杉.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3(24):39-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