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增花
摘 要:
情感教育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但在我們的現實教育中,教師往往只是以法官的身份,高高在上地去“管”學生,以自身的權威來壓制學生,沒有深入學生的心靈世界以情感人,教師的管理成為單純的管制式管理。
關鍵詞:班級管理;情感教育;作用
班級是由班主任和學生兩大基本因素構成的,班主任對一個班的學生的發展負全面責任,起主導作用。情感教育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
一、關心學生、了解學生,走進學生心靈世界
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了解學生,是班主任的工作作風。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師深入學生心靈世界的必備條件,是班級管理中進行情感教育的基礎。
是否與學生在情感上溝通、融洽相處是班級管理工作成敗的關鍵。學生十分注重老師對于他們的態度,小心翼翼的與老師交往,有心里話不敢對老師說,只好憋在心里。當老師的形象在他們心目中確定以后,他們就會自然地確定與老師交往的行為方式。在教育學生時,也要注意說話的語氣,有可能老師的一句話讓學生對未來失去信心。所以,我們在班級管理活動中應有更多愛的藝術和管理技巧,給學生更多的理解和寬容,這對于班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 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主要渠道
在學校里,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進行的,所以課堂教學便成為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主要渠道。
課堂教學主要是傳授給學生知識,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如果融入一些情感教育,就會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比如,對學生提問時多鼓勵少批評,多一份幽默與寬容;在講授內容的過程中,教師臉上增添一份笑容,讓學生感受到一份輕松與愉悅等。
三、還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是情感教育的靈魂
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人才,未來的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既富有創新精神,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因此,我們的教育還須以學生的完善和發展為根本。在班級管理中,我注重給學生一個自主管理的空間,還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天地,讓學生在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自我教育,自我培養過程中,使他們主體意識得到強化。以創建一個文明守紀,團結合作,勤奮進取,有較強凝聚力的班集體。具體辦法如下:
(一)為學生搭建自由發展的平臺。為了給學生搭建一個自由發展的平臺,讓每個學生都盡可能的發展,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使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創新精神得以展示。如:在班上,我讓他們參與到辦板報、布置教室的活動中來,放手讓學生自主設計、小組合作創辦,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使整個班級充滿了成長的氣息,勃發了生命的活力。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挖掘孩子的創造潛能。
(二)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學生是班級活動的主人,為了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實行“班干部” 、“故事大王”、“崗位輪換制” 等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班級中的一員,是“家庭”中的一員,人人都應該為班級工作,為“家庭”添磚加瓦。
(三)增強學生自立性、責任性。為了喚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將情感管理、目標管理、制度管理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班隊活動滲透在工作中,我設計了一些能增強學生自立性、責任性等心理品質的教育活動。我還經常利用課外活動指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集體觀念、責任感和義務感,提高他們的自覺性和自制力。
四、 在學困生轉化的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
學困生一直是我們教育教學工作中最頭疼的,也是最難纏的問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有轉化學生的信心和責任感,教師應該懂得愛的藝術,尊重每一個學困生,澆灌他們的心田,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自我觀念和健康的人格。對于學困生我們要注重發現他們差的根源,尋找轉化契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把教師的關愛化作一縷陽光,一滴雨露,讓這些學生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和關愛。只要我們選擇合適的契機和方法,融入情感,學困生轉化難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一)組織集體幫助學困生,采取互幫互學的“一幫一”活動。安排成績優秀同學與后進生同桌,提醒、督促后進生遵守紀律,專心聽課,課余當“小老師”輔導學習,幫助改進學習方法。讓學困生感受到了進步和溫暖。
(二)其次還采取激勵法、表揚法、反復法、開發家長資源等方法幫助學困生。對待學困生,我們一定要從心理上正視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鼓勵、增強學困生的學習自信,使教學取得理想的效果。
總之,忽視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種不完整的教育,班級管理過程是師生雙向活動和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的情感起著主導作用。教師了解學生,熱愛學生,學生自然就會親近教師。教師必須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學生,對他們都要充滿發自內心的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使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得以提高。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洮縣南街小學,甘肅 臨洮 7305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