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滿喜
摘 要:
我們總在高呼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怎樣去建設?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又要做些什么呢?現代教育對我們教師又有怎樣的要求?特別是我們的物理教師又應該怎樣去做?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作為一名物理教師,要適應現代物理教育教學的發展,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培養、鍛煉自己。
關鍵詞:物理教師;教學改革;教師素養
素質教育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為了適應創新教育和提高實踐能力的要求,物理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提高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超越自己,向一個更理想的目標邁進。這就要求教師徹底改變過去的教育思想和原有的教學習慣,放棄或收斂“師道尊嚴”的姿態,由“傳授型”教師轉變為學習的參與者、指導者和組織者。變“滿堂灌”、“填鴨式”教學為“啟發式”、“合作式”、“討論式”教學。由傳統式教書先生轉向科研型、創新型教師,并向專業化發展。學生也由原來的觀眾轉變為和教師一起參與的演員,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的做學生的參謀,使得學生成為勇于探究、勇于創新、善于學習,實踐能力不斷提高的自主學習型人才。
二、物理教師教學手段的創新
傳統的教學已不能適應新時代素質教育的要求,遠遠不能適應現代教育改革的要求。現代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以開展活動為中心、以情景式教學為中心,在寓教于樂中學習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因材施教”,正如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要盡自己所能把學生的興趣向物理學科上吸引,既使一個簡單的提問也要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創造民主、開放的討論式教學
在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是現代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這一教法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另外加上教師適時的點撥,可以引導學生增強克復困難的信心。如我在教“密度知識”時,首先讓學生列舉不同狀態下的同一物質,然后提出問題:“不同狀態下的物質密度是如何變化的?”同學們經過討論大多認為固態變為液態時體積增大,而個別同學提出水變為冰體積增大的現象。我在肯定兩者的同時適時加以引導,得到“大多數物質熱脹冷縮”的規律,讓學生們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打下了基礎。當然這種開放式教學需要教師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拋棄“居高臨下”的姿態,與學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同時要求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活動,引發不同層次學生在知識上的沖突,制造懸念,從而喚起每個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在接受、學習知識時具有平等性,同時也讓他們具有差距感。
四、讓學生感受成功與失敗,從而發現自我、超越自我
在物理教學中要以實驗為主進行教學,在實驗中教師要大膽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大膽提出問題。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學生大膽地設計實驗,探究理論性問題,讓他們體驗物理實驗中的樂趣和魅力,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體驗,鑄造他們的創新精神的同時也接受挫折教育,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基礎。
五、適時介紹物理學史,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如果說創新精神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動力的話,頑強的意志品質則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適時介紹物理學歷史知識。如我國導彈致之父錢學森沖破層層封鎖,從美國不遠萬里回到祖國,經過多年研究為我國在導彈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再如介紹我國宋代學者沈括在物理方面的貢獻,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自豪感。阿基米德在洗澡過程中發現了浮力的原理,進而總結出阿基米德定律,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當然也要適時介紹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如牛頓、愛迪生等,使學生深受啟發,培養勤學好問、科學嚴謹、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物理人才的培養。
六、教師要不斷地反思自己
教師的教學不能只是年復一年的重復,而要對自己的思想、言行、教法、學法不斷地反思、調整和提高。并使之成為一種習慣或模式貫穿于教育教學中。使教師在反思中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效果不斷增強。
七、教師要不斷充電,不斷提高,以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要求
現代教育下的教師不再是“一桶水”而應是源源不斷的河流。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只做知識的傳授者,而要成為學生智慧的開發者,要做到“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培養創新型、開拓型學生,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要有現代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方法,熟練的實驗技術,掌握多媒體教學。集各學科體系于一身,使自己成為一條源源不斷的河流。為此需要廣大教師,特別是物理教師更需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同一學科、不同學科之間形成交流平臺,是自己成為學者型、專業型教師,為培養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才打好基礎。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只要教師的素質得到提高,教學理念得到更新,站在時代的前沿就能培養出更多開拓型、創新型人才。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洮縣窯店初級中學,甘肅 臨洮 7305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