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翠 黃馨瑩
摘要:本文選取2010-2012年滬深兩市A股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應用8個指標從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和關系資本三方面來分析智力資本,通過實證方式研究智力資本構成要素與經營績效的直接影響關系。研究的結果顯示,公司的高等學歷人員比例越高、無形資產比率越大及前五名客戶銷售額的比例越大,經營績效就越好,由此,明確了驅動經營績效提升最為有效的三項因素。
關鍵詞:生物制藥上市公司 智力資本 經營績效
智力資本在對企業價值創造的過程中發揮了日益突出的作用,它在綜合層面上體現了前瞻性和預測性,能夠助力公司戰略性可持續發展。艾德思歌摩(2003)以酒店業為研究對象,對智力資本與組織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研究肯定了對酒店業的智力資本執行評估的可能性,證實了結構資本對酒店財務績效提升度起重要作用。拉夫、沃爾特和納丁(2009)通過分析歐洲267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企業網站上披露的智力資本信息,發現若公司能更好地披露智力資本信息便會享有更大的公司價值和較低的融資成本,將大大增加投資者的投資意愿度。生物制藥產業作為醫藥產業的潛在領航者,探索其智力資本的構成指標中哪些是驅動經營績效提升的有效因素,可以能動地推進自主創新能力質的飛躍。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本文借鑒Stewart(1997)智力資本劃分的“三元說”,將智力資本分為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和關系資本三大類。借助岳璐璐(2011)和李冬偉(2012)反映智力資本維度的指標,本文采集并設計8個指標來分析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的智力資本,選取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總資產報酬率反映的經營績效。
(一)人力資本測度指標。人力資本是企業智力資本的核心,是最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要素,具有有效配置資源、調整企業發展戰略等市場應變能力,是一種隱性的創造力。隨著公司員工接受高等教育程度的提高,其獨立思維能力也會隨之提升,工作執行起來也能夠更有效率。作為能夠使用或研發某項技術的載體——技術人員能夠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因而,選取技術人員比例、高等學歷人員比例來衡量人力資本,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技術人員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2:高等學歷人員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二)結構資本測度指標。在現代生物制藥公司中是否擁有關鍵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可以豐富公司整體的產品領域,還為公司近期甚至是遠期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重要保障。管理費用反映公司對推動規范化管理的建設工作和公司內部管理行為和方式的投入情況,同時管理費用還列報了當期公司的研發投入。本文選取無形資產比率、技術型資產和管理費用率比例來衡量結構資本,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3:無形資產比率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4:技術型資產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5:管理費用率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三)關系資本測度指標。銷售費用代表公司的市場營銷能力,體現為對銷售隊伍的建設以及對管理的投入。在依據細分市場的基礎上完善銷售隊伍的分組管理,有效地提升了隊伍的專業化學術推廣、銷售市場管理能力,直接作用于銷售收入的增長。較高的向主要客戶銷售產品的金額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客戶對公司產品的品質與合作信任關系得到了充分滿足,穩定的供應商關系可降低企業為尋找新供應商支付的成本。基于此,選取銷售費用率、客戶比例和供應商比例衡量關系資本。假設如下:
假設6:銷售費用率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7:客戶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8:供應商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二、研究設計
(一)樣本的選取與數據的篩選。本文選取2010-2012年滬深兩市A股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樣本選取標準如下:剔除數據缺失和ST的上市公司,保證樣本性質的一致性,最終得到220組樣本觀測值。本文使用的數據來源于銳思金融數據庫以及巨潮資訊網發布的經審計的年報,對不可直接應用的非財務信息通過excel進行手工計算整理,在實證研究過程中主要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二)模型設計與變量指標說明。借鑒劉超、原毅軍(2008),盧馨、黃順(2009)等人的研究成果,構建如下模型:
Roa=α0+α1Tech+α2Edu+α3Intang+α4Techass+α5Adm+α6Ope+α7Sup+α8Cus+β
三、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根據描述性統計結果,總資產報酬率的最小值為0.015,最大值為0.351,均值為0.891,說明不同上市公司的總資產報酬率差異較大。高等學歷人員比例的均值為0.493,說明醫藥上市公司受高等教育人員的比例處于中等水平。
(二)相關性分析。分析發現,總資產報酬率與高等學歷人員比例的相關系數為0.239,二者顯著正相關;總資產報酬率與前5名主要客戶比率和技術人員比率在5%水平上顯著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16和0.135。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高等學歷人員比例、技術人員比率和前5名主要客戶比率可以成為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驅動因素之一。
(三)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見表2)。
1.回歸方程調整的R2為0.363,P值為0.000<0.05,總體回歸方程顯著,因變量對自變量的詮釋力較好。
2.高等學歷人員比例(Edu)的回歸系數為0.052,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高學歷人員比例與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與假設1相符;技術人員比例雖未通過t檢驗,但t值非常趨近于在10%水平上顯著的t值且符號與預期符號相符,這可能是由于部分公司在生產和研發的環節重新做了部署與調整,對技術員工數量有了一些影響。無形資產比率回歸系數為0.184,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無形資產比率與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與假設3相符;技術型資產比例的回歸系數為-0.381,雖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但符號與本文所預期的相反,與假設4不相符,可能是由于部分上市公司在報告期期間對公司的技術型資產作了處置,導致數據變少,與總資產相比之后數值過小而引起的偏差。在關系資本中,客戶比例回歸系數為0.056,在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與假設7相符;銷售費用率和客戶比例與經營績效不相關。
此外,表2中還呈現了共線性統計量“方差膨脹系數”(VIF),該統計量主要是用來判斷多元回歸方程是否存在共線性問題。如果VIF>10,表示自變量之間存在線性重合的問題。表2中8個主要自變量指標的VIF最大為1.597,遠遠小于10,因此本文選取的自變量不存在嚴重的共線性問題。
通過上述分析,可得到多元線性回歸方程:
Roa=-0.279+0.052Tech+0.184Intang+0.056Cus
四、結論
本研究的實證檢驗及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構成人力資本測度指標之一的高等學歷人員比例顯著正向影響經營績效,在生物制藥上市公司這樣的高新技術公司,員工素質標準越高,績效表現優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要想在行業中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在對人力資本立體化發掘利用上給予更多的關注,且這種關注不能僅局限于短期。構成結構資本的無形資產比率顯著正向提升經營績效,顯著性水平僅微微低于高等學歷人員比例。由于此類上市公司主導產品不斷接受改造升級,技術創新必須緊緊跟隨其發展。且外部投資者和國內外的研發團隊更傾向于與其開展本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協同創新。此外,構成關系資本的客戶比例顯著正向提升經營績效,表明公司可建立持續性戰略客戶機制,與這些重要的客戶建立并維系互為企業增長助力的持續性戰略合作關系,可助力生物制藥上市公司價值增長。X
參考文獻:
1.王曙,程李梅.成長型企業智力資本與績效相關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05).
2.岳璐璐.智力資本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2.
3.劉超,原毅軍.智力資本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1).
摘要:本文選取2010-2012年滬深兩市A股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應用8個指標從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和關系資本三方面來分析智力資本,通過實證方式研究智力資本構成要素與經營績效的直接影響關系。研究的結果顯示,公司的高等學歷人員比例越高、無形資產比率越大及前五名客戶銷售額的比例越大,經營績效就越好,由此,明確了驅動經營績效提升最為有效的三項因素。
關鍵詞:生物制藥上市公司 智力資本 經營績效
智力資本在對企業價值創造的過程中發揮了日益突出的作用,它在綜合層面上體現了前瞻性和預測性,能夠助力公司戰略性可持續發展。艾德思歌摩(2003)以酒店業為研究對象,對智力資本與組織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研究肯定了對酒店業的智力資本執行評估的可能性,證實了結構資本對酒店財務績效提升度起重要作用。拉夫、沃爾特和納丁(2009)通過分析歐洲267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企業網站上披露的智力資本信息,發現若公司能更好地披露智力資本信息便會享有更大的公司價值和較低的融資成本,將大大增加投資者的投資意愿度。生物制藥產業作為醫藥產業的潛在領航者,探索其智力資本的構成指標中哪些是驅動經營績效提升的有效因素,可以能動地推進自主創新能力質的飛躍。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本文借鑒Stewart(1997)智力資本劃分的“三元說”,將智力資本分為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和關系資本三大類。借助岳璐璐(2011)和李冬偉(2012)反映智力資本維度的指標,本文采集并設計8個指標來分析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的智力資本,選取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總資產報酬率反映的經營績效。
(一)人力資本測度指標。人力資本是企業智力資本的核心,是最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要素,具有有效配置資源、調整企業發展戰略等市場應變能力,是一種隱性的創造力。隨著公司員工接受高等教育程度的提高,其獨立思維能力也會隨之提升,工作執行起來也能夠更有效率。作為能夠使用或研發某項技術的載體——技術人員能夠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因而,選取技術人員比例、高等學歷人員比例來衡量人力資本,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技術人員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2:高等學歷人員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二)結構資本測度指標。在現代生物制藥公司中是否擁有關鍵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可以豐富公司整體的產品領域,還為公司近期甚至是遠期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重要保障。管理費用反映公司對推動規范化管理的建設工作和公司內部管理行為和方式的投入情況,同時管理費用還列報了當期公司的研發投入。本文選取無形資產比率、技術型資產和管理費用率比例來衡量結構資本,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3:無形資產比率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4:技術型資產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5:管理費用率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三)關系資本測度指標。銷售費用代表公司的市場營銷能力,體現為對銷售隊伍的建設以及對管理的投入。在依據細分市場的基礎上完善銷售隊伍的分組管理,有效地提升了隊伍的專業化學術推廣、銷售市場管理能力,直接作用于銷售收入的增長。較高的向主要客戶銷售產品的金額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客戶對公司產品的品質與合作信任關系得到了充分滿足,穩定的供應商關系可降低企業為尋找新供應商支付的成本。基于此,選取銷售費用率、客戶比例和供應商比例衡量關系資本。假設如下:
假設6:銷售費用率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7:客戶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8:供應商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二、研究設計
(一)樣本的選取與數據的篩選。本文選取2010-2012年滬深兩市A股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樣本選取標準如下:剔除數據缺失和ST的上市公司,保證樣本性質的一致性,最終得到220組樣本觀測值。本文使用的數據來源于銳思金融數據庫以及巨潮資訊網發布的經審計的年報,對不可直接應用的非財務信息通過excel進行手工計算整理,在實證研究過程中主要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二)模型設計與變量指標說明。借鑒劉超、原毅軍(2008),盧馨、黃順(2009)等人的研究成果,構建如下模型:
Roa=α0+α1Tech+α2Edu+α3Intang+α4Techass+α5Adm+α6Ope+α7Sup+α8Cus+β
三、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根據描述性統計結果,總資產報酬率的最小值為0.015,最大值為0.351,均值為0.891,說明不同上市公司的總資產報酬率差異較大。高等學歷人員比例的均值為0.493,說明醫藥上市公司受高等教育人員的比例處于中等水平。
(二)相關性分析。分析發現,總資產報酬率與高等學歷人員比例的相關系數為0.239,二者顯著正相關;總資產報酬率與前5名主要客戶比率和技術人員比率在5%水平上顯著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16和0.135。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高等學歷人員比例、技術人員比率和前5名主要客戶比率可以成為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驅動因素之一。
(三)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見表2)。
1.回歸方程調整的R2為0.363,P值為0.000<0.05,總體回歸方程顯著,因變量對自變量的詮釋力較好。
2.高等學歷人員比例(Edu)的回歸系數為0.052,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高學歷人員比例與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與假設1相符;技術人員比例雖未通過t檢驗,但t值非常趨近于在10%水平上顯著的t值且符號與預期符號相符,這可能是由于部分公司在生產和研發的環節重新做了部署與調整,對技術員工數量有了一些影響。無形資產比率回歸系數為0.184,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無形資產比率與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與假設3相符;技術型資產比例的回歸系數為-0.381,雖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但符號與本文所預期的相反,與假設4不相符,可能是由于部分上市公司在報告期期間對公司的技術型資產作了處置,導致數據變少,與總資產相比之后數值過小而引起的偏差。在關系資本中,客戶比例回歸系數為0.056,在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與假設7相符;銷售費用率和客戶比例與經營績效不相關。
此外,表2中還呈現了共線性統計量“方差膨脹系數”(VIF),該統計量主要是用來判斷多元回歸方程是否存在共線性問題。如果VIF>10,表示自變量之間存在線性重合的問題。表2中8個主要自變量指標的VIF最大為1.597,遠遠小于10,因此本文選取的自變量不存在嚴重的共線性問題。
通過上述分析,可得到多元線性回歸方程:
Roa=-0.279+0.052Tech+0.184Intang+0.056Cus
四、結論
本研究的實證檢驗及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構成人力資本測度指標之一的高等學歷人員比例顯著正向影響經營績效,在生物制藥上市公司這樣的高新技術公司,員工素質標準越高,績效表現優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要想在行業中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在對人力資本立體化發掘利用上給予更多的關注,且這種關注不能僅局限于短期。構成結構資本的無形資產比率顯著正向提升經營績效,顯著性水平僅微微低于高等學歷人員比例。由于此類上市公司主導產品不斷接受改造升級,技術創新必須緊緊跟隨其發展。且外部投資者和國內外的研發團隊更傾向于與其開展本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協同創新。此外,構成關系資本的客戶比例顯著正向提升經營績效,表明公司可建立持續性戰略客戶機制,與這些重要的客戶建立并維系互為企業增長助力的持續性戰略合作關系,可助力生物制藥上市公司價值增長。X
參考文獻:
1.王曙,程李梅.成長型企業智力資本與績效相關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05).
2.岳璐璐.智力資本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2.
3.劉超,原毅軍.智力資本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1).
摘要:本文選取2010-2012年滬深兩市A股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應用8個指標從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和關系資本三方面來分析智力資本,通過實證方式研究智力資本構成要素與經營績效的直接影響關系。研究的結果顯示,公司的高等學歷人員比例越高、無形資產比率越大及前五名客戶銷售額的比例越大,經營績效就越好,由此,明確了驅動經營績效提升最為有效的三項因素。
關鍵詞:生物制藥上市公司 智力資本 經營績效
智力資本在對企業價值創造的過程中發揮了日益突出的作用,它在綜合層面上體現了前瞻性和預測性,能夠助力公司戰略性可持續發展。艾德思歌摩(2003)以酒店業為研究對象,對智力資本與組織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研究肯定了對酒店業的智力資本執行評估的可能性,證實了結構資本對酒店財務績效提升度起重要作用。拉夫、沃爾特和納丁(2009)通過分析歐洲267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企業網站上披露的智力資本信息,發現若公司能更好地披露智力資本信息便會享有更大的公司價值和較低的融資成本,將大大增加投資者的投資意愿度。生物制藥產業作為醫藥產業的潛在領航者,探索其智力資本的構成指標中哪些是驅動經營績效提升的有效因素,可以能動地推進自主創新能力質的飛躍。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本文借鑒Stewart(1997)智力資本劃分的“三元說”,將智力資本分為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和關系資本三大類。借助岳璐璐(2011)和李冬偉(2012)反映智力資本維度的指標,本文采集并設計8個指標來分析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的智力資本,選取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總資產報酬率反映的經營績效。
(一)人力資本測度指標。人力資本是企業智力資本的核心,是最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要素,具有有效配置資源、調整企業發展戰略等市場應變能力,是一種隱性的創造力。隨著公司員工接受高等教育程度的提高,其獨立思維能力也會隨之提升,工作執行起來也能夠更有效率。作為能夠使用或研發某項技術的載體——技術人員能夠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因而,選取技術人員比例、高等學歷人員比例來衡量人力資本,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技術人員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2:高等學歷人員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二)結構資本測度指標。在現代生物制藥公司中是否擁有關鍵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可以豐富公司整體的產品領域,還為公司近期甚至是遠期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重要保障。管理費用反映公司對推動規范化管理的建設工作和公司內部管理行為和方式的投入情況,同時管理費用還列報了當期公司的研發投入。本文選取無形資產比率、技術型資產和管理費用率比例來衡量結構資本,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3:無形資產比率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4:技術型資產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5:管理費用率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三)關系資本測度指標。銷售費用代表公司的市場營銷能力,體現為對銷售隊伍的建設以及對管理的投入。在依據細分市場的基礎上完善銷售隊伍的分組管理,有效地提升了隊伍的專業化學術推廣、銷售市場管理能力,直接作用于銷售收入的增長。較高的向主要客戶銷售產品的金額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客戶對公司產品的品質與合作信任關系得到了充分滿足,穩定的供應商關系可降低企業為尋找新供應商支付的成本。基于此,選取銷售費用率、客戶比例和供應商比例衡量關系資本。假設如下:
假設6:銷售費用率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7:客戶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假設8:供應商比例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二、研究設計
(一)樣本的選取與數據的篩選。本文選取2010-2012年滬深兩市A股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樣本選取標準如下:剔除數據缺失和ST的上市公司,保證樣本性質的一致性,最終得到220組樣本觀測值。本文使用的數據來源于銳思金融數據庫以及巨潮資訊網發布的經審計的年報,對不可直接應用的非財務信息通過excel進行手工計算整理,在實證研究過程中主要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二)模型設計與變量指標說明。借鑒劉超、原毅軍(2008),盧馨、黃順(2009)等人的研究成果,構建如下模型:
Roa=α0+α1Tech+α2Edu+α3Intang+α4Techass+α5Adm+α6Ope+α7Sup+α8Cus+β
三、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根據描述性統計結果,總資產報酬率的最小值為0.015,最大值為0.351,均值為0.891,說明不同上市公司的總資產報酬率差異較大。高等學歷人員比例的均值為0.493,說明醫藥上市公司受高等教育人員的比例處于中等水平。
(二)相關性分析。分析發現,總資產報酬率與高等學歷人員比例的相關系數為0.239,二者顯著正相關;總資產報酬率與前5名主要客戶比率和技術人員比率在5%水平上顯著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16和0.135。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高等學歷人員比例、技術人員比率和前5名主要客戶比率可以成為生物制藥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驅動因素之一。
(三)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見表2)。
1.回歸方程調整的R2為0.363,P值為0.000<0.05,總體回歸方程顯著,因變量對自變量的詮釋力較好。
2.高等學歷人員比例(Edu)的回歸系數為0.052,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高學歷人員比例與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與假設1相符;技術人員比例雖未通過t檢驗,但t值非常趨近于在10%水平上顯著的t值且符號與預期符號相符,這可能是由于部分公司在生產和研發的環節重新做了部署與調整,對技術員工數量有了一些影響。無形資產比率回歸系數為0.184,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無形資產比率與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與假設3相符;技術型資產比例的回歸系數為-0.381,雖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但符號與本文所預期的相反,與假設4不相符,可能是由于部分上市公司在報告期期間對公司的技術型資產作了處置,導致數據變少,與總資產相比之后數值過小而引起的偏差。在關系資本中,客戶比例回歸系數為0.056,在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與假設7相符;銷售費用率和客戶比例與經營績效不相關。
此外,表2中還呈現了共線性統計量“方差膨脹系數”(VIF),該統計量主要是用來判斷多元回歸方程是否存在共線性問題。如果VIF>10,表示自變量之間存在線性重合的問題。表2中8個主要自變量指標的VIF最大為1.597,遠遠小于10,因此本文選取的自變量不存在嚴重的共線性問題。
通過上述分析,可得到多元線性回歸方程:
Roa=-0.279+0.052Tech+0.184Intang+0.056Cus
四、結論
本研究的實證檢驗及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構成人力資本測度指標之一的高等學歷人員比例顯著正向影響經營績效,在生物制藥上市公司這樣的高新技術公司,員工素質標準越高,績效表現優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要想在行業中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在對人力資本立體化發掘利用上給予更多的關注,且這種關注不能僅局限于短期。構成結構資本的無形資產比率顯著正向提升經營績效,顯著性水平僅微微低于高等學歷人員比例。由于此類上市公司主導產品不斷接受改造升級,技術創新必須緊緊跟隨其發展。且外部投資者和國內外的研發團隊更傾向于與其開展本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協同創新。此外,構成關系資本的客戶比例顯著正向提升經營績效,表明公司可建立持續性戰略客戶機制,與這些重要的客戶建立并維系互為企業增長助力的持續性戰略合作關系,可助力生物制藥上市公司價值增長。X
參考文獻:
1.王曙,程李梅.成長型企業智力資本與績效相關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05).
2.岳璐璐.智力資本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2.
3.劉超,原毅軍.智力資本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