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摘 要:農村城鎮化背景下,大力發展鄉村文化旅游業對于提升一個地區文化旅游產業整體競爭力和解決三農問題都有重要意義。鄉村旅游文化資源旅游作為一種全新的旅游業態,是支持“三農”建設的重要手段,是帶動農村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之舉,對于促進農民觀念的轉變,拓寬農業致富的渠道,將發揮出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陸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文化資源,要想讓本地的鄉村旅游文化資源在國內占據一定的市場,唯有做出高品味、高品質、高品牌的旅游才是出路,而僅僅依靠完善提升傳統的“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基礎六要素,是很難實現“百花雖齊放,一枝卻獨秀”的目標任務,所以要大力深化旅游要素,打造鄉村旅游文化資源目的地。什么是旅游目的地?最簡單的定義就是能夠滿足旅游者終極目的的地點或主要活動地點。打造鄉村旅游文化資源目的地是有效解決當前鄉村旅游文化資源發展問題和桎梏,而不得不采用的非常化措施。
關鍵詞:鄉村旅游;文化資源;開發
一、引言
鄉村旅游是中國近年來才興起的一種旅游活動,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形式多種多樣,而旅游文化資源是旅游資源中的重中之重。養生旅游與鄉村旅游的結合能使某地區的發展得到一個飛躍的提升。本文以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為例,依托其秀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瑤族文化底蘊,還有獨一無二的瑤醫傳承,開創一條整合集體村莊資源,具有濃郁地域性特征,觀光,養生為一體的新型旅游路線。
二、鄉村旅游的含義及其實施意義
(一)鄉村旅游的含義
鄉村旅游是到鄉村去了解一些鄉村民情、禮儀風俗等。鄉村旅游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游吸引物,依托農村區域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建筑和文化等資源,在傳統農村休閑游和農業體驗游的基礎上,拓展開發會務度假、休閑娛樂等項目的新興旅游方式。
(二)鄉村旅游的實施意義
1、有利于加強城鄉文化交流,改變農業生產落后的觀念。
2、改善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3、發展鄉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
4、為振興農村經濟開辟了新途徑。
5、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提供了大量的機會。
6、發展鄉村旅游業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鄉村旅游文化資源開發的建議
任何行業的健康發展,都要從管理上先下功夫。因此,我國鄉村旅游文化資源要想可持續發展下去,必須從制度上進行改革,建立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體制。
(一)特:特色。特色是旅游之魂,沒有特色的旅游是不可能產生吸咐能力的。在我國鄉村旅游文化資源發展的方向有民俗型、傳統農業類、古村古鎮類、休閑娛樂類、名勝類、紅色類、現代新村類、生態環境類、園林類、康體療養類、自我發展類等,每一種發展模式都有不一樣的特色,這些發展模式在全國都能找到例子。具體來講就是要緊密結合新農村建設實際,以現有旅游景區為依托,根據資源特色和自身優勢,打造生態觀光型、休閑度假型、民俗體驗型、農事參與型、花果觀賞型等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文化資源景區。按照“一村一品、一型一策”的工作方針,編制中心村、聚居點規劃,為每個村量身打造規劃方案,串點成線、穿線成片,做到彰顯特色、錯位競爭、差異發展。整合提升現有鄉村旅游文化資源資源,培育發展具有觀光、采摘、品嘗、參觀、考察、科普、教育等功能的特色鄉村旅游文化資源。
(二)文:文化。文化是特色之基,是指一個目的地的文化積淀和文化體現,主要包括地方文化、傳統文化、民俗文化。只有通過對各種文化資源的發掘和挖掘,才能夠真正形成一個旅游目的的特色。因此,在新的形勢之下,全面挖掘文化資源,并有效整合,是鄉村旅游文化資源開發首當其沖的問題。要不斷挖掘和豐富鄉村旅游文化資源的文化底蘊,加大傳統民俗文化發掘、整理和保護,對鄉村自然、人文、民俗風情資源進行開發和包裝,將地方文化、紅色文化、民間文化、飲食文化、生態文化等融入到鄉村旅游文化資源之中,舉辦鄉村旅游文化資源文化節、油菜花節、相親游園、中秋賞月、紅色之旅、農事參與、農家娛樂以及田園風光休閑度假等活動,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游客。著力打造以山地運動、森林網球、農耕文化、民間工藝、鄉村民俗為特色的鄉村旅游文化資源經營聚集區,推動鄉村旅游文化資源從對資源的簡單利用到綜合利用與深度開發過渡。
(三)體:體制。制度是發展的保障,制度的建設首先要求的是鄉村旅游文化資源目的地整體管理的制度化水平,規章制度的完善程度,其次是旅游行業管理的力度,以形成良好的社會政治經濟秩序和旅游市場秩序。具體來講就是要按照城鄉一體化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扶持鄉村旅游文化資源發展的辦法和措施。如建立一月一次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和解決具體問題,定期召開鄉村旅游文化資源工作現場會;成立旅游景區管委會,實行“景政一體”強化對已建、在建景區的管理;實行鄉(鎮)政府與縣級主管部門雙業主制,扎實推進景區打造;籌備組建鄉村旅游文化資源產業投資開發公司;提倡旅游景區的行業管理和運作的民營化發展等。有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景區的建設與后續管理才會走上正軌。
(四)服:服務。服務是口碑的關鍵,雖然旅游者再次體驗同一“旅游”的可能性較小,但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整體評價,會影響其周圍的人群,影響旅游目的地及旅游景區(點)潛在市場的開發。所以搞好服務是打開旅游市場的不二閥門,而服務是一個多層次的東西,具體來講他包括對旅游投資商的服務、旅游人才隊伍的建設、從業人員的培訓、旅游氛圍的營造等等。一些投資商其實還是很看好一些地方的鄉村旅游文化資源資源,但考察后卻決定不投資,這是為什么?有一位投資商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開門招商,關門打狗”,這就說明服務根本沒跟上。搞好服務就要制定相關旅游開發投資優惠政策和后續保障政策;積極構建良好的工作環境,引進優秀的專業人才;制定鄉村旅游文化資源從業人員培訓計劃,以旅游業務、經營管理和職業技能培訓為重點,增強服務意識和管理觀念,營造和諧親善的旅游環境,提高鄉村旅游文化資源服務和經營水平。
(五)合:綜合。綜合是收益的前提,游客的需求是多方面系列化的,目的地的供給就必然是多樣化綜合性的。游客到陌生的地方旅游需要掌握大量的目的地相關信息,所以要對本地旅游市場的各種信息進行全面收集整理,成立旅游信息平臺,設置旅游網站,開通旅游咨詢專線,制作旅游宣傳拆頁,免費放置于各大賓館、車站、旅游行社,開通旅游公交,安裝旅游標識標牌,構建區域旅游導識系統等。產品打造更要多樣化,各旅游景區要風格烔異,讓游客每到一處都會有不一樣的身心感受,在視覺、聽覺、嗅覺上都能受不同的心理震憾。在旅游商品的打造上,要融入強烈的地方特色,刺激游客的購買欲望,讓游客睹物思蜀,留下永恒回憶。當然目的地的綜合性建設不僅只體現在這些方面,在部門協調、社會資源綜合、群眾基礎建設等諸多方面都應當涉及,只有不斷滿足游客的綜合需求,旅游目的地的建設才會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 安德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俗學的兩難選擇[J]. 河南社會科學. 2008(01)
[2] 霍曉平.遙感技術在山西旅游業中的應用[J]. 經營管理者. 2010(24)
[3] 嚴亦雄.遙感技術在旅游業中的應用[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08(10)
[4] 楊能華.鄉村旅游與傳統文化要交相輝映[J]. 湖南農業. 2010(02)
[5] 葛光勝.加快推進雙峰縣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思考[J].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 2009(03)
[6] 胡林.現代信息技術在旅游教育中的應用[J]. 教育評論. 2004(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