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
摘 要:本文以淮陰師范學院后勤為例,分析了高校后勤企業在開展流動員工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具體對策。
關鍵詞:高校后勤;編外員;工組織發展
淮陰師范學院后勤集團黨委在切實加強在編員工組織發展工作的同時,不斷提升認識,堅持銳意創新,拓寬發展途徑,促使編外員工的組織發展工作取得實效,為學校的黨建工作和后勤社會化改革做出新的貢獻。
一、緊扣發展形勢,不斷提升編外員工組織發展工作的認識水平
由于受歷史原因、后勤改革需要和后勤崗位特殊性的影響,后勤集團一直聘用大量的編外人員從事物業、飲食、維修等服務工作,近年來在編員工總體呈減少趨勢;而隨著學校事業不斷發展,編外員工的數量卻在持續增長。2008年,隨著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編外員工通過勞動合同與公司確定勞動關系后,主人翁意識、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員工隊伍日趨穩定。
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雖然編外員工的文化水平總體較低,但他們處在學校后勤服務第一線,吃苦耐勞,敬業奉獻,承擔著“服務育人”的重要職能,同樣是學校育人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隨著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后勤集團黨委直覺地認識到,后勤集團的組織發展工作不應局限在對在編員工的考察、培養,而是應該緊跟形勢,拓展空間,把組織發展工作延伸到編外員工之中,以增強后勤服務實體黨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激發和保持黨員隊伍的持久活力。
我們認為,加強編外員工的組織發展工作,首先可不斷提高后勤員工的整體素質,切實提升后勤實體的整體服務質量;其次,通過組織發展的杠桿,能夠進一步激發后勤集團內部員工尤其是先進分子的工作熱情和團隊合作精神,為后勤集團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其三,做好編外員工的組織發展工作,是后勤集團培養骨干、留住骨干的重要舉措,是后勤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編外員工的培養教育和組織發展工作,既是集團黨委的重要職責,也是集團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抓好“三個結合”,切實加強編外員工的思想教育
后勤集團的編外員工多以農民工和下崗職工為主,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加之平時工作時間較長,缺乏政治理論學習的系統性與主動性。集團黨委堅持將思想教育工作作為組織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來抓,注重“三個結合”, 切實加強編外員工的思想教育。(1)與政治學習相結合。緊密結合后勤工作的特點和員工的現實思想狀況,這幾年,選擇通俗易懂的內容,采取貼近實際的方式,靈活開展思想教育, 真正使黨的基本知識與理論入腦、入心。這幾年,先后邀請學校、機關部門領導進行專題講座,觀看記錄片等形式來宣講十八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把黨的最新科學理論傳遞到服務第一線,在集團內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2)與日常工作相結合。后勤集團的主要工作就是為學校師生提供飲食、住宿、維修等服務,干的都是平凡小事,做的都是重復性勞動,平凡到無人注意,重復到日久生厭。部分青年員工還會在與大學生的接觸過程中,因為文化水平、人生道路的差異產生自卑情緒和思想包袱。為切實加強員工隊伍的穩定性,集團管理人員利用每天的晨會點評、周例會,將安全意識、服務意識融入到思想教育之中。認真開展職業教育,讓員工認識到后勤工作的特殊責任和使命,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和自豪感。(3)與關心生活相結合。思想教育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動人。集團堅持以人為本,設身處地為員工著想,從關心員工生活入手,解決實際問題。如努力改善員工的住宿條件,為“雙職工”安排單獨宿舍,安排員工配偶來集團上班,幫助聯系員工子女上學等等,積極解決編外員工的生活之憂,使他們感受到組織的關心與溫暖,增強了學習教育的實效性。
三、嚴格發展程序,不斷擴大編外員工組織發展工作的影響力
后勤集團在發展編外員工入黨時,嚴格依照學校黨委的組織發展要求,認真遵循“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十六字方針,嚴格發展程序,把好組織入口關。主要做法包括:(1)嚴格執行“四個階段、41道程序”。為有效做好組織發展工作,總支詳細制定了“積極分子考察、發展對象考察、預備黨員接收、預備黨員轉正”四個階段的工作流程,進一步明確其中的41道程序和相關重點工作,在發展工作中我們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確保組織發展工作的規范與質量,把真正優秀的管理骨干和業務骨干吸納到組織中來,讓他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回報學校,服務師生。(2)激發內在動力,擴大社會影響。總支深入工作一線,積極做好重點培養,對政治上積極進步、工作上業績突出的管理和業務骨干給予悉心指導,重在激發本人的內在動力,鼓勵其勇做學習上的先鋒,工作上的模范,再通過業績的取得促使其更快成長。在發展環節,針對部分發展對象家處縣區農村的現狀,集團黨委派專人赴其家鄉進行外調,一方面確保發展材料的真實可靠,經得起上級部門的審核;另一方面也擴大了后勤集團乃至學校的社會影響,吸引了更多的農民工來集團工作,也吸引了更多的同志積極向組織靠攏,形成“黨員骨干做表率,普通職工爭先進”的良好局面。
四、豐富教育載體,不斷增強思想教育的實際成效
一是以主題活動促學習。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是組織生活的重要載體,也是有效開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集團黨委充分利用地緣優勢,將學習恩來精神與接受黨的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第四、第五黨支部全體黨員,赴市委黨校周恩來“五德”教育館參觀學習;第二支部全體黨員舉行“追溯紅色記憶 重溫入黨誓詞”活動,前往周恩來童年讀書處和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第五黨支部與學生黨員一起赴劉老莊鄉八十二烈士紀念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等,這些活動除黨員參加,我們還組織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一同參與,不僅增強了他們對老一輩革命家的崇敬與愛戴,也激發了他們努力工作、積極進取的信心和熱情。二是以示范崗位樹典型。集團黨委注重發揮先進分子在實際工作的榜樣力量,在服務第一線設立黨員示范崗,要求示范崗的黨員配戴“共產黨員”胸牌,放置“黨員示范崗”標志牌,接受師生監督,真正發揮示范崗共產黨員的示范導向作用。在骨干員工中,我們設立了服務示范崗,將平時表現較好的工作骨干安排在服務示范崗,使他們用真情實感做好工作,服務師生。這些崗位的設立,起到樹立典型、鼓舞士氣、凝聚人心、穩定隊伍的良好效果。
五、圍繞中心工作,切實加強編外員工骨干隊伍培養
集團黨委的組織發展工作始終圍繞集團中心工作,致力把“普通員工培養成工作骨干,把工作骨干培養成發展對象”的工作思路,將一批工作熱情高、管理能力強的業務骨干放在重要崗位上鍛煉,開展選派優秀員工到一線掛職鍛煉和技能比賽,加強交流學習,將黨員發展工作與培養業務骨干和管理骨干緊密結合,促進黨建工作與集團工作共同發展,使黨員隊伍成為優秀人才的集體,成為各個崗位學習的標兵。后勤集團黨委還將培養編外大學生列為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高度重視他們的組織發展和教育工作。在支部班子配備上,也側重對他們的鍛煉與培養,要求他們既要干好本職工作,又要搞好黨務工作。通過對這些人的“壓擔子”,力促他們快速成長。
這幾年的工作實踐使我們感到,在編外員工發展黨員是學校后勤實體黨組織的重要職責,也是做好后勤服務保障工作客觀要求。兩年來,通過黨委扎實有效的工作,逐步發展了一編外員工黨組織關系,受此影響下,還有一批同志主動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目前編外員工的組織發展工作已進入良好的發展態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會議精神,不斷研究和探索新形勢下高校后勤實體黨建工作的新內容和新要求,積極開拓進取,不斷豐富教育載體,充實組織發展內容,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努力做好編外員工的組織發展工作,為切實推進集團黨建工作的更好發展,為集團更好履行服務保障職能提供可靠的組織保證和精神動力。
參考文獻:
[1]呂淮湘,羅順英.高校后勤基層黨建工作創新芻議[J].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4)
[2]王麗曉,毛波杰.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創新高校后勤黨建機制[J]. 改革與開放. 2009(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