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輝
摘 要:隨著法制社會的規范化進程的深入發展和稅務部門征收管理力度的加強,稅務行為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關系將日趨密切,社會對能獨立處理各種涉稅事物的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基于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稅收教學課程現狀的調查分析,開展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稅收課程改革的初步研究,以滿足社會對本專業人才的應用需求。
關鍵詞:稅收課程;會計專業;教學研究;高職院校
隨著法制社會的規范化進程的深入發展和稅務部門征收管理力度的加強,稅務行為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關系將日趨密切,社會對能獨立處理各種涉稅事物的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同時稅務咨詢、稅務代理等涉稅服務將成為未來社會服務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
一、市場需求和教學現狀
(一)市場需求。首先,在會計專業人才市場需求的現場問卷和網絡調查中發現,16家企業中要求“熟悉國家和地方稅收法律法規”的有9家,占58.33%;要求“熟悉各項稅收業務的工作流程”的有12家,占73%;要求“具有較強的納稅籌劃能力或擅長納稅籌劃”的有10家,占63.69%。由此可見,企業對既懂會計實務又熟悉稅收法規和納稅業務的會計人才是有較大需求空間]。此外,根據我國人事部披露的一份人才需求預測顯示,會計類中的稅務會計師將成為需求最大的職業之一。其次,根據工商部門提供的各類企業數量統計表反映:現代企業仍以中小型企業占較大比重,為節約企業運營成本,其財務部門一般只設置會計和出納各一名,其實企業設置會計的真正目的正如美國著名會計學專家亨德里克森在《會計理論》一書中寫的“很多小企業,會計的目的是為了編制所得稅申報表,甚至不少企業若不是為了納稅根本不會記賬。即使對大公司來說,納稅也是會計師們的一個主要問題。”因此是否具備稅務知識已經成為各用人單位衡量會計類專業人才素質的重要參考標準。會計崗位的綜合化也使得會計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會計理論知識和操作核算技能,還要具備全面的稅務專業理論知識和綜合的涉稅事物處理能力。
(二)教學現狀。近年來,部分高職院校根據就業市場需求在培養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方面做了些改革。但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仍拘泥于傳統會計崗位人才的培養,普遍存在“重會計類課程,輕稅務課程”的現象,造成會計專業畢業生大多數會計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扎實,稅務理論和稅務操作技能欠缺、匱乏。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多崗位性、綜合性理念缺乏。首先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方向上缺乏對稅收相關知識和技能的重視。殊不知會計專業主要面向的崗位群,稅費計算、納稅申報及涉稅會計處理也其主要的職業崗位能力之一。其次是不了解在經濟、法制社會下,市場對會計綜合人才需求。部分高職院校在對會計人才培養的方向上還局限于傳統的核算崗位,人才培養定位于完成經濟業務的分類、歸集,整理、核算。只把稅收教學相關課程作為會計專業選修課,甚至認為稅收相關教學課程可有可無。 2)稅收教學課程開設不足、設置不甚合理。筆者在對重慶市26所開設會計專業的高職院校進行問卷調查后,發現各個院校開設的稅收教學課程不盡相同,有“稅收會計”、“稅法”“企業稅務籌劃”“稅法與稅務會計”“稅務實務”等等,大部分院校僅開設其中一門課程,這樣導致所開設的的課程在內容上比較混亂,專業性不足,缺乏系統性;在稅收課程安排方面缺乏按照知識的遞進性開設課程,課程設置片面為滿足招生和就業需要而開設的熱門課程。存在沒有任何稅收基礎理論知識情況下開設納稅籌劃課程情況等等不合理情況。稅收課程本身知識點多,學生掌握慢,遺忘快,稅收教學課時又嚴重不足,大部分高職院校僅安排一個學期,課時安排在30學時左右,稅收課時間緊張稅收知識老師講解起來只能一帶而過,學生學起來也是略知皮毛。3)稅收實踐教學環節仍然薄弱。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備受企業歡迎的是他們實踐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這是高職與普通高校學生競爭的最大優勢,在稅收教學方面,教學形式已經由傳統“粉筆+黑板+教案+教材+嘴巴”的教學模式逐漸向多媒體教學等多元化教學轉變,單一的教材教學逐漸轉向老師的案例教學和互動式教學,但陳舊的教學思想還根深蒂固的影響著部分教育者,任然存在著理論教學占到80%以上,實踐環節很少,課堂上教師講的多,學生練得少,知識訓練量總體偏小,教學效率低下。有的畢業生工作后,甚至最基本的稅務登記、發票領購、填開都不會。4) 考試考核方法單一,有待改進。稅收課程在課程教學結束后考核方式較多還是采用卷面考試,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記憶程度,雖然考試也是一種培養學生能力的途徑,可是多方位、多角度、靈活的考核方式也可以促進人才多方面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改革建議
(一)創新教學理念。一方面,在人才培養理念方面要將市場需求和學生的專業知識理論體系有機的結合,準確定位會計專業所面向的崗位群,深入分析崗位工作任務,全面認識會計專業面對的多崗位和綜合性崗位的適應力,創新教學理念。另一方面,從稅收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角度,從會計專業的職業規劃以及社會需求等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科學設計教學課程和組織教學內容。對于稅收課程的設計總體思路必須以辦稅員崗位工作任務為依據,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根據稅務機關的要求、企業要求和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來確定教學內容;根據工作程序和事物認知的規律組織教學內容。1)根據稅法相關課程特點,科學課時安排,遞進知識掌握。根據稅收課程本身知識點多,學生掌握慢,遺忘快特點按照專業方向科學設置課程內容,合理課時安排。如:會計專業(會計學方向)應開設《稅務會計》課程至少60學時,作為必修課程,課程開設層次由《基礎會計》到《財務會計》遞進到《稅收會計》,《稅收籌劃》作為選修課程,安排30學時;《國際稅收》課程安排28學時,作為選修課程。另外增加《稅務會計》實訓課程。會計專業(注冊會計師方向)依然開設《稅法》必修課程,50學時;《稅務代理實務》40學時,必修課;《國際稅收》安排28學時,作為選修課程。同時增加《稅務代理實務》實訓課程。2)根據高職教育特點,按照崗位工作過程組織教學內容。把課程內容的組織直接與工作過程銜接,打破單一的按稅種分類的教學方法,采取分行業、分經營業務大類設置專題方式,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方便學生進行多稅種有機聯系的學習,提高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對于與制造業、流通業聯系緊密的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資源稅等的計算與會計處理,以購銷業務為專題串聯講授實踐、操作;房地產開發、銷售業務通常與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增值稅、契稅、耕地占用稅等相聯系,可將相關稅種的學習以房地產開發為專題串聯學習。又如《稅務籌劃》可以以企業投資、籌資、日常經營以及資產重組等各主要經營活動類別為主線排列知識,會讓學生更容易形成清晰的思路,也可以更貼近工作實際、更能滿足高職學生實踐應用的需要。 3) 規范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由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普遍存在缺少系統教學大綱,因此實踐教學環節實施過程中隨意性較大,為了防止稅收實踐流于形式,高職院校應明確實踐教學的內容、組織方式和方法,制定系統的實施方案,加強對實踐教學的有效監控。實踐教學內容的設置要具有層次性、漸進性和可操作性。同時,還要注重按照社會對會計專業人才的就業素質的要求、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及時調整和拓展實踐教學內容。endprint
(三)跟進市場,發揮優勢,深度推進實踐教學。1)整合資源,有效利用。利用現有的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和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在財務會計模擬實驗中增加稅務會計的實訓內容,具體可以是依據同一套業務資料,增加全面的涉稅業務,要求學生同時做兩套賬,一套是依據會計準則提供反映投資、融資和經營活動信息的賬簿,一套是以稅法為準繩的,反映納稅義務的賬簿,并且填制配套的納稅申報表,模擬辦理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等業務,以此保證學生鍛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2)加大投入,縮短適崗期。首先要加大稅收實訓經費投入,建立仿真性強,能全方位模擬稅務工作流程、工作環境職能崗位的稅收模擬實驗室,稅務會計課增加模擬電子報稅訓練,購買仿真電子報稅軟件,建立電子報稅實驗室,由學生獨立完成電子報稅業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讓學生熟悉電子報稅的流程,增強動手能力,縮短就業適崗期。3)真刀實槍頂崗實踐,滿足多方需求,把稅收工作有創新、有成果的注冊稅務師事務所、民營企業作為首選目標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走出校門在企業辦稅員或稅務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的稅務代理崗位上進行的半年頂崗實習,真項目真做。由于周邊地區規定報送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同時必須附送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查賬報告,周邊的事務所在每年的1-5月人手非常緊張,學生實習的及時加入,既為事務所及時補充了人力資源,也讓學生們真實的體會到了現代化企業的職業要求,實現了稅收實務操作與企業的零距離。
(四)改革考試方法,完善評價體系。考試內容的變化,可以起到導向教學的作用,促進在一般課堂教學中貫徹實踐性教學的思想,重視技能教學,改進考試模式和方法。改變常規卷面考試內容,加大對技能的考核。課程結束后考核方式可采用理論與實踐結合比例考核方式,對基礎的理論知識采用試卷考試為主,對技能考核方面,采用隨機抽取稅收工作任務,通過納稅申報表填報、納稅籌劃方案的設計等涉稅工作項目的完成情況,考核學生,從而完善評價體系,全面靈活評定學生成績。
總之,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我們需要采取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對反饋會的信息科學分析等方式,掌握市場需求,了解人才培養的大體結果,發現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及教學過程及考核評價中的缺陷和問題,積極思考,探索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稅收課程教學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費蘭玲 .高職會計專業稅收教學改革初探 合肥學院學報[J] 2010(5)
[2] 何曉嵐. 會計專業稅收課程教學探討 時代教育 2011(8)
[3] 董志蕓. 會計專業稅收相關課程設置于教學實踐探析[J] 2011第26卷 第1期
[4] 寧宇. 關于高等工科院校開設稅法相關課程的探討[J] .會計之友,200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