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東 崔灝
摘 要:本文通過對小學生美術創作學習的調查和研究,針對小學生美術創作學習,倡導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注重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提出了相對的評價小學生美術創作學習創意的標準。提出了具體的評價方法,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合理的利用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
關鍵詞:學習評價;創意;評價標準;評價方法
1 研究的背景和緣起
2008年8月,第32屆InSEA國際美術教育大會在日本大阪召開,不少研究成果中都包含了評價的內容。美國學者、國際藝術教育學會前主席道格拉斯·伯頓(Douglas G.Boughton)指出:美術創作是視覺文化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達到通過視覺文化課程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成果的目標,進行適當的評價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學實踐中,美術學習評價的標準與方法仍然不夠完善,很多美術教師甚至不知如何對學生美術創作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在美術課堂中評價環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2 研究的目的與內容
探索評價小學美術創作學習中的創意的策略,提供評價小學生美術創作學習中創意的彈性的標準和方法。
3 評價小學生美術創作學習中創意的標準
3.1 主題
“主題”在美術創作中顯得尤為重要,作品立意的獨特性,構思的巧妙,以及對身邊事物的觀察與發現、延伸與拓展,都是小學生美術創作中的“創意”最重要的特征。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來試著評價美術創作的“主題”:是否對問題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關注度;敢于在多大程度上靈活地運用美術材料、技法,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是否能夠在美術創作中主動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借助口頭或文字語言表達自己創作中的想法。
3.2 技巧
(1)美術基本技能。美術基本技能指通過美術學習,日漸形成的創作技法和思維能力。體現在具體的美術創作中,我們可以考慮這樣幾個方面: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運用造型要素(形狀、色彩、動態、構圖、材質、肌理、空間等)加以表現和創作;是否對造型要素具有獨特的認識和理解,并能夠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再創造;作品是否生動有趣;是否能夠在美術創作中恰當地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比例與尺度、變化與統一、節奏與韻律等形式美法則。
(2)實用與美感。筆者參閱了美國著名學者帕森斯教授提出的四項美感原則,[1]結合“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具體表現,提出這樣幾個方面評價“實用與美感”的指標:美術創作是否能夠在設計、圖樣、類型、情感、功能方面,帶給人直接的感官刺激,或誘發觀者的內在情感,產生共鳴;在美感方面,學生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靈活運用對比、層次、變化等原則,產生整體統一的效果;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實用功能;作品的實用與美感是否符合人們共同的文化約定和習慣,抑或打破傳統、耳目一新的呈現方式。
3.3 通過不同的技巧與過程表達自己的情感
(1)冒險的勇氣。美術創作中“創意”的實現不僅要靠有別于常規的想法和觀念,更要依賴于學生個人的挑戰心和意志力。具體從這樣幾個方面進行評價:美術創作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大膽、自由的表達,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張力和表現力;學生能否肯定自己的想法、點子,敢于對自己的假設和想象具體到美術創作中;學生能否獨立思考和判斷自己的創意;學生能否主動探究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方法,具有執著的品質。
(2)發散性思維。筆者概括了三個評價關鍵詞:思考角度、探究深度、創作表現力。具體評價標準是:學生是否具有豐富的聯想能力;能夠結合自身的經驗,對不同的材料、信息,通過不同的美術表現形式進行多角度或深層次的探究和表現;提煉主題;在對自己的創意進行表現和描繪時,是否表現出一定的張力和表現性。
(3)寓意和文化價值。寓意和文化價值是評價美術創作中的“創意”的重要方面,決定了美術創作中創意的意義和價值。我們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評價美術創作中的寓意和文化價值:能否將外界的事物與內心感受聯系起來,通過美術語言表達作者的情感;能否透過事物表征,表達事物的內涵;美術作品是否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符合人們共同的文化情感約定,對大眾文化導向具有積極意義。
4 評價小學生美術創作學習結果中創意的方法
4.1 成果發表會
每一單元學習結束后,我們可以將學生美術學習過程中所取得的所有成果進行匯總,包括資料的收集,創作歷程的記錄、手繪草圖,美術作品等;可以舉辦作品美術展覽會,提升學生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自評、學生互評和師評。自評由學生自己陳述創作構思和創作歷程,或者填寫自我評價表;互評可以采用學生口頭陳述或民主投票制,以提升學生美術創作的激情與成就感。
4.2 與學生討論評定結果[2]
美術成績是對學生美術學習過程和結果的綜合評定,對于學生的美術學習的評價,筆者提出可以與學生進行討論的形式,參考學生的自評。教師對學生的美術學習結果評定可以與學生進行討論。通過交流與討論,教師可以熟知學生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認識程度,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更加了解學生的美術表現形式,給予個性化的輔導。
參考文獻:
[1] 黃嘉滕.視覺藝術領域教材教法[M].五南圖書出版司,2010:137.
[2] 宜尼德·茲莫門.有取有舍:坐下來和學生討論的評量方式[J].國際藝術教育學刊,2004.
作者簡介:張旭東(1989—),女,河北人,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美術教育。
崔灝(1988—),男,山東人,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公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