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萍
【摘 要】英語由于自身學科特點,和其他學科有著很大的區別。英語學習的特殊規律,對學習的自主性和環境氛圍的要求尤為重要。學習英語更多依靠的是學生課外的自主學習。本文探索了符合高校學生特點的英語課外學習環境建設的方法,以達到逐步形成具有高校獨特人文特色,滿足學科、專業發展需要和人才培養要求的良好的英語課外學習環境和氛圍,進而提升高校學風建設的質量和水平,提高學生的英語語學習興趣和水平,加強校園人文環境的建設,培養高水平復合型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英語課外學習環境;自主學習;學習環境建設
1 目前高校英語學習現狀
近年來“啞巴英語”現象明顯,高校招收進來的大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較低,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很多學生習慣于中學時期應試教育的學習方式,缺乏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他們在學習上少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對教師有相當強的依賴性,己經形成一些不良的英語學習習慣。課堂上師生缺乏交流,學生的積極性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多學生學習計劃性不夠,不知道該做些什么課外英語閱讀,尤其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很多同學就放松了對英語的學習。高校學生學習英語僅靠課堂學習時間明顯不夠,大學英語基礎階段課時非常有限。這時,是否具有英語自學能力以及英語自學能力的高低,就直接關系到他們能否真正的學好英語,真正的能用英語溝通。而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對于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以理工類高校為例,這些大學的專業設置以理工科為主,人文類學科基礎較為薄弱。校園內的人文底蘊不足,在校生英語學習氛圍不夠濃厚,沒有形成英語課外學習的良性環境。在校學生公共英語四、六級通過率不高,師生以英語作為工具進行學術、科研、教學活動的能力不夠強,影響了學生在專業方面的進一步發展和畢業生的求職就業工作,某種程度上制約了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
2 建設課外英語學習環境的必要性
英語課外活動是英語教學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是它的延續和深化。英語課外活動是學校在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范圍之外,對學生實施有計劃、有組織的英語教育教學活動。英語課外活動是整個英語教學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與英語課堂教學密切相關,是實現英語教學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增加課堂上語言實踐的廣度與密度的有效途徑。搞好英語課外活動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那么英語課外活動該如何搞好呢?這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建設英語課外學習環境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是英語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3 建設英語語課外學習環境建設的方法
3.1 全面開放多媒體教室和語言實驗室
聽力能力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語言技能之一。大學生畢業后會在工作和社會交往中遇到各種各樣的英語聽力使用場合,如與外籍同事共事、與外國客戶合作、參加培訓和講座、短期出國的衣食住行等。然而中國學生由于缺乏真實的聽力交際環境,聽力水平提高緩慢,畢業后難以應對工作和社會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英語交際任務。目前,我國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不能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需要的問題日益突出。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現狀,就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手段,拓展視聽訓練途徑,創造真實的聽力交際環境。
全面開放多媒體語言實驗室,向學生播放英語視頻廣播,同時,利用校園調頻臺為學生播放英語新聞、故事、歌曲、經典影片對白,甚至聽力教學內容、各類考試的聽力材料,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或根據自己的學習計劃有所選擇地收看、收聽英語節目。語言實驗室的開放和校園調頻臺的開通,為學生提供了隨時隨地練習聽力的便利條件,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鍛煉聽的能力。
3.2 形成品牌性英語類學生課外活動
英語課外學習應該遵循生動有趣靈活多樣的原則,要具有趣味性,創造性和競賽性,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是滿足個別化學習的前提條件。高校可以舉辦英語文化節,為學生提供展示英語技能的舞臺,利用形式多樣的英語競賽使學生在繽紛多彩的的英語文化活動中,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鍛煉英語交際能力。可以根據學校特點采取英語演講比賽、英語原聲配音大賽、英美文化知識大賽、英文寫作大賽、英文翻譯大賽、英文卡拉OK大賽、英語辯論賽、英語話劇競賽、英語模擬法庭,對外交流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英語文化的魅力,盡情享受英語文化的精彩,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展現班級凝聚力與表現力,開拓學生的異域視界,為創造繽紛多彩的校園文化做出積極的努力與嘗試,逐漸形成高校英語類學生課外活動標志性和品牌項目。
3.3 用豐富校園文化氛圍渲染語言使用環境
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在實際語言使用情景中有效達到特定的交際目的、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的能力。然而由于真實語言環境的缺乏,中國學生在課外說英語的機會很少。有些學生雖然能夠聽懂英語使用者之間的對話,卻不能運用得體的語言和他們進行深入的交流。因此,高校要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通過多種形式的英語交流活動,創設濃厚的語言交際氛圍,使學生在使用語言的真實環境中,認識別人、了解自己,建立自我認同和自信心,進而開展有效的語言交流。高校可以打造英語社團,以社團為平臺宣傳西方節日、西方傳統文化,曾多次舉辦圣誕節晚會、復活節、感恩節、萬圣節等節日主題活動,向學生講解西方婚禮習俗,外企面試技巧等,會為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搭建便捷的平臺。
3.4 開展英語角活動
各高校可以定期舉辦由師生包括外教在內共同參與的校園英語角活動。學生根據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展開面對面的討論,互相分享所見所聞,或交流學習體會和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為了加強活動的目的性和針對性,社團提前擬定討論的主要話題,便于學生提前查資料,了解相關知識。學生在英語角活動中通過和外籍教師或留學生的交流,還可以學習到中西方文化習俗的異同,加深相互之間的溝通和認識。
3.5 搭建英語自主學習網站平臺
英語自主學習網站作為英語學習資源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正日益顯出蓬勃發展的生機。高校可以建立以學為主的英語學習網站,為學生搭建英語自主學習平臺,將各種英語資源有機的組織起來,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供學習方法指導、知識和學習交流工具,以幫助學生對英語專題知識的掌握,為學生提供一個含有豐富英語資源的學習平臺。在英語自主學習平臺中為學生提供用英語交流和語言實踐的場所,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講英語的能力。
4 結語
英語課外學習應該有計劃性、實踐性、高效性。處理好將是課堂學習的潤滑劑。既鍛煉了能力又豐富了知識;既提高了素質又改進了成績,促進學生有興趣地自主學習英語。課外英語學習環境的建設應該采取課內外相結合,并充分發揮教師的輔助作用,利用語音實驗室創造真實的聽力交際環境,用豐富的校園文化氛圍營造濃厚的語言使用環境,開展英語角活動,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交際場所,并形成英語類學生課外活動標志性和品牌項目,還要搭建英語自主學習網站平臺,重新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參考文獻】
[1]Krashen,S.D.(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Krashen,S. D. (1982).
[2]Spolsky. As language is primarily a social mechanism, languages are learned in social contexts[Z].1989.
[3]喬建忠.如何給學習者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3).
[4]張玲.試論建構主義教學環境下的師生關系[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8(2).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