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銀保
摘要: 目的:對MRI在骨挫傷以及隱匿性骨折診斷中的臨床意義與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為今后的臨床診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方法:抽取在2012年4月-2014年4月間我院收治的外傷患者102例,對其行X線、MRI掃描,對各檢查手段的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本組102例患者經常規X線檢查骨質未發現明顯異常,經MRI檢查表現出T1WI不規則、邊緣模糊的片狀低信號,T2WI呈現為高信號,可對不同部位隱匿性骨折的病變部位、范圍以及形態進行清晰的顯示。結論:MRI在骨挫傷和隱匿性骨折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顯著,其可對X線平片顯示無異常的隱匿性骨折的部位、形態等進行清晰顯示,值得關注并推廣。
關鍵詞:MRI; 骨挫傷; 隱匿性骨折; 診斷;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166-01 臨床上骨挫傷和隱匿性骨折屬于一種程度不同的骨損傷,患者會存在較為明顯的表現差異。臨床實踐證實[1],骨挫傷和隱匿性骨折經常規X線平片和CT檢查無法獲得明確的診斷,因而會對臨床治療造成一定程度的延誤,近幾年MRI技術的日漸成熟和廣泛應用,使得骨挫傷和隱匿性骨折的診斷效果日漸改善,本次研究中出于對MRI在骨挫傷以及隱匿性骨折診斷中的臨床意義與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的目的,對我院收治的外傷患者經X線和MRI技術進行了檢查,并對其檢查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中資料來源于我院收治的外傷患者,抽取其中的102例作為研究對象,包括有男73例,女29例,年齡6-72歲,平均(32.5±12.8)歲,X線檢查和MRI檢查均在傷后2小時-1個月之間,平均為(35.8±11.2)個小時。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明顯,外傷后存在持續性疼痛,且無法減輕,軟組織出現明顯的腫脹,存在明顯壓痛感,活動時疼痛加劇,無法負重,功能受到明顯限制。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對以上統計研究對象在入院后展開X線平片和MRI檢查,并對兩種檢查方法的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對MRI檢查的臨床價值進行評價分析。
1.2.2 檢查方法: 所需儀器為我院現有X線機和0.35T開放式永磁型低場MRI掃描機,MRI掃描時選用膝關節、肩關節專用表面線圈,掃描層厚為5mm,以患者的發病部位的不同為依據,對患者分別性常規失狀位、冠狀位以及橫軸位掃描。所的圖像經2名高年資醫生進行雙盲閱片,并作出綜合診斷結果。
2 結果
2.1 X線與MRI檢查結果: 本組102例外傷患者經X線檢查均未發現骨質異常,經MRI重建均顯示存在骨折。
2.2 骨折部位與合并傷: 本組102例骨折患者中共發現隱匿性骨折112處,包括有股骨內側髁22處,股骨外側者23處,脛骨內側平臺20處,脛骨外側平臺15處,股骨遠端10處,脛骨上斷9處,脛骨下端6處,腓骨小頭7處。經MRI檢查發現合并傷情況為:合并半月板損傷者29例,合并韌帶損傷者36例,合并關節腔積液者13例。
2.3 MRI表現V 本組102例患者經MRI檢查發現,隱匿性骨折主要可分成以下三個類型:隱匿性皮質骨折,MRI表現為骨折線在T1WI序列上呈現中低信號,T2WI序列表現出高信號,STIR序列則表現出更高信號。本組有27例患者確診為隱匿性軟骨骨折,經MRI掃描可發現其T1WI序列呈現為明顯低信號,T1WI和STIR序列呈現高信號。隱匿性皮質下骨折患者的MRI表現為T1WI序列呈現出條片狀低信號,T2WI序列表現出高低混雜信號,而STIR序列則表現出較其他序列更加明顯的條片狀高信號。
本組骨挫傷患者的MRI表現包括:Ⅰ型者表現出干骺端、骨干區呈現出彌漫性信號異常改變;Ⅱ型者則表現出軟骨下骨皮質連續中斷;Ⅲ型者表現為軟骨下骨內局限性信號異常改變。
3 討論
臨床上骨挫傷就是指在松質骨內發生出血、水腫等癥狀,隱匿性骨折則為骨挫傷合并骨小梁的斷裂,一般在局部直接外力作用下產生,然而有研究顯示[2],在慢性疲勞性損傷、關節軟骨破壞后繼發性損傷中也可出現骨挫傷和隱匿性骨折。研究結果顯示[3],骨挫傷和隱匿性骨折并沒有導致骨密度出現異常,經X線平片、CT掃描很難獲得異常征象。近幾年的研究發現,MRI技術在骨挫傷和隱匿性骨折的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顯著,其可對骨挫傷和隱匿性骨折的部位、形態以及程度等進行清晰的顯示。MRI檢查中可將隱匿性骨折分成隱匿性皮質骨折、隱匿性軟骨骨折和隱匿性皮質下骨折三種類型,不同骨折類型者的MRI表現存在明顯差異,均存在典型特征,并且不同部位骨折和不同合并傷患者的MRI征象均具有典型特征,這對于臨床的早期診斷和鑒別具有重要意義。對于骨挫傷的診斷,MRI表現同樣分成三種類型[4]。
綜上所述,臨床上對于骨挫傷和隱匿性骨折的診斷,采取常規X線平片或CT檢查無法得到明確診斷,容易造成漏診,診斷率較低,進而會延誤治療。MRI檢查在骨挫傷和隱匿性骨折的診斷中則具有顯著地臨床價值,診斷率較高,鑒別準確,值得關注并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菁菁,王偉,張力.低場強MRI可首選診斷膝關節隱匿性骨折[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3(30):192-194.
[2] 卓麗華,龍擁軍,王艷菊,等.膝關節隱匿性骨折的MRI診斷價值[J].中國現代醫生,2009,14(21):334-335.
[3] 丁建林,易旦冰,陳曉亮,等.64層CT及MRI診斷隱匿性骨折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09,15(01):789-791.
[4] 黎春.質子脂肪抑制序列(PDWI-FS)對膝關節骨髓挫傷的診斷價值[J].南華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15(03):772-774.
[5] 梁昌富.膝關節隱性骨折的MRI診斷及意義[J].海南醫學,2010,15(1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