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陳媛媛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幼兒期的培養。不僅要幼兒習得必要的生活經驗與常識,還要盡量培養以人為中心的教育為出發點,就是針對人的發展而制定的有計劃性的學習,而不是盲目的統學。現代幼兒教育中高度提倡“以人為本”,體現了對人本身發展的重視,一切教育都必須以人為本,這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但是在此過程中,幼師的教育教學素質也是大眾關心的要點。
【關鍵詞】幼師 幼師教育 以人為本 教育理念
一、相關概念
1.幼師:是教師隊伍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主要以女性教育者為主,負責教育學齡前兒童,主要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幫助他們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幼師教育教學就是幼師向幼兒啟蒙教育的過程,他們的角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還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2.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的體現。而在幼兒教育中,就是以幼兒為中心,把幼兒自我價值的實現與自身啟蒙的習得相結合,通過以人為本的教育達到個人的升華。
3.教育教學理念:是人們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律的認識和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態度和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明確表達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當前我國幼師教育教學的現狀
1.當前我國幼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教學現狀不樂觀。當前我國很多人考取了幼師資格證,但是大多對幼師這個職業一知半解,無法勝任有難度的工作。由于自身知識等素養的不同,加上對幼師教育的專業知識的不了解,對教育的側重點也會不同,導致幼兒啟蒙教育的失敗。
2.幼師教育方法欠缺,有些幼師教育極端化。當前大部分幼師對幼兒的教育不是憑借老一輩的經驗,就是憑借自己的感覺。使幼兒的啟蒙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現有的手段落后,使幼師工作難度加大,一部分幼師采取了極端措施,更是傷害了幼兒的心理。所以說當前幼師教育存在危機,不僅無法真正使幼兒得到啟蒙教育,還有可能傷害幼兒的心理健康。
3.幼師教育教學內容選擇不妥當。許多幼師認為幼兒的智力大體是相當的,但是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智力發展期。在教育內容上要做到全覆蓋,多方面的教育,使每一個幼兒得到充分的啟蒙。針對某些幼師傳遞不健康的內容,必須要嚴懲。
三、幼師教育教學的發展
(一)提高幼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1.加強對考取幼師資格證的準幼師的專業理論教育,提高幼師職業基礎。加強對理論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幼師處理幼兒問題的方式方法,有利于克服幼師教育的弊端,提高幼師教育教學水平。
2.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提高真實案例的分析與研究。一個好的工作環境,可以激發人的創造力。對幼師而言,管理幼兒本就是一項繁雜的工作,更有利于幼師放松心情,愉快面對幼兒,開展幼師教育。同時,培養幼師對真實課題的研究興趣,提高其反思考能力,不僅可以了解幼兒,還可以了解自己不足,提高工作能力,促進幼兒成長。
3.提高民主管理,激發幼師內在成長動力。加強民主管理,發現每一位幼師的閃光點,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才能發揮最大的能量。根據對幼兒教育的實際規劃,對幼師委以重任,激發工作熱情,才能使幼兒教育有實質性的變化。
(二)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規范幼師教育管理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以人為中心,使人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與尊重,使幼兒能夠自由充分地發展,實現幼兒與社會的良性接軌。因此,有必要進行幼師隊伍建設、改革教育結構、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包括針對幼兒以及幼師在內的教育,優化幼兒園的管理強度。
1.樹立科學的幼兒培養觀念與規劃,落實以人為本。對幼兒的啟蒙教育進行全方位的規劃,使知識和經驗能夠幫助他們成長。開拓盡可能的廣闊空間,注重幼兒自身的發展,保證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和諧發展。
2.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讓制度化與人本化有機結合。管理者要以身作則,講究民主、注意協調,營造人文的良好工作環境。同時采取多元化的激勵措施,要特別注意精神激勵,不僅能夠形成自我激勵和約束,還可以形成對集體的激勵,發揮更多的幼師隊伍的優勢。
3.注重師德的培養,向幼師灌輸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幼師素質。幼師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關鍵環節,幼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幼兒啟蒙教育的程度。所以提高幼師的以人為本觀念,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啟蒙教育水平,還可以提高幼師素質。在此觀念的影響下,可以形成一種內在的信仰,促進全面發展。
四、總結
以人為本是教育理念的創新,不僅適用于幼師教育教學,也可廣泛應用到其他教育領域。不僅能夠促進我國教育觀念的改變與變革,還可以使學生在幼兒時期使自身的個性得到完全發展,更有利于發展優秀人才。當前的時代是人才的時代,老的教育方法早已不適合現代社會的發展,“以人為本”就是對老觀念的挑戰,對老觀念的變革。使教育真正成為人的教育,而不是教育的機器。未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必將得到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曾傳虎. 論“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J]. 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1(06).
[2]孫顯元. 論“以人為本”[J].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1).
[3]閆拓時. “以人為本”的教育學意義[A]. 學習化社會中的成人教育——2006年國際成人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 2006.
[4]李丹. 幼師教育教學與“以人為本”[J]. 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5(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