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衛濤
摘 要:企業創新已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中小企業作為自主創新主體,其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有效保障。研究首先分析無錫市中小企業的組成以及它們自主創新能力現狀,繼而進一步剖析無錫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過程中存在以及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提高無錫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策略和路徑,以推動無錫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無錫;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9-0009-04
引言
中小企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工業新增產值的近3/4是由中小企業創造的,中小企業已成為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支撐力量,在推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過程中,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受到各級部門高度重視。根據無錫市經濟信息化委員會2013年上半年統計資料,無錫現有50 000多家工業企業中,大型企業僅133家,99%以上的企業都是中小微企業,這些中小企業對無錫GDP的貢獻率達到60.8%。對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由于受自身規模限制,在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存在劣勢,自主創新能力較低,一般采取引進、消化、吸收為基礎的模仿創新方式。而中小企業單純依靠模仿和引進,其局限性十分明顯:首先,引進的技術在品質、成熟度和配套性等方面往往存在不足,難以在企業長期發揮作用;其次,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難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無法擺脫在技術上受制于人的局面,企業也就無法在競爭中獲取并保持持續優勢。因此如何提升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成為創新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1]。
中小企業是無錫最具活力的市場經濟主體,它已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構建市場經濟主體、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在地方經濟發展中起著支柱作用,其發展質量和水平直接關系著無錫社會經濟發展大局。同時中小企業在創新機制、創新效率和決策運作機制方面具有其他企業無法比擬的優勢,成為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載體,是地方經濟發展持續增長的主要源泉。因此加強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意識,促進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完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對于國家與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文通過對無錫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現狀以及創新發展過程中存在以及面臨的問題分析,提出無錫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的路徑以及相關對策措施,以推動無錫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
一、無錫中小企業及其自主創新能力現狀
無錫的中小企業主要有三大類型組成:一是低附加值加工型企業,長期以來它們得益于中國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強勁的出口拉動,在產業鏈的末端從事簡單的組裝、加工等生產,其生產管理簡單粗放,一旦市場環境發生變化,訂單量驟減,生產成本上升,生存即刻受到威脅;二是具有一定技術、規模和行業優勢的中小企業,它們往往構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與第一類中小企業相比,這類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通常具備一定程度的技術、管理和市場優勢;三是初創型中小企業,這其中包括初創期的大量民營高科技企業,它們是風險投資稱之為“種子期”的企業,通常這類小企業的“成活率”比較低。在無錫,上述三類企業中大量的是民營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對無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非常重要,在它們的自主創新能力發展過程中,第一類企業必須要設法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提高附加值率;第二類企業要在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技術和市場優勢,個別企業還要爭取成長為行業內的翹楚;第三類企業是無錫創業創新精神的體現,也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依托[2]。
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總體表現較弱,無錫盡管位于中國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工業基礎雄厚,但其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同樣面臨類似的問題。相比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缺乏政府政策扶植和相應的資金支持,自主創新動力和能力均不足,缺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著實處于劣勢地位。因此,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已成為制約無錫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提升這些占無錫企業總數99%的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是構建無錫地方創新體系的關鍵因素。從無錫市知識產權申報統計的數據中發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是少之又少,僅為萬分之三。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總體上反映了無錫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現狀較弱。
二、無錫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發展中存在主要問題
(一)求穩怕“死”,創新動力不足
企業愿不愿意創新和想不想創新,既與自身能力有關,也與企業的創新意識和理念有關。創新動力不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第一,創新會影響到企業的即期利潤。一些企業認為,創新不僅需要大量投入,而且投入一般又很難得到及時回報,因此認為中小企業不應把創新放在首位。第二,小富即安,不敢冒風險的意識也制約了創新的內在動力形成。很多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現有實力來之不易,因而一般會“重市場、輕研發”、“重包裝、輕質量”,不思進取,不愿創新。第三,認為中小企業難以與跨國公司同水平競爭,與其提高技術水準接近跨國公司,還不如守住原有市場與跨國公司保持距離。為此不愿加大對技術和人力資源的投入。第四,認為創新是“成三敗七,九死一生”,一旦創新失敗,企業面臨破產倒閉的危險,因而普遍存在“創新恐懼癥”,對自主創新的必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是導致創新動力不足的首要原因。雖然有一些中小企業認識到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大都表現為急功近利、短期行為和眼前利益,沒有長遠規劃;也有部分企業對自主創新投入忽冷忽熱,缺乏可持續發展理念,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在能獲得現實利益的情況下,更愿意把有限的資本投向擴大再生產,而不愿用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激勵機制滯后,自主創新型人才匱乏
人才是企業自主創新的最重要力量,也是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由于中小企業的規模小,難于承受用大量的資金引進人才,而且激勵制度不夠完善,經營環境與大企業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無法為創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導致創新型人才匱乏,而這種人才匱乏是制約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由于一些中小型民營企業大多長期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生產經營,技術低下,設備陳舊,這類企業的經營者一般自己并不熟悉現代技術,但又不敢放手讓懂技術的人去創新。加上有些民營企業工作環境較差、工資福利待遇不高以及參加教育培訓的機會又不多等原因,使一些高素質創新人才即使進入了此類企業,但也難以安心、盡力于工作。而一些規模較大的民營集團企業,大多又保留著家族企業經營的特點,家族企業的治理結構對外來人才有著天然的排他性,一些優秀人才由于在企業經營中得不到重用,導致高科技人才流失嚴重,留不住人是企業創新能力不強的根本性因素。相當比例的中小企業認為缺乏“人腦”是阻礙企業進行科技自主創新的主要原因,也是今后在技術創新方面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endprint
(三)機會成本太高,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力,不敢創新
擁有知識產權足以使企業贏得市場優勢,提高核心競爭力,如果對知識產權缺乏應有的保護力度,自主創新就不能發揮作用,由于現行的市場環境還不規范,使企業自主創新存在較高的機會成本。企業普遍反映,有的靠攻關、靠機會、靠低廉的勞動力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而化大力氣去搞研發創新則反而得不償失。目前中國許多企業自主研發的產品或技術成果的知識產權得不到有效保護。在知識產權保護普遍不夠的環境里,要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中小企業往往比大企業面臨更大的困難。大企業一般都有專門部門和人員執行知識產權保護這項任務,資金上也有專項保護基金,而且在實際遇到知識產權侵犯時,各級政府以及司法部門會盡力去打擊。而大多數中小企業既無專門機構也無專門人才,也難以承擔知識產權糾紛所需的巨額訴訟費用,使得一些中小企業在創新能力發展方面步履艱難。也有些企業反映,自己歷盡艱辛、耗費自己大量資源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投放市場不久,市場上類似產品接踵而至,與自主創新相比,模仿的成本既低、風險又小,效益好。
(四)創新資金投入不足,不好創新
企業的財力保證是進行技術創新的重要前提,經費投入水平是衡量一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盡管無錫市政府近年來出臺了許多針對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活動的扶持政策,但是它們獲得的資金支持仍然十分有限,中小企業對政策的力度和針對性普遍感到不足。無錫這幾年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在成倍增加,對中小型企業創業創新環境的構造也傾注了大量的精力,但對高科技企業尤其民營中小科技企業成長過程各個階段特別是初創期扶持尚未形成體系,企業很少從政府部門得到研究開發經費。根據無錫經濟信息化委員會的統計顯示只有近10%左右的企業研發資金相對比較充足,近九成以上的企業研發資金存在缺口。目前來講,很多企業研發資金主要也只能靠銀行貸款,由于中小企業自身實力較弱、資信等級較低,往往很難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資金匱乏已成為困擾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瓶頸”因素。調查顯示三分之二企業是以自有資金作為技術創新資金主要來源,風險投資的比例不足5%。另外,申請上市融資的機會也不多,直接融資的難度更高。
三、無錫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策略
自主創新是一個開放的體系,開放式創新的商業模式要求企業把內部創新與外部創新結合起來,要能準確界定自己的核心能力,善于對創新過程進行合理規劃并制定出中長期的創新路線圖,在實施的時候,要堅持“博采眾長、為我所用”的開放理念,充分發揮一切有利于企業自主創新的資源,才能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針對無錫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實際,提出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作為當前技術創新的主要路徑,而對自主創新能力基礎較好企業將系統集成創新作為實現技術創新重點突破的主要路徑,對“530計劃”等高科技中小企業將原始創新作為長期堅持的技術創新路徑。下面從企業本身以及政府層面分析探討無錫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策略。
(一)企業選擇適宜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發展提升路徑
從一般意義上講,國家大力提倡自主創新,培育自主創新能力,這種理念和出發點是好的,企業也應該形成一種自主創新的意識和精神,這是國家的一種宏觀戰略,是今后技術戰略發展的趨勢所在,但具體到各個企業,應該與企業的技術資產存量和增量相結合,綜合企業自身的產品特點和市場環境,根據企業的技術能力選擇相應的發展路徑,以求降低自主創新的風險和成本,提高創新的成功率。目前針對無錫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較為可行辦法是側重于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而對目前缺乏積累的關鍵技術,可以考慮進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但重點在于二次開發,避免以往走過的引進—失敗—再引進—再失敗這種惡性循環老路,要注重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二次創新能力。
(二)企業加強研發資源投入,培養創新人才
無錫的中小企業家應該具有創新精神和意識,具有高瞻遠矚的眼光,能在對市場機會判斷的基礎上,選取適合自己的相應技術,進入與企業技術能力相匹配的創新能力發展軌道,加大研發投入,以技術取勝,占領市場。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形成,除了擁有先進的設備和工藝水平外,關鍵是企業要有一批創新型高新技術人才。從本質上說,企業的競爭是技術的競爭,技術的競爭又是知識的競爭,而人是知識的載體,因此歸根結底,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企業要想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必須擁有一批創新型人才。中小企業要加強創新型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重點要完善企業的激勵機制,可以為技術人才的晉升設置綠色通道,同時也可以通過分紅、入股等方式,使人才自身和企業成為利益共同體,從而有效地防止骨干技術人才流失,確保企業核心技術積累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自主創新能力。
(三)改善政策法規保障體系,完善自主創新環境
各級政府是自主創新環境的培育者和維護者,要提高地方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就必須科學、合理地發揮地方政府應有的責任。一是加強政策的扶持和引導作用,地方政府要加大科技投入、稅收扶持、金融支持、政府采購等政策的扶持和引導力度,同時還應該大力提高各種激勵政策的執行力,使得各項激勵措施落到實處,從而為中小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既要從制度抓起,又要從體制入手,建立行業自律與政府監管相結合的保護與打擊體系,同時要加大政府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以及懲罰力度,提高侵犯知識產權行為人的成本。三是完善創新服務體系,搭建各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搭建風險釋放平臺,化解企業創新風險;搭建融資平臺,方便企業創新籌資;搭建服務平臺,為企業創新提供有效服務[3]。
(四)打造產學研合作體系,完善地方中小企業創新交流與合作平臺
政府建立多功能的產學研合作服務中心,健全市場化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完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企業在根據自身情況,積極有效地與科研院所進行長期合作,開展一些關鍵技術的攻關,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人力資源和實驗設備,降低企業獨自研發的風險和成本。無錫中小企業極大部分是民營企業,自身缺乏知識積累和知識更新,不愿開展交流與合作,缺乏創新意識,擔心技術流失,導致閉門造車,各自孤軍奮戰,取得的所謂創新成果在國內外同類產品相比沒有競爭力。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甚至相互拆臺,導致信息、技術、知識相互缺乏溝通交流。有些中小企業即使有一些交流與合作也不成體系,在創新交流與合作中如果出現挫折,造成資金損失就想放棄,過于注重眼前效益,不注重長遠利益。創新項目往往半途而廢,既浪費創新投入資金,又使合作創新信心喪失[4]。endprint
結語
創新資源如何共享、優化、提升,需要緊密結合本地社會形態、經濟發展水平、區域產業優勢、相關行業特點和企業自身條件有選擇性地采用[5]。處于后工業化時期的無錫堅持科教優先、自主創新,把自主創新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環節。本文通過對無錫中小企業組成和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現狀分析,以及它們自主創新發展過程中存在或者面臨的問題探討,提出了無錫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路徑與提升策略,這些策略措施有助于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廣大中小企業積極轉變觀念,主動調整經營戰略,集中自身技術力量和資源,專攻一門技術或一個市場,做精做大,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優勢,同時也推動無錫地方經濟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翠娟,尹志紅.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構成要素及提升策略[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111-114.
[2] 吳敬璉,黃少卿.無錫經驗: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的個案研究[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0.
[3] 陸玉梅,沈曉莉.常州市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6):29-31.
[4] 齊海英.提高中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5] 王利娟.提升江蘇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J].華東經濟管理,2007,(9):15-17.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M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Taking Wuxi City as an Example
NI Wei-tao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xi 214024,China)
Abstract:Enterprises innovation capacity has become a motive force for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on both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ME),as an innovation subject,it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s promotion is the effective safeguards of the enterprise sustained development.This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composi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Wuxi SM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city,and then further discusses existing problems for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ath for enhancing Wuxi SM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city in order to upgrade such capability.
Key words:SME;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Wuxi;development strategy
[責任編輯 劉嬌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