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麗燕
摘 要:構建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也是新課改背景下的一項重要課題。從闡述構建生活化課堂的重要意義入手,并根據平日教學實踐經驗,提出了一些構建生活課堂提高教學效率的可行性措施:使教材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親近感;創設生活游戲情境,讓數學知識融入生活;將數學課堂引入生活,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鞏固數學知識;創設開放的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通過構建生活化課堂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可以使學生更容易親近數學,樹立“生活即數學”的理念,有助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思考抽象的數學概念,培養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是在生活中產生并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而且生活情境能夠讓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參與到對數學問題的思考當中,感受數學的實用性與趣味性,有利于學生以生活情境為基礎積極探索,形成抽象思維能力。
一、使教材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親近感
創設問題情境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基本的教學策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將教材內容改編得更貼近生活實際,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增強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親近感,增強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學“兩位數的加減法”時,我就結合書本上的內容,創設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情境,如“小紅跳繩跳了105下,小華跳了95下,小紅和小華共跳了多少下?”“爸爸今年45歲,小麗今年9歲,爸爸比小麗大多少歲?”“爺爺給了小華50元去買鋼筆,買鋼筆需要23元,售貨員應該找零多少元?”等問題情境。這些問題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身邊,現實生活中到處充滿數學問題。學生很容易“入境”,全身心地投入到問題的探索中,學生在課堂上樂學、愛學,感覺生活就在課堂當中,課堂成了探索生活問題的場所。
二、創設生活游戲情境,讓數學知識融入生活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求知欲望強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抓住學生的這些特點,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數學活動中快樂地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例如,在教學“乘法口訣”一節內容時,我就開展了“小小超市”這一數學活動。讓學生分別扮演服務員與顧客,在“超市”進行“購物”或“售貨”的交易活動。比如,1千克西瓜是2元,你買5千克西瓜是多少元?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服務員”與“顧客”之間進行交流、溝通,學生在交流中不僅能夠鞏固、熟練數學知識,還可以體會到數學知識對于生活的重要性,鍛煉自己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去有效地解決生活問題。數學活動游戲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在活動交流、溝通中使數學知識自然內化為一種能力。
三、將數學課堂引入生活,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鞏固數學知識
小學生動手操作的欲望很強烈。使數學知識能夠與學生的生活很好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當中,這也是使學生掌握知識、鞏固知識、提升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例如,學過圖形面積計算以后,我引領學生到學校操場去實地測量一下學校操場的面積。在學習了“圓柱的體積”時,我讓學生測一下圓柱形水桶的體積,引導學生如何能夠測量出水桶的底面周長、求得半徑、測量水桶的高度,然后進行計算。再如,讓學生測量一個長方形池塘的容水量,教師引導學生先測出水塘的長與寬,然后讓學生將池塘的高轉移到地面上來測量。這樣,既調了學生的積極性,又有助提高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技能。
四、創設開放的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創新能力,應該成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小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比較強,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需要在長期的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中逐漸形成和增強。在數學教學中,注重設置開放性的數學教學情境,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例如,小明家距學校1000米,小華家距學校是1200米,小明與小華家相距多少米?這樣的問題情境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學生往往會想當然的來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學生結合生活情境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討論與探究。通過探究學生清楚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可以有多種,其問題的答案也有多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這樣的情境,有助于學生從實際生活的多個方面去思考問題,促進學生用不同方法來解決問題能力的形成。
總之,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師要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使數學教學融入學生的生活當中,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參與數學課堂體驗。教師要在數學教學技能目標的設計上和具體實施教學活動的課堂上,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參與生活體驗為手段,積極營造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生活情境及動手實踐中獲取數學知識,增強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昌洪.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4).
[2]余洪慶.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3(5).
(作者單位 新疆伊犁州特克斯縣喀拉托海鄉寄宿制中
心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