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現順
摘 要 現今,在大學英語教育中,考試已并非主要目的,培養學生的語言聽說讀寫能力才是重中之重。愈來愈多的教師也意識到當前我國的英語聽力教學情況不佳,許多老師采取傳統的教學手段,未能真正提高聽力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的聽力學習效果較差。筆者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及相應的調查,就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及其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大學英語 聽力教學 教學現狀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WEI Xianshun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Guangxi 530003)
Abstract Today, in the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the examination is not the main purpose, to develop students' oral and written language is the top priority. More and more teachers are awar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or teaching of English listening, many teachers tak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not really listening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learn less effective hear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f previous work experience and appropriate investigations on the status of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listening and existing shortcomings, propos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teaching status
1 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現狀
1.1 傳統的英語聽力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1)英語聽力教學手段滯后。雖然多媒體教學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資源有限,學生眾多,區域、高校的經濟發展還不能讓所有學生體驗網絡教學。盡管學校在多媒體上下了不少工夫,興建多媒體教室,可是這還是不能很好地解決英語教學資源問題。(2)忽視聽力技巧的指導。英語聽力技巧指的是引導學生如何在拿到聽力題目時,合理進行審題,采取聽力技巧,抓住聽力材料中的關鍵詞句,快速記下,并聯系上下文,把握全文的主要意思。然而,由于教師忽視聽力技巧指導的重要性,許多學生在拿到聽力題目時不知從何下手,僅僅采用單一、古板的方式試圖聽懂整段材料,所得效果較差。由此可見,若缺乏高效的聽力技巧指導,將難以真正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1.2 聽力課教學缺乏指導性和趣味性
填鴨式的應試教學甚至使學生對學英語有了逆反情緒,這在學習中成了最大的絆腳石。學生在課堂上常感到單調乏味、課堂氛圍沉悶。學生進步緩慢,對聽力產生了抵觸、厭煩情緒。
1.3 學生缺乏良好的英語聽力習慣
學生沒能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具體表現在聽時頭腦不清醒、精力不集中,不能整段地聽,而是聽零零散散、斷斷續續的不完整的單詞、詞組,沒有掌握必要的聽力技巧。
1.4 學生的詞匯量匱乏、語言基礎較薄弱
目前,許多學生由于詞匯量匱乏,在聽力時往往很難快速寫出需要的單詞,或是找不到合適的單詞,或是單詞拼寫出錯、大小寫錯誤等等,由于詞匯量匱乏,學生的語言基礎大多較為薄弱,聽力教學效果難以提升,往往導致聽力扣分。
2 改善聽力教學效果的對策
2.1 創新英語聽力教學模式
(1)重視聽力技巧的培養,提高聽力教學效果。在學生基本上適應聽力課堂,對聽力需求有了增長的情況下,要對學生進行精聽和泛聽練習。進行精聽時應讓學生先把錄音內容從頭至尾聽一遍,再把聽不懂的地方集中起來,一遍又一遍地反復播放。在這個時候可以讓學生記錄文本,鍛煉他們記錄的速度,隨后進行復述練習。(2)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加強英語聽力教學。目前,學校的英語聽力訓練從手段上,主張應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建立視聽結合的聽力訓練模式,從而達到促進聽力水平提高的目的。大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采用現代化、信息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授課,例如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結合聲色圖像作為英語聽力材料,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及形象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及積極性。經常出現大學生聽完一整段材料,卻未掌握主旨大意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通過多媒體聽力材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材料的吸引力,而且教師生動的圖畫及視頻會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材料中講的內容,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課堂教學效果。
2.2 營造良好的聽力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對英語聽力的興趣
教學中對學生加以適當引導,加強趣味性技巧教授,便能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課堂導語,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可見其對提高本節課程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導語若設置過于簡單、過于花哨,都將無法達到最佳的促進效果。因此,教師應當著力于設計適宜的課堂導語,力求新穎、巧妙、幽默,以便達到引發學生好奇心、興趣的效果,從而促使課程教學順利開展。營造了充滿趣味的教學氛圍,就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穿插新奇有趣的故事,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在這樣的氣氛中教學,能夠大大地提高教學效果。
2.3 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英語聽力習慣
一方面,必須鼓勵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參與聽力信息獲取過程,分清主次,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應當重視外語第二課堂建設,加強實踐教學,以便學生能夠把課上所學用于實踐,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并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反過來能夠指導和激勵學生課上學習,學與用互相加強、互為動力。這樣可以有效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外語教學水平。
2.4 幫助學生突破語音障礙
2.4.1 豐富學生的英語詞匯量
為了確保學生在寫作時可以靈活運用各類詞匯,教師應當加強學生的詞匯量教學,除了在課堂上開展必要的詞匯教學之外,包括詞匯的含義、詞匯的用法、詞匯的搭配、組詞、造句等,確保學生真正掌握該詞匯,還應當加強對學生詞匯掌握的抽查,結合聽寫的方式,真正加深學生的掌握情況,便于寫作時的詞匯應用。
此外,如文中所述,教學在開展詞匯教學時,并不能單單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應當通過相應的組詞搭配、短語構成展開教學,將常見的詞匯短語搭配整理出來,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與記憶,例如“to start with, after a while, several minutes later, 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at last, before long, from now (then) on, to ones surprise”等,讓學生運用此類短語進行自主造句,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該詞匯及短語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強學生寫作的技巧與水平,使文章更為豐富。
2.4.2 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模式
思維方式制約著語言的表達習慣,而思維是聽力活動的基礎。由于學生的日常用語為普通話,受中國文化思維慣性的影響和干擾,容易在英語表達上產生負遷移現象。因此,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結合教授內容引導學生發現、比較英漢思維模式的差異,培養學生洞察文化差異的自覺意識,使其逐步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最終準確、規范地用英語傳遞語言信息。
3 結語
可以說,在當前社會經濟、信息技術發展快速的今天,加強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改革,創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手段,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英語掌握水平,選擇適宜的聽力教學方式,真正開展適宜我國大學生的聽力課程教學活動,推進英語聽力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提高我國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朱湘華.大學英語聽力策略訓練模式與效果分析[J].外語研究,2010(2):53-58
[2] 陳高娃.論大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1(1):144-145.
[3] 丁愛春.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教法探究,2012(9):5-6.
[4] 鞏堅,丁明明.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現狀與對策[J].科技信息,2013(1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