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勝昌
【摘要】目的:總結高血壓危象患者的急救治療體會。方法:回顧性選擇我院急救的60例高血壓危象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院后在分析患者高血壓危象誘發因素的基礎上,及時予以搶救治療措施,包括一般治療、降壓治療和合并癥治療。結果:本組60例患者經急救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8.33%。其中1例患者因治療過程中發生心血管病合并癥而視為無效,但無患者死亡。結論:針對高血壓危象患者,予以及時、有效的急救治療措施對控制患者血壓、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血壓危象;急救;治療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2-0137-01
高血壓危象主要指在高血壓基礎上,因全身細小動脈發生暫時性強烈痙攣,導致血壓急劇升高所發生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包括惡心嘔吐、心動過速、神志變化、劇烈頭痛、面色蒼白、呼吸困難等。臨床上,因高血壓危象病情十分兇險,因此予以患者及時、有效的急救治療措施是改善患者預后、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本文回顧性選擇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急救的60例高血壓危象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將急救治療體會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搶救的60例高血壓危象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齡52~75歲,平均(64.5±4.3)歲。病程3~12年,平均(6.4±2.1)年。誘發因素:勞累過度28例,情緒激動23例,不規則用藥12例,其他7例。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劇烈頭疼、心悸氣促、眩暈多汗、惡心嘔吐、耳鳴,嚴重者或伴有昏迷、抽搐、手足抖動及煩躁不安等癥狀。
1.2方法
1.2.1一般治療
患者入院后,立即行生命體征和血壓指標的監護,吸氧,開放靜脈通道,保持呼吸道暢通,并對患者靶器官功能狀況進行掌握。同時,針對不同患者所存在的危險病因,予以對癥處理,防止腦水腫,控制抽搐。
1.2.2降壓治療
○1靜脈用藥。患者靜脈所用藥物首選硝普鈉,即將50mg的硝普鈉加入250ml的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中,予以患者靜脈滴注。同時,治療過程中根據血壓控制情況及相關病情適當調整藥量,劑量為 0.25~10μg / ( min·kg) 。另外,控制持續靜脈給藥時間于 72h 以內,以防止患者發生硫氰酸鹽中毒不良反應。其次,可選用硝酸甘油,即將20mg的硝酸甘油加入250ml的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中,予以患者靜脈滴注。同時,對靜脈滴注速率進行嚴密監測,劑量為10~100ug/min。
○2口服用藥。當無條件行藥物靜脈滴注降壓急救或于院外急救時,則立即予以患者口服降壓藥物,主要包括:卡托普利:25~50mg舌下含服,;5~10mg硝苯地平舌下含服或口服;氯丙嗪:25mg舌下含服。
1.2.3合并癥治療
待患者血壓控制后,減慢靜脈滴注低速,減少口服藥物劑量,以維持治療。同時,針對有合并癥的患者予以針對性處理:○1合并顱內壓高者:靜脈滴注 20%甘露醇 250 mL ;○2合并抽搐者:予以地西浮注射。同時,對患者心、腦及腎功能狀況等進行密切監測,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
1.3觀察指標
于急救治療后,評價本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評價標準[1]為: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顯著改善,血壓平穩下降至安全水平;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減輕,血壓緩慢下降10%~20%;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血壓無降低或繼續升高,或發生心、腦、腎等臟器損害及死亡。臨床救治效果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 結果
本組60例患者經急救治療后,顯效33例,有效26例,急救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8.33%。其中1例無效患者,因治療過程中發生心血管病合并癥而視為無效,但無患者死亡。
3 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但如果不加以規范的藥物控制和合理生活作息,很有可能急性發作,引起一系列的心、腦血管并發癥,又叫做“高血壓危象”。床上,當高血壓患者因一些誘因使全身小動脈暫時而急劇地痙攣,使血壓迅速增高至舒張壓>18.67kPa(140mmHg),收縮壓>29.33kPa(220mmHg)時,不論出現危象(急癥)與否,必須進行緊急搶治[2]。因此,高血壓危象是發生于高血壓病過程中的一種特殊臨床現象,因其病情進展迅猛,發病后若不及時予以搶救措施,可危及患者生命。臨臨床急救治療中,針對高血壓危象的急救原則主要包括:一是嚴密監測血壓,消除誘因,靜脈給予短效降壓藥,快速、準確控制血壓;二是血壓控制后,口服藥逐漸代替靜脈給藥,口服降壓藥常在靜脈用藥6~12 h后開始使用。三是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急救治療方案,提高急救效果。總體治療方向即消除誘因,采取降壓治療,但血壓降到安全范圍應放慢速度,以免影響臟器供血[3]。急救降壓目標為:1 h平均動脈壓迅速下降,但不超過25%;2~6 h 內血壓下降至約160\100~110 mmHg ;以后24~48 h 逐步降壓至正常水平[4]。本研究中,60例患者經一般急救治療措施后,先行靜脈滴注降壓藥物治療,治療藥物中硝普鈉,能發揮擴張動、靜脈的作用,且起效快,能迅速降低患者的血壓;硝酸甘油則為小劑量擴張靜脈藥,也具有藥效快的特點。然后行口服降壓藥物治療,其中卡托普利能夠降低血管緊張素Ⅱ水平,促進小動脈舒張;硝苯地平降壓效果起效快,能很好的發揮降壓作用;氯丙嗪直接擴張血管,促進血壓下降。最后,行針對性合并癥治療。結果本組60例患者經急救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8.33%,且無患者死亡。因此,針對高血壓危象患者,予以及時、有效的急救治療措施對控制患者血壓、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孫麗華.43例高血壓危象患者的急救治療體會[J].當代醫學,2012,18(11):91-92.
[2]陳穎芳.高血壓危象 32 例急救治療體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4):315-316.
[3]劉菊和,劉歡年. 高血壓危象的急診治療體會[J].醫學信息( 上旬刊) ,2011,24( 1) : 157-158.
[4]曾景亭.102 例高血壓危象患者的急救分析探討[J].中外醫療,2012,4(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