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郭果霞
【摘要】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寫好漢字的關鍵有兩條:一是筆畫,二是結構。筆畫是為結構服務的,結構比筆畫較難掌握,所以結構是漢字書寫的重點也是難點。田字格的使用,為學生提供了安排筆畫的標準,能提高練字的效率。
【關鍵詞】田字格 練字 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063-01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寫好漢字的關鍵有兩條:一是筆畫,二是結構。筆畫是為結構服務的,結構比筆畫較難掌握,所以結構是漢字書寫的重點也是難點。古代有許多練字的好方法,如米字格,九宮格,回宮格等,而我們教材中所用的是田字格這種方法,實踐證明田字格作為練字的輔助手段是可取的,也就是說田字格的使用,為學生提供了安排筆畫的標準,能提高練字的效率。
一、確定筆畫的起止與走向。
漢字筆畫的起止與走向是比較模糊的,很難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利用田字格練字就抓住了學生的這一思維特點,變抽象事物為形象事物,使學生觀察的更清晰、更直觀、更具體,能更好的把握住字的結構。在一個字中有長橫有短橫,絕大多數的橫被田字格的豎中線平分,橫與橫之間的距離相當,書寫時一般是稍有傾斜,左低右高,與橫中線成對照相差3~5度取斜勢。如:“再”“主”。在一個字中也有撇捺同在并對稱,這種情況撇捺的交點在字的豎中線上,其夾角約為90度,關于豎中線對稱,撇捺的跨度相當于整個字的高度,撇低捺高,斜度相當于橫的斜度。如:“全”“火”。還有其它類型的字,如有中豎的字。不論是多橫、撇捺對稱,還是有中豎的字,只要我們抓住田字格中豎中線與橫中線作為參照來寫,整個字的筆畫就能做到準確和到位。
二、確定字的重心與勻稱。
每個字都有自己的重心,穩定重心是漢字的結構的關鍵,圍繞重心安排筆畫才能把漢字寫得重心平穩、疏密勻稱。在一些字中,中間的豎像對稱軸(也有豎鉤),只要把中豎寫到田字格的豎中線上,其它筆畫勻稱安排就能做到重心平穩。如“單”“手”。在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字,無明顯的對稱軸,筆畫斜或字本身斜,這類字要本著斜中求穩,體斜心正的原則,保持視覺上的平穩。如“戈”“九”在具體的練習中,不論字的筆畫正與斜,都要把田字格中的豎中線和橫中線作為對照來安排筆畫,就能把字寫得穩重,寫得勻稱。
三、確定字的部件與分界線。
合體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件組合而成的,不但占漢字的比例大而且書寫上也難于獨體字,難就難在各部件所占位置的大小,以及部件的分界線的確定。利用田字格就能準確地觀察到各部件的比例關系,找準部件的分界線。左右結構字的部件,左右相等以田字格的豎中線為分界線,左窄右寬的字的分界線偏左,左寬右窄的字的分界線則偏右。如:“次”“刻”。以上是左右結構類型的字,此外左中右結構,上下結構、上中下類型結構的字也同樣可以田字格的豎中線(橫中線)作為參照,能把握準字的部件比例,把字的結構分界線找準。
四、確定字的大小與占格。
有人認為寫字要占滿格。這就造成字形的肥大難看,字與字之間沒有一定的間隔。太小了也會顯得空蕩蕩的連不成篇,給人以不和諧、不美觀的感覺。利用田字格在視覺上可以準確地觀察到各種不同類型的字是如何占格的,總的來說字的大小應占格的80%左右,小型的字占30%左右,如“澎”“廠”,字的周圍留有空隙應稍微多于上方,否則給人一種下沉或不穩的感覺。
五、確定字的幾何外形與筆畫伸縮。
漢字從整體上來說是方塊形,但具體看它的外形有很多種。如“土”“與”。小學高年級對這些簡單的幾何圖形比較熟悉,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去理解新的知識經驗,轉化成自己的東西。通過筆畫間的高低、長短比較,歸結為學生熟悉的幾何圖形。利用田字格看這個字的幾何外形的位置以及這個筆畫的伸縮,這樣學生就能準確地把握住字的幾何外形與筆畫的伸縮。
經過長期利用田字格練字,學生就能養成自覺的比較、方量字的結構、布局的習慣,也就逐步培養了學生的寫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