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寶新
高效課堂,不僅是達成高效率的課堂,更是教育教學形式的巨大變革。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高效收獲、高效提高、高效進步。
一、為什么要構建“高效課堂”
傳統教學,片面追求升學率、高分值的獲得,而忽視了學生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升。現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三維目標分離、教學內容缺乏整合、教學層次低下、對學習方式缺乏整合、未能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學評價華而不實、缺乏操作性強的利于師生發展的評價方法。導致課堂效率低,學生學習興趣淡,創新意識差等消極現象的產生。因此,需要我們更新理念及方法,構建“高效課堂”。
二、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與途徑
(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觀,進行正確的角色定位與觀念改變。學生是學習的主動者,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者。新課程中,教師的職責是多激勵思考、多鼓勵協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尋求知識、運用知識的向導,是協調學生活動的指導員,是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是對學生學習的研究者。進行課程改革,教師的觀念轉變是前提。將觀念轉化為具體的教育教學行為,真正成為教育實踐者。
(2)加強自身專業素質,不斷擴充知識儲備。信息時代,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增多,知識面拓廣。這就需要身為知識傳授者的教師不斷學習,在完成自身教學任務之外,多涉獵各領域知識,掌握與其他學科知識聯系的內容,了解現代科學發展的新趨勢。這樣既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又利于教師自身威信的確立。
(3)精心設計,充分備課,優化教學練習。課堂要高效,教師必須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業。認真備課包括: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備教法和學法。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要達到最佳教學效果,課堂上應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系:重難點與一般知識;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正常發展和突發事件。優化練習,是指針對知識重難點、趣味思考性、學生接受層次、遺忘點的把握,設計習題,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4)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創設愉悅輕松的學習環境。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皮爾遜說:“為了得到教師的愛,學生可以去做各種教師所喜愛的事,甚至去學習他最不感興趣的科目。”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如果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建立起師生關系的肯定情感,他就會把自覺遵守課堂管理的各種規范看成是維護師生間友好情感的需要。
高效課堂雖然不是一種具體的模式,但它的目標是明確的,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加強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無效的教學行為,讓課堂教學更加和諧有效,讓師生在有效的課堂教學中共同發展,才能最終實現高效課堂。
(山東省膠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