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玲
摘 要:培養中職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是時代的需要,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同樣要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培養。中職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從“實用性”和“訓練性”出發,重視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讓學生在走出校門邁向工作崗位時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的能力,在社會上成為有用的人。淺析了中職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優勢,并探討了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學;職業能力培養
中等職業教育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大批高技能的勞動者,他們也承擔著社會發展的重任,但現在處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如何培養將先進的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中、高級技術型、應用型人才,是時代發展對中等職業教育的要求。作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一門基礎而又重要的課程——語文,在教學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中職教育注重對學生終身職業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僅僅滿足于教給學生一定的技能。但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大多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語文綜合素質能力低,導致中職教育的語文教學跌入低谷。本文從中職語文教學所面臨的現實困境出發,剖析了中職語文教學存在問題的成因。同時,針對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策略。
一、職業能力培養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缺失
當前,我國的中職教育體系并不是太完善,課程的設置也不盡合理,由于社會產業結構的迅速調整和職業崗位的不斷變化,許多課程的內容顯得相對陳舊,知識的更新與教材內容滯后的矛盾日趨明顯。傳統的教學方式還在延續,教師的教學大多看重的是知識的簡單傳授,總是花大量的篇幅來講授理論性的知識,學生對這樣的方式產生了厭煩,沒有耐心去聽去學。學生對抽象概念出現較多的課文,尤其是文言文和一些科技文的理解更是困難,這嚴重影響了學生思維的全面發展。目前來說,我國的中職教育還有許多的現實矛盾,傳統教學方式不僅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也嚴重制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中職業能力的培養是時代的要求,語文教學應該是一種融知識與能力為一體的實用性教學,是各科教學的基礎,如忽視了這方面的培養,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大打折扣。
二、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職業能力培養的方法
1.將學生的聽說能力放在首位
社會是個大熔爐,復雜、多樣,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趨頻繁,個人人際關系的好壞也備受關注,具備良好的交際能力與口才也越來越重要。學生在畢業以后都要面對求職時的面試,進入職場也需要良好的交際能力,善于口語表達和人際交往的學生往往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站在語文的角度上說,聽說遠比讀寫復雜,它能活躍人的大腦,鍛煉人的思維能力。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語文能力的提高首先得益于聽說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應該從學生注重“實用”這一心理特點出發,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需求,有意識地調整上課方式,注重口頭的表達,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與人的溝通能力。教學中不只可以用閱讀的方式,還可以讓學生多聽聽廣播、參加演講等等,學生還可根據自己所學專業的不同進行求職應聘時的面試問答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綜合能力,為以后的求職打下基礎。
2.開辟屬于學生的第二課堂
中等職業的語文教育在積極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時,也應該多組織開展一些課外互動,讓學生學習的空間更加廣泛,而不僅僅是課堂上的教學。比如,出黑板報,教師同學一起配合,既能使學生得到鍛煉,又能進一步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還可以組織一些詩歌朗誦、故事講讀、成語接龍等小娛樂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達到鍛煉學生的目的,這是一種既可以增長知識,又可以提高能力的學習方法。
3.優化課程,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中職語文教學應按各專業的不同特點提供不同的教學服務,根據不同專業對學生的不同要求,制定各專業的教學計劃和講課計劃,對課文進行優化組合。例如,動漫設計專業就可以根據專業的特點,發揮想象,通過教材來尋找美的地方。可充分挖掘教材潛力,構建審美教學體系,把閱讀和寫作教學作為重點,努力構建想象閱讀教學法,挖掘文中隱形的專業文化。
語文學科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中職語文教師應該站在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的高度,努力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將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教學中,把學生培養成具有良好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中職語文既要在教學上樹立職業觀,又要適應當今社會需要,注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當下,中職語文教學只有掙脫單一基礎性課程的枷鎖,充分體現中職學生的特點,才能使中職語文教學適應時代的發展,幫助學生增強綜合職業能力、創業能力,以及繼續學習和發展的能力,并為其今后的職業生涯與終身發展提供扎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馮瑞銀,郭守華,安慧敏,等.談職技高師教育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職業技術教育,2000(1).
(作者單位 如皋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