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耀鎮
摘?要:理解和運用物理概念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初中物理課堂承擔著大量概念教學的任務,概念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到物理教學的成敗。教師要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知識水平,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概念、掌握概念、鞏固概念,為物理學科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是學生接觸物理學科的初始階段,需要學習和掌握大量的物理概念。概念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筆者根據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從概念形成、概念掌握、概念鞏固三個方面對概念教學的策略加以歸納:
1.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形成物理概念
(1)設疑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概念的學習對以形象思維為主、理解能力有限的初中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容易讓他們望而生畏,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為此,教師可以根據物理概念揭示的一些現象,巧妙地創設一定的故事情境或者疑問情境,借助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習興趣。
(2)根據學生已有生活經驗,提出物理概念。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在生活中會有意無意地運用一些物理原理解決實際問題,但是對于其中蘊涵的物理概念卻是一知半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習以為常的生活經驗加以引導,提出物理概念,消除概念學習中的陌生感,提高學習效率。初中物理的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較為緊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概念教學。
(3)開展課堂演示實驗,學習物理概念。課堂演示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在課堂上利用演示實驗來教學物理概念,可以讓學生對相關概念產生直觀形象且直接實在的認識,為理性把握物理概念打下基礎。同時,演示實驗一般較為生動有趣,可以將枯燥、機械的概念講解變得更加生動活潑,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和實驗精神。
(4)利用多媒體課件,形象化物理概念。多媒體課件具有直觀形象的特征,可以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照片、示意圖、動畫等形式,形象地展示或者模擬在課堂上不便于展示和講解的物理概念,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物理概念。
2.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掌握物理概念
(1)概括總結,掌握物理概念。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對大量具體事例中的規律進行概括和總結的基礎之上,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概念教學,也要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知識經驗加以概括和總結,把握住物理現象中的本質規律,從一般特征上掌握物理概念。
(2)推理類比,掌握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對事物某一方面的屬性加以研究,有的物理屬性之間也有著一定的聯系,教師可以利用推理、類比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抽象思維的形式對物理概念進行進一步的學習,不僅可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加強學生對物理概念的掌握程度,也能夠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
(3)排除干擾因素,掌握物理概念。物理概念在學生頭腦中建構的過程中,也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一是學生日常生活經驗的干擾;二是學生慣用度量的公式來代替物理概念的理解;三是學生容易混淆表面相似而本質不同的概念。教師要根據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差異,加以區別比較,幫助學生排除生活經驗的不利干擾,重新認識、掌握這些概念。
3.靈活運用,鞏固物理概念
概念學習是物理學習的基礎,將學習的物理概念加以運用既是物理教學的需要,也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的掌握程度。教師要在概念教學后及時地設計靈活有效的練習和復習,對新概念加以鞏固,以發現學生在概念理解上的不足,及時地進行糾正和完善。同時,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師要對課堂練習進行精心設計,利用概念學習中的關鍵問題,以及經常出現的理解難點或容易發生的錯誤,進行有代表性、針對性的練習,提高練習的效率,幫助學生鞏固相關的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概念教學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特殊認識到一般認識,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幫助學生完成物理概念的形成、掌握和鞏固過程,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以后的物理教學打下知識經驗和思維方式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緝奇.淺談初中物理概念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2013(4).
[2]周天茂.淺談初中物理概念教學[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14).